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七七卷▪P3

  ..續本文上一頁悟,只要我們能隨順就能夠得到效果,隨順佛菩薩教誨。你看每部經最後一句「信受奉行」,我們實在講這一句沒做到,所以學佛多年沒有成績可言,就是這一句沒做到。

  

  這個信,佛所講的我們信不信?佛講「無我、無我所」,你信不信?佛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信不信?佛講「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你信不信?佛說「一切的存在,如露亦如電」,你信不信?有些人點頭,我信!好,就算你信,你接受了沒有?沒有,沒接受!沒有把它用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沒受,沒有照做,所以信了也沒用,不得利益。我們天天在這裏研習經教,對佛法可以說是正信,因爲你懂得,你不迷惑,正信。正信還是沒用處,怎樣才有用?真信就有用,真信是什麼?你真幹!這是夏蓮居老居士在《淨語》裏頭一再提到,學佛要真幹!真幹就是依教奉行,全心全力去做。我們所有同學在功夫上不得力,原因就是從來沒有真幹過,有修行的樣子,沒有修行的實質,這是功夫不得力的原因。

  

  我們再看注解末後這一句,「然雞子之中,終無鳳響」,鳳是鳳凰,「業雖無性,善惡冥熏」,這兩句話非常重要。業確實無自性,但是什麼?善惡業習冥熏,就是暗中,你不知不覺,不知不覺天天都在受熏習。阿賴耶識裏面業習種子遇緣起現行,我們今天的果報就是這個,這個要知道;森羅萬象各各不同,業緣起現行。現行怎樣?現行又熏成種子。所以佛教導我們,希望我們真正能夠斷惡修善,這是什麼?是知道你在這個階段當中你出不了叁界,佛菩薩看得很清楚。爲什麼你出不了叁界?你對這個世間有貪戀,這種貪戀是你自己都不能夠覺察到。如果真的沒有貪戀,徹底放下了,你的功夫哪有不得力的道理!

  

  功夫得力,念佛人往生有把握,上乘功夫的人往生自在,想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就走得了。與這個世間衆生有緣,什麼有緣?很多衆生還相信我,還能聽我的,能接受我的,我就多住幾年幫助他們,把佛法介紹給他們,可以多住些年。這叫什麼?世間人講生死自在!可以走,可以不走,真幹的人才行。不是真幹的人,你這一生的生死還是業力在控製,你沒有辦法擺脫業力。行好事也不過可以說壽命延長幾年,不得自在,沒有辦法解脫;生死自在,那是得解脫了,這些都在一念之間。

  

  我們從哪裏做起?修行還是要從善惡上做起,善惡不就是《十善業道》嗎?善就是十善,惡就是十惡,希望我們遠離十惡,勤修十善。念頭起來,自己就要能夠覺察到,我這個念頭與善相應,還是與惡相應。《十善業》的細說就是《弟子規》,所以我們同學們一定要知道,我們學《弟子規》是落實《十善業》,從這個地方下手,這是方便法。佛法常說,「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不依方便你不能夠契入真實。從《弟子規》,把《弟子規》完全落實,你再修《十善業》,很容易,不難,《十善業》是《弟子規》的提升。在淨業叁福裏面,《弟子規》幫助我們完成第一福,人天福,在人天福報裏頭紮基礎,把那個根紮下去。你看才有叁皈,才有衆戒,才有菩提心,才有大乘,才有無上菩提,你們想想這個味道,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如果我們要用種樹來做比喻,《弟子規》就是我們想種樹的這塊大地,土地肥沃;而《十善業道》就是樹根,這個樹根紮在肥沃的土地上,它立刻就生芽。芽是什麼?芽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從《十善業道》裏頭生的,叁學、叁寶、叁藏都是從《十善業》裏面生的,《十善業》生一切佛法。不但生一切佛法,佛頭一句給我們講人天法,人天的善法,你在六道裏面永遠不會墮叁惡道,生生世世天上人間,有很多人對這個就非常滿足。人間,可不能生現代這個社會,現在這個社會做人只有苦,沒有樂,在古代的時候做人還是苦多樂少,苦裏頭也有樂。從哪裏看?釋迦牟尼佛的生活很清苦,苦裏頭有樂。孔子的學生顔回,這是孔子非常贊歎的,非常得意的一個學生,物質生活非常貧窮,他很快樂。顔回確實把夫子的教誨落實,「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從顔回身上見到了。

