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七九卷▪P4

  ..續本文上一頁想善,念頭善、言語善、行爲善,善的果報自然現前,這個道理你要懂。我們很想我們的相貌很莊嚴,人家看到之後生歡喜,有沒有辦法把我們的相貌變得很美?有,不要去整容,整容那是愈整愈糟,愈整愈醜;從心、念頭,善念!善心、善言、善行,你的相貌善,你的體格善;體格善就是健康長壽,就不容易衰老,你就會主宰你自己的一生,爲什麼?從心想生。

  

  不要想惡,你想這個也不好,那個也不好,你的相貌愈來愈難看,爲什麼?心想的。想別人就是想自己,你想別人難看,對別人影響只有叁分,自己影響七分,這是我常常講的,這是事實真相,我們吃的虧太大了。你看到每個人都好,每個人都善,你自己的善擴充快速,自己善的形色圓滿。所以相隨心轉,算命、看相的人常說相隨心轉,心善,你的身體、相貌善;心惡,你的相貌、你的身體都會惡,一切法從心想生。

  

  所以業體本真,本無所有,這是諸佛所說,你從這個金跟金器的比喻你就恍然大悟,一點疑惑都沒有了。質是真體,真體是本無所有,它不是物質,遇緣現行,雖現行,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相是幻相,不是真相,這是第一首講的。

  

  「已下九行,一行一頌,舉喻顯法,達法無業,法業無二,由行不同,如文可知」,這是後面的九首頌,我們都讀了。很難得,長者給我們做個總結,結得太好了。九首偈裏說什麼?就說這樁事情,叫你通達法無業。爲什麼?每一行都說業性亦如是,你通達明了,法沒有業。「法業無二」,這個法就是體,業就是事、就是相。我們用金作器來比喻,法就是金,業就是器,你見到黃金,你就不著那個金器的相。我的目的是要黃金,隨便是什麼樣的器都可以,都能接受,沒有分別,我的念頭只認識黃金,那就是認真。進一步告訴你法業無二,金即是器,器即是金,金跟器是一不是二。

  

  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法性,這個法是講法性。依正莊嚴是什麼?我們稱之爲法界,法界是講業力變現出來的,它的體是法性,法性跟業相無二無別。法性在哪裏?哪一樣不是!所以「由行不同」,行是行業,你的念頭是唯識所變,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每個人妄想分別執著不一樣,所以變現出來的東西就不相同,你感受不一樣。這是總結這個經文。

  

  第二段「釋菩薩名」,就是寶首菩薩,解釋他的名號。「明此信位,達業即法體,不複有業,名之法寶」,我們知道寶首,寶首他的名號從哪裏來的。你看看佛家講法寶,一定是達業即法體,還有沒有業?沒有,見到性,業就沒有了,這叫法寶。「以此法寶益生,爲信首故,故名寶首」,寶首是從這麼來的。我們自己得到,自己明白了,要幫助一切衆生,一切衆生還沒有開悟。所以,佛在大乘教裏頭無數次的贊歎,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比不上法布施。乃至于法布施裏頭四句偈,就是一首偈,一首偈布施的功德超過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爲什麼?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你不能開悟,你沒有辦法離開生死輪回。這一首偈你要是真正悟入了,特別是《華嚴經》上,字字句句都是講到明心見性,你在這一首偈恍然大悟,無量劫來生死輪回你就脫離了。你說這個功德多大!這決不是大千七寶能夠相比的,所以稱他爲寶首。

  

  「明此方是北方」,這是從配方位,北方是上方,上方是老師的位子,「是師位,以威儀軌則利衆生」,所以佛號叫威儀智佛。你看看你怎麼樣幫助衆生?你自己要做出樣子出來,以身作則。你已經悟入這個境界,你就是覺悟的形相,你跟世間人觀念不一樣,你的看法、講法、做法跟普通人絕對不會相同,普通人對于事實真相迷惑,你完全了解,通達了解。首先一個不一樣在哪裏?真誠,你決定沒有虛僞;第二個不一樣的,是你一切都放得下,你不會執著,當然更不可能跟人家競爭,不可能的。你日常生活受用自在,這裏面有修德、有性德,真的是性修不二。你沒有憂慮,你沒有牽挂,爲什麼?你沒有得失,世間人得到就歡喜,失掉就很苦惱,你沒有得失。得失是個抽象概念,不是真實的,實在講,你現在已經有得,真正得了,得什麼?見性!你真正能夠得到是業即法體,你得到這個。這是什麼?這大乘教裏常講的不二法門。不二是什麼?一真!你得到的是一真法界。

  

  《華嚴》好,經長,這個地方你不能悟入,後面還有,每一品經文、每一章經文都是你悟處,看你在哪一章、哪一品裏面大徹大悟。所謂是「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這個利益功德真的是無量無邊,無與倫比,沒有任何能相比的。所以這是名號,代表的佛,佛號就叫「威儀智」,爲什麼?你要做出樣子給人看,這就是佛在經上常講「爲人演說」,演是表演,時時刻刻你要做一切衆生最正確生活、最幸福美滿生活的樣子。你要把樣子做出來,你讓他看,一次、兩次他沒看出來,時間久了,他就看出來了。他看出來,就有所感動,慢慢他也覺悟,他要跟你學習,他要向你請教。

  

