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虛雲和尚法彙—開示▪P2

  ..續本文上一頁白佛言。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佛問心目何在。阿難尊者白佛言。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見觀此浮根四塵。祗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佛告心不在內。不在外。亦不在中間。若一切無著。亦無是處。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衆生用攀緣心爲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衆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應知諸法所生。惟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而一切衆生不成菩薩。皆由客塵煩惱所誤。色聲香味觸法爲六塵。眼耳鼻舌身意爲六根。是爲十二處。加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爲十八界。另地水火風爲四大。再加空大見大識大爲七大。合爲二十五數。由二十五位賢聖分別自陳宿因。入道途徑。至于六道輪回。淫爲其本。叁界流轉。愛爲之基。阿難尊者爲衆生示現。曆劫修行。幾難免摩登伽之難。所以示罪障之中。淫爲首要。因淫損體。遂殺生補養。而盜妄等惡。亦隨之而生。阿難見了如來叁十二相。如紫金光聚。對摩登伽之美色。而不愛樂。男子見了女子。或可觀想自己亦作女子。女子見了男子。或可觀想自己亦作男子。以杜妄想。自己終日思想。確可轉移心境。譬如我從前幼時在家垂辮發。衣俗衣。終日所觸所想無非俗事。晚上做夢。無非姻親眷屬。種種俗事。後來出家所作所思。不出佛事。晚上做夢。亦不外念佛等等。至蔥蒜五辛。不可進食。爲免助長欲念。所謂除其助因。修其正性。更加精勤增進。自能漸次成就。更須自己勤奮。不可依賴他人。阿難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貴。出家從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須自己悟修。不能假借。不過吾人如能發心勤修勿怠。則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至十地。亦自得步步進益。以達等覺妙覺。而叁界七趣。無非幻妄所現。原本不出一心。即一切諸佛之妙明覺性。亦不出一心。是以心佛衆生。叁無差別。香嚴童子可說即是我鼻。憍梵菩薩可說即是我舌。二十五位聖賢因地。雖有不同。修悟並無優劣。不過現在時機。發心初學。似以第二十四之大勢至菩薩。及第二十五之觀世音菩薩。二種用功方法。或更相宜。觀世音菩薩于阿彌陀佛退位時。補佛位。而大勢至菩薩。則候觀世音菩薩退位時。補佛位。大勢至菩薩以念佛圓通。吾人學習應念阿彌陀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叁摩地。因十方如來。憐念衆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爲。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生。不相違遠。若衆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至于觀世音菩薩。則從聞思修。入叁摩地。上合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合六道衆生。同一悲仰。若遇男子樂持五戒。則于彼前。現男子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則于彼前現女子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如是或現天人。或現聲聞緣覺以至佛身。所謂叁十二應。以及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經無量劫。度無量衆生。衆生無盡。悲願無盡。諸位善體斯意可也。

  一月十八日晚在重慶慈雲寺開示

  現在與大衆隨便閑談。開示二字。愧不敢當。因爲虛雲連自己都未明白。豈敢謬教他人。佛教開示。場合很多。如叢林坐香。班首輪流開示。觀音七念佛七等亦複如是。但拜忏不同打七。禮忏須五體投地。叁業清淨。不能加以雜言亂語。故忏壇上不說開示。禮忏時須觀著『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今頂禮觀音前。感應道交自實現。”以能禮之心。禮所禮之佛。谛觀能禮之心。現在未來過去叁世了不可得。一切空寂。則如來藏本有體性。自然發露。故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都是雙遮雙照的意思。空非空。色非色。即真空真色。我們大家都是佛子。處此水深火熱之中。不逢治世。所遇的不是炸彈就是飛機。真屬不幸。但不幸中還是幸福。何也。佛子的本來勾當。所謂“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裏遊。”可是現在亦有些行不通了。我們此時祗好放下一切。檢點身心。以身爲苦本。心爲罪源。若不及今力自修持。更待何時。一失人身。萬劫不複。放下妄想。心本如如。不從外得。能精勤修持。何患生死不了。所以儒家亦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爲本。”現在人心不古。不知政教之關系。于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的意義。完全不懂。最近達識之士。多知目前大劫。非政教合一。不足以救苦息災。如此次政府元首及各院部當局發心啓建護國息災大悲道場即此意也。從前法會是常造的。甚麼十輪金剛法會等等。我也記不得許多。可是用心各有不同。如西藏喇嘛在中原弘法者。近來甚多。而政府特別加以崇敬。其意甚遠。是否政府特別信仰。不得而知。惟對于中原青衣僧徒。則時加種種壓迫。毀廟逐僧。不一而足。本來青黃二教。均佛弟子。後人以居華東者。在日本爲東密。居華西者。在西藏爲藏密。近年密教。在中國風行一時。以爲特長處。能發種種神通變化。可是閑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是不成的。虛雲化食人間。中外地方。差不多都到過。我是凡夫。沒有神通。不會變化。所以不敢吃肉。亦不敢過分用度。一般不明佛法者。未忘名利。求通求變。存此妄想。非邪即魔。須知佛法是在自己心內。不可心外取法。神通屬用功之過程。豈可立心希求。有此用心。豈能契無住真理。此類人們。佛謂之可憐憫者。現在幾位大心菩薩。發願爲國息災。修大悲忏法。邀虛雲來此主持。我們大家要精誠一致。當自己事來做。護國息災功德。此是人人應當做的。我們拜忏。稱揚聖號。最靈感的觀音。于此土最有緣。但心若不誠。亦不能感應。如誠心稱名。觀音無不尋聲救苦。楞嚴經二十五聖。惟觀音菩薩妙證圓通。文雲。“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叁摩地。初于聞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一者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二者十方衆生同一悲仰。觀音有大無畏。叁十二應列爲第一。又雲“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念六十二億恒沙法王子聖號。與念觀音一聲相等。這部大悲忏。是四明法智大師所修。其悲願不可思議。其感應力亦不可思議。載籍甚詳。不可忽也。朝于斯。夕于斯。五體投地。叁業清淨。能斷殺盜淫貪嗔癡。變十惡爲十善。便符忏法妙理。並須發四大宏願。將他人香花。莊嚴自己福慧。何樂而不爲。說是假。行是真。今天將佛法大概說一說。彼既丈夫我亦然。自尊自貴。自然感應。最後講一段故事你們聽聽。清代康熙帝時。元通和尚主持西域寺。一日有黃衣僧來。帝甚崇之。命師招待。師雲。彼非僧亦非人。是一青蛙精。但神通廣大。時適久旱。帝乃命其求雨。雨果降。帝敬之愈甚。元通和尚曰。可將雨水取來。是青蛙尿耳。試之果然。邪正乃分。故楞嚴經五十種陰魔。均須識取。不然被其所轉。走入魔道了。請大衆留心。