  

  在佛法裏頭,我們從釋迦牟尼佛一生見到了,世尊確實爲我們示現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他的時習是做出榜樣給我們看,以身作則,他所說的他全做到了。無我、無我所,萬緣放下,心地清淨,純淨純善,沒有絲毫不善夾雜,沒有絲毫不淨夾雜,究竟圓滿的果地。當年住世,表演給我們看,生活隨緣,沒有一樣不好,供養他飲食,酸甜苦辣鹹都好。甚至于還有飯馊了的、臭了的、壞了的,但是供養的人誠心誠意,什麼人供養?乞丐。遇到佛,他討的都是人家丟了不要的,他撿來,那他吃的,他自己甯願餓一餐,拿這個來供養佛。佛接受,佛並沒有說「你這個飯壞了,不能吃了」,沒有,佛照樣吃,爲他培福,佛沒有分別。佛吃了會不會生病?不會,爲什麼不會生病?無我!有我就會生病,佛無我,無我誰生病?這一招高!

  

  佛無我,佛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是無我,你爲什麼偏偏執著有我?本來是無我,現在那個我是什麼?我是虛妄的執著,不是真的。我們之所以這樣堅固執著,原因在哪裏?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聽經有好處,雖然不能真幹也有好處,熏習,正是此地所講的「善惡冥熏」,這是淨善冥熏,清淨善業。熏久了,很多人都是幾十年這種淨善大乘才熏成種子,才起了作用。我是個中等根性的人,不是上上根人,學佛到今年五十四年,五十四年的熏習從來沒有中斷過,從迷惑顛倒裏頭慢慢的清醒過來。所以我常常很感歎的說,我們學佛的人可不能短命,短命是什麼?在佛法裏面講四種魔,你看《八大人覺經》上講的四種魔,有死魔。死爲什麼是魔?我的道業還沒成功,還沒覺悟,壽命到了,那麼你這一生的緣就斷掉了。來生是不是再能得到這個緣?很難講,百千萬劫難遭遇。那我們怎麼辦?辦法不是沒有,只要肯幹。肯幹怎麼樣?肯幹能延壽,你就有時間繼續修行;從肯幹到真幹,先要肯,不肯就沒有辦法了。這個肯是什麼?沒有別的,就是老老實實依教奉行。

  

  今天我勸導大家依什麼行?依《弟子規》,紮根,希望大家一年到兩年的時間,這個根紮穩;根紮下去之後,一生都不改變。只要根紮下去之後,你就學大乘,從《十善業道》,從我們淨宗的「五經一論」,你真能得受用。爲什麼說你能得受用?你已經養成習慣,學了之後一定會做到,養成習慣了,學了統統落實。所以你學《十善業》的時候,你肯定心善、念頭善、行爲善,你的起心動念、你的言語、你的造作決定不會違背《十善業》,從這個地方建立大乘,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所以這是根本,這是基礎,我們要認識清楚,要真正從這裏紮根。

  

  你如果是疏忽了《十善》,疏忽了《弟子規》,你這一生的成就很有限。怎麼說很有限?那就是佛家講的,你跟善法跟大乘結個緣而已,這生不能成就。念阿彌陀佛也是跟阿彌陀佛、跟淨土結個緣,這一生不能往生。這個緣也很殊勝,佛在經教裏常講「金剛種子」,永遠不壞,將來遇緣的時候它會起現行,就是說他會繼續修行。什麼時候成就?你哪一天肯放下,肯真幹,肯真正依教奉行,那天就成就了,這是事實。我初學佛頭一天見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就告訴我「看破、放下」,看破是了解事實真相,功夫在哪裏?功夫在放下。