  所以佛法裏頭教學,不招生,你看這一部《大藏經》,你看到什麼時候佛招生?不但佛沒有招生,孔老夫子當年也沒有招生。學生怎麼來的?自自然然來的,他怎麼來的?看到你的威儀,看到你的形相,自然生起恭敬仰慕之心,來向你學習,這是德行感召,不是用言語文字,貼個招生廣告,不是!如果要是言語招生或貼個廣告招生,這在儒、佛都講傲慢。爲什麼?你還覺得「我可以教你,我是你的老師」,你還有個念頭爲人師。聖人不敢爲人師,諸佛菩薩不敢爲人師,我們尊稱他爲本師,他自己沒有稱他是本師,這個道理要懂。爲什麼?平等法,沒有高下,覺悟的人知道法法平等,十法界也平等。教化衆生是義務,爲什麼?宇宙是一體,你只要通達法性,「業即法體」,宇宙是一體。

  

  所以,爲一切衆生服務是應該的,應該的就是義務,要照顧周到。他雖然不感謝你,你幫他忙他也不感謝你,甚至于他還跟你作對,要不要放在心上?不可以,他在迷。就好象一個人喝酒喝醉了,在發酒瘋,你幫他端茶,一下就把你打掉,能不能怪他?不能怪他,爲什麼?他這時候不正常,迷了;正常的時候,你端一杯茶他謝謝你,這時候不正常,決定不能怪他。所以,今天所有一切衆生悖逆的行爲都不可以責怪,知道迷,迷得太深,迷得太重了。如果你要是心裏面還把這個事情放著,你也迷了,你就不是覺悟;覺悟人的心裏頭,就跟《六祖壇經》裏頭所說的「本來無一物」,永遠都無一物,那是覺心。

  

  所以佛號威儀智,「世界名薝蔔華者」,薝蔔華是印度一種花,我們中國有人說是黃色的,叫栀子花,中國人叫栀子花,黃色,取它的顔色,「明是利衆生之福德色也」。所以你要曉得,在中國,帝王穿的龍袍是黃色的,住的房子,屋頂上的瓦是黃色的,牆也是黃色的,你懂得什麼意思嗎?此地給你說出來,利衆生之福德。帝王福德大,要與一切衆生共享,就是這種顔色常常提示他,無論他看到哪裏,都是想到我要利益衆生福德。

  

  你看「黃者,福慶之氣,內應白淨,外現黃相,故如來爲人天之師,衣缁衣,像北方坎故,內應白淨無染之理,外現黃相,即明以利生,白淨無染之福相,以爲世界之名,以利衆生,德行庠序,佛號威儀智佛」,這說得都很清楚,也很白。你看它裏面是白,白淨,外面現的是大福德相,黃色是大福德的相。佛名爲什麼叫威儀智佛?「常以法寶利生,達業性真,名爲寶首菩薩,總是第四信心」,這是第叁信的菩薩,第四信爲第四信心,從這個信心再往上提升一級,他就第四信了,所以叫第四信心。

  

  「自所得法因果理智之號」,就是名,佛菩薩哪有名號?這個道理要懂,全是表法。你要真正明了表法的意思,你對于釋迦牟尼佛教學的方式、方法,會佩服得五體投地,它都是教育。用現在講是教學的方法、教學的方式,完全跟藝術融成一體,今天講到最高的東西,都講到藝術化,佛法的教學是最高的藝術化。我初學佛的時候,讀到《華嚴經》,看到這個表法的意思,真的是五體投地,沒有話說。世間再好的老師、大教育家,沒有用到這個方法,孔子沒有用到,孟子也沒有用到。他們做到以身作則,這一點做到了,用這種藝術表法的,在全世界都沒有看到哪一個教育家能用到這麼樣的圓滿,用到這麼樣的細致,不能叫人不佩服。

  

  所以佛教裏頭沒有迷信,人家說佛教拜偶像,那是絕大錯誤,真的是誤會,大誤會,佛教裏面這些佛菩薩形像是表法的。形像表法,名字表法,讓你一接觸、一看到你就覺悟,你就明了了。像我們淨土宗,我們供養的基本的佛像,這叁尊,西方叁聖,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你懂得供養這個佛像什麼意思?阿彌陀佛,這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就懂得了,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無量覺是什麼?覺而不迷,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能夠覺而不迷,這就是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念,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還是迷惑顛倒,錯了!你不懂得意思。念阿彌陀佛是喚醒自性覺,這就是達法無業,達體本空,阿彌陀佛代表這個。你真的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然後什麼?觀音、勢至,就是利益一切衆生。

  

  觀音代表什麼?慈悲,你愛一切衆生,你尊敬一切衆生,你能夠照顧一切衆生,你能夠幫助一切衆生,觀世音菩薩。你看到這個像,聽到這個名,我們怎樣待人?待人從自己家裏,你家裏頭有父母、妻子、兒女,你要用大慈悲心對待,大慈悲心就是包容、關懷、照顧,真的無微不至。不要忘記大勢至,大勢至是什麼?大勢至是理智,我們今天講理性、理智。理智裏頭不是感情,感情用事常常會出亂子,理智的關懷,理智的愛護,理智的幫助。

  

  你看看這叁尊像,這個意思多好,教育!你不懂這個意思,你天天念佛、拜拜叫迷信,佛不是這個意思。所以你看,所有佛菩薩的名號、佛菩薩的形像,全是教育。我們學佛的人不懂,難怪社會會疑惑,說我們學佛人迷信,你學佛的人自己不懂,那怎麼不是迷信?我學佛是把這個搞清楚了才入佛門,我從小有這麼一個性格,不搞清楚,你要讓我相信,非常困難,一定搞清楚,搞明白。今天這一段我們就講到此地。下面是「第四說法甚深」,第四信位菩薩。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七九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