..續本文上一頁《纂要》。
理就是能現的真心、能變的性識,在哪裏?字字句句都是,字字句句都圓滿,不是講某一個部分,局部,字字句句都圓滿。全在其中!所現的,所現這事相,我們以經做比喻,這個經文這是所現的,「即理之事」。我們如果把這兩個字換兩個字來代替,意思就更容易懂。古人講「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用「金」跟「器」把這兩個字換過來,我用這個來念,「即器之金,全在器中」,那個多是器,所現的乃「即金之器,全居一內」,這樣念我想諸位更容易懂這個道理。我們把金代替理這個字,把器代事這個字。
如果諸位有這種機會,香港金鋪很多,我每天坐車走來走去,看兩旁邊金鋪很多。實實在在講金鋪裏面所有的金器還不夠多。我過去看我們有個陳居士他做這個生意,做珠寶生意。我參觀他的展覽室,那真正是我們古來祖師大德常常用這個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到他那個展覽室一看,這兩句話就明白。金在哪裏?金在器裏頭。那麼多器,器在哪裏?器沒離開金,金跟器是一不是二。金不礙器,器不礙金,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顯示出無障礙的法界。
我們再看下面文,「以即多之一是所悟」,多是器,一是金。你看那幾萬種這些金器琳琅滿目,是什麼?是金,都是黃金。這是你悟了。黃金是一,多就是一。花樣再多,純金所造的,這是你所悟。諸佛所悟,悟唯是一。整個宇宙十法界依正莊嚴,今天講這個宇宙之間森羅萬象,無量無邊,這就好比是器。你什麼時候恍然大悟,悟什麼?它是一,一是金,金是什麼?法性。十法界依正莊嚴,宇宙之間一切萬事萬象是什麼?是器,是法相。法相無量無邊,法性是一;法相千變萬化,法性如如不動。
這個比喻如果還不好懂,那我們眼前面對著螢光幕,電視的螢光幕,我們用這個來做說明,我相信更好懂。螢光幕是一片空白,能現,能現這個色相,色相在螢光幕裏頭千變萬化。我們把千變萬化的色相比喻法相,把這個螢幕比喻作法性。然後你再想想這段經文所講的,一跟多的關系,我相信你一定有悟處。特別是諸位看電視,因爲你看我們講經,我們講經畫面是一個,電視的畫面就變化太大。我們講經跟一般電視節目,你很明顯能覺察到,講經是定的,變化很少,你的心是定的;看電視,你的心是動的,你會跟著畫面動。你的妄想分別執著隨著畫面非常不穩定,跟聽經不一樣。聽經聽兩個小時,心很清淨,很定,很得意,很有受用。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色相無邊,螢光幕如如不動,它絲毫沒有染著,它能現。這裏面的現相,變化無窮,那是法相,那是事。那個不變的螢光幕就好比是理,你只要把理跟事搞清楚,你看理妨不妨礙事?事妨不妨礙理?不妨礙。幹幹淨淨的螢幕不妨礙森羅萬象種種差別,不妨礙,而森羅萬象種種差別確確實實沒有絲毫染汙到螢幕。螢幕代表真性,真性沒有染汙。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沒有別的,他就是把這個道理搞清楚。
我們把這個比喻再把它落實到我們實際生活上,佛菩薩示現在世間,我們一切衆生哪一個不是示現在世間?不過人家是覺悟的示現,我們是迷惑顛倒的示現。人家那個示現是願力,乘願再來的,應機示現;我們是造作善惡業,業力示現,一點都不自在,隨業流轉。諸佛菩薩不是隨業流轉,他是隨緣變現,隨緣,他不隨業。差別就在此地,除此之外,絲毫差別都沒有。他的示現于自性完全沒有染汙,我們的示現于自性有沒有染汙?沒有,也沒有。所以講到法性完全相同,就是講到螢幕完全相同,生佛不二。究竟圓滿佛跟阿鼻地獄沒有兩樣,而且是一不是二,一法,一法性!十法界依正莊嚴,法相。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性在哪裏?性就在相中。如果你相不要了,相不要性也沒有。性相是一不是二,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原來就是。