  

  看破就是《般若經》上講的,這一切現相,夢幻泡影。永嘉大師看破了,知道這森羅萬象、依正莊嚴是夢中境界,「夢裏明明有六趣」,看破了,「覺後空空無大千」,放下。祖師也是佛菩薩示現,給我們做個樣子。所以首先我們從哪裏放下?從執著放下,不要再執著,一切都隨緣。我喜歡的東西,人家都給我拿走,給我的,我都不喜歡,這個沒有在修行。真正在修行,那個把你拿走的人是菩薩,給你的人也是菩薩,拿走的那個人教你對順境不生貪愛;給你不如意的東西,那也是菩薩,教給你逆緣、逆境也不拒絕,要用平常心來對待。他怎麼不是菩薩!他怎麼不是善知識!

  

  所以外面的境緣,蕅益大師講得好,沒有好醜,意思就是沒有善惡,善惡起于我們自己的心,妄念。我喜歡這個,討厭那個,不行!你的心不平,你還有分別,你還有執著,你不清淨,你不平等,都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個東西好吃,那個東西不好吃,這個我喜歡吃,那個我不喜歡吃,在飲食裏面修清淨平等覺。我們真修、真幹,沒有離開生活,沒有離開工作,沒有離開處事待人接物。你要是果然會了,那就跟善財一樣,凡夫、修行人就是我一個,除我之外,所有一切有情衆生是諸佛如來,所有一切動物、植物、礦物、山河大地都是我修行的善友,都是來成就我的。你要明白這個道理,那你跟善財一樣,一生圓成佛果。

  

  《華嚴經》的善財、《法華經》的龍女,一生成就,憑什麼?就是這麼修成的。沒有一個人不是善知識,善知識就是老師,他都在教我。他在行善,教我行善,我應當要跟他學習;他在作惡,他在提醒我,這是惡法,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都在教我。你看「五十叁參」裏面,伐蘇蜜多女的貪愛,勝熱婆羅門表愚癡,甘露火王表瞋恚,這叁個人貪瞋癡,讓你看到的時候心有所警惕,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對這叁個人怎麼樣?恭敬供養,只有一樁事情,沒有贊歎,對其他的善友有贊歎,對這叁位善友恭敬供養,沒有贊歎。爲什麼?我們中國人常講的「隱惡揚善」,他所示現的是性德的反面,不贊歎;其他善友所示現的是性德的正面,禮敬、供養、贊歎,真幹!

  

  所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什麼?真實的「大方廣佛華嚴」。龍樹菩薩在大龍菩薩那裏見到的《華嚴經》,那個分量是十個叁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你要懂得那什麼意思。整個宇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這部書是什麼?這書是說明書,是個介紹,是個說明。你明了之後,你才能進入真正的「大方廣」,在「大方廣」裏面修行你才能得圓滿成就。這個圓滿成就決定是一生,不必到第二生,這個道理不能不懂。所以起點還是善惡冥熏,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好高骛遠沒有一個成就的,古往今來,沒有一個;凡是有成就的,你要記住,老老實實依教奉行,聽話的。我們今天聽誰的話?我們聽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話,這還能有錯嗎?老師的教誨決定不違背經論,這是真正的善友,自己想出一些東西跟佛唱反調的,這不是佛弟子,這不是真正善知識,我們要清楚、要明了。

  

  現在科學技術發達,帶給我們聽經聞教的方便,這是從前所沒有的,現在我們在一個地方講經,全世界都能夠收看得到。我們的衛星現在跟網路連線,用網路可以收看我們的衛星,這就方便太多太多了。如果你們家裏面人多一起看,你就把電腦跟你的電視連線,這就把影像放大了,許多人在一起都可以一起看,不需要特別去裝天線,我們這些都是爲了方便同學。當然更重要的,我們積極要培養人才,後繼無人那就難了,那我們都有罪過,我們不能讓佛法在我們這一代就中斷了。在網路、在衛星電視一起學的人很多,希望我們要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懂得方法從哪裏學起。好,現在時間到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七七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