  一月十九日開示

  菩薩們。這個法會。虛雲太不知自量。不知各位上殿過堂。還要應酬佛事。辛苦萬分。晚上還要請各位念佛。聽開示。豈不是打閑岔嗎內中有點說不出的意思。所謂諸佛菩薩。難滿衆生願。因爲有許多居士。在法會中想聽開示。但昨天我也說過。拜忏與打七不同。沒有講開示的必要。他們發心。也很難得。我現在不是虛雲。變成虛名了。說不出來的話。我已曾同當家師說過。這次法會。討各位受辛苦些。當自己事做。如他方打淨七。天天無休息時間。這邊常住。田無一塊。瓦無一片。不應酬佛事不成功。應酬佛事。不能打七用功了。但佛事很忙。天黑大殿還要放焰口。所以在此時講一講。以便居士們過河回家。但拜忏四十九人。不能停聲。換人亦不停聲。常住最忙。這二十四人不可下壇。所謂開示者。開即開啓。示即表示。講爲人之善惡。開顯本來面目。但這面孔無大小方圓聖凡男女等色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也。視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學道的人。須真實。不可挂羊頭賣狗肉。但向己求。莫從他覓。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說是假。行是真。充一人而多人。一家而一國。而多國。展轉變化。全世界不治而化矣。學佛不論修何法門等。總以持戒爲本。如不持戒。縱有多智。皆爲魔事。楞嚴二十五門。各證圓通。故雲方便有多門。歸源無二路。自己擇一門爲正行。余者爲助行。須福慧雙修。單福則屬人天有漏。單慧則爲狂徒。修行不斷殺心。臨終非作土地即城隍。我看見很多的人。吃素半世。學密宗即吃肉。實可悲痛。完全與慈悲心違背。孟子都說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何況爲佛弟子也。取他性命。悅我心意。貪一時之口福。造無邊之罪惡。何取何舍。何輕何重。每見出家釋子吃肉的也不少。我的嘴不好。叫我講我就無話不說。望大家共勉之。

  二月一日在貴陽黔明寺開示

  虛雲這次奉政府首長。及諸位大居士邀請。赴渝主持護國息災大悲法會。路過此地。因時間所限。不能到各常住去拜訪問訊。諸請原諒。現在因修理汽車機件。來與各位談談。各位都是老參上座。對于佛法已有相當研究。用不著我來饒舌。可是你們一定要我來說。又不得不說幾句。現在世界相爭相殺。人民生活。同在水深火熱之中。所謂“民不聊生。”此地幸有廣妙和尚弘揚佛法。普度衆生。虛雲此次得與各位相會一堂。因緣非偶。但虛雲不過比各位空長幾歲。其他自問無足取。民國創立。信教自由。政府本著國父遺教。疊經明令頒布。試觀異教如天主耶稣回教均在政府保護下。何以我國遍處毀廟逐僧的事。有冤無處訴。此點大家想想。他們毀廟逐僧。固然不對。但物必自腐而後蟲生。現在佛門弟子。多將自己責任放棄。不知道既爲佛子。當行佛事。佛事者何。即戒定慧。是佛子必須條件。若能認真修持。自然會感化這班惡魔。轉爲佛門護法。現在是和尚犯法。累到諸佛遭殃。霸廟宇。逐僧徒。他們不知道和尚不好。與廟宇何幹。如黨員不好。…

《虛雲和尚法彙—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