爲什麼要執著?我們無始劫以來流轉在六道裏頭,就是執著,不能不放下,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執著要不放下,我們學佛這一生肯定不能成就,跟佛法結個法緣,做了一點善事,來生還是搞六道輪回。不過什麼?有一點福報,無論你在哪一道,無論得什麼身,有福報。你的好處利益就這一點,記住,不能往生。往生的事大!所以一定要學隨緣而不攀緣,隨順衆生的執著,隨順衆生的分別,自己絕對不能有這個一念。有一念,那你就吃虧、你就上當,你的清淨心就得不到。
心清淨,這我們常說,經教裏面,心清淨,身就清淨。外面感染的這些風寒的東西,那是小事,我們用清淨心、用慈悲心就能化解,是真能化解。藥物不見得會有效果,尤其現在。現在這個世間人沒有倫理道德到什麼程度?到現在的假藥充斥在市面,別的東西做假的還情有可原,藥用假的,害人!那賣假藥的,真的是謀財害命。所以現在藥能不能吃?不敢吃。真的少,假的多,什麼都是假的。你說這個世間多麼可怕!所以現在在這個世間,當然最好的不生病,能不能做到?能,問題你有沒有信心。爲什麼要這麼說法?佛講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我們還是不信佛,李老師講這個「信佛」,真難!這對于經教沒有參透,參透心是定的,禅定。
清淨心裏面能化解一切障難,能改善我們身體的體質。這個道理,我們在日本參觀江本勝博士的實驗室,我看得很歡喜,科學做了證明。他告訴我,人的身體百分之七十是水分,所以水分要是吸幹,那人就會縮小。這個我們也看到很多祖師大德的肉身相都變成像小孩一樣,水分沒有了,百分之七十是水分。他做水實驗,念頭善,心行善,這個水的結晶非常之美,美是健康;心行不善、念頭不善、言行不善,那個結晶非常難看。那個難看就是病源,你的身體不健康。佛在經上講的,叁千年前說的,今天科學家能夠用科學的方法把它證明出來,這是一樁大喜事。使我們對于佛經上所講的這個道理,得到科學證明,得到科學證據。
所以心裏不高興,發五分鍾的脾氣,這對你整個身體的傷害,要叁天時間才能恢複。也就是說叁天心平氣和,你那個傷害那個傷才能夠養過來、恢複過來。天天發脾氣還得了?這個人叫什麼?叫自殺。情緒不好、不高興都傷身體。世出世間做學問的人,修養道德的人,心平氣和。古人常講「學問深時意氣平」。沒有心浮氣躁的。心浮氣躁是病態不是常態,常態是和言悅色。你們念《弟子規》,不就都知道!
《弟子規》裏面所說的,正常的,《十善業道》裏面講的,正常的。尤其《十善業道》,佛講的這一句話,當時我看了之後,我講《十善業道經》跟大家說得很明白,我的感觸太深。「菩薩有一法,能離一切惡道苦」,這句話還得了!能離一切惡道苦。什麼法?「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念頭善,心想善;「觀察善法」,言行善。一切惡道苦裏頭包括病苦,什麼病你都不會生。爲什麼不修這個方法,讓我們自己恢複到正常、恢複到健康?那個健康就是如來果地上金剛不壞身,在我們這個世間人所講的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可以修得,不要藉一切這些藥物,藥物都有副作用。
一定要相信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法從心想生。心能生一切法,心能變一切法,能變就成了變化,不善的念頭就變叁途惡道,就變成許許多多的苦難,包括身體的病苦。如果修到純淨純善,自自然然就調整,回歸自然,自然是最健康的,自然是最殊勝的。所以佛的相,「紫磨真金色身」,金剛不壞身,那是自然的相。我們本來也是這樣,本來是個佛身,現在變成這樣的身,怎麼變的?佛講一念不覺而起無明。從無明,這生叁細相,從叁細相生六粗相,愈變愈複雜,愈陷愈深,愈墮愈苦。把一真法界變成了六道輪回、變成了叁途惡報,不是別人的事情,自己的事情;不是佛菩薩給我們安排的,與上帝、與閻王毫不相關,統統是自己念頭裏面變現出來的。無量劫來墮落在這個裏頭,完全不知道事實真相,現在佛給我們說了,這才搞清楚、搞明白。清楚明白之後,最重要的要回頭。
這一段這幾句還沒講完,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這一句是講到「一是所悟」,「即一之多是所說」這句我們還沒有說,我們現在講的是所悟。明天我們接著講「即一之多是所說」,來說如來所說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八一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