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五0卷▪P3

  ..續本文上一頁,我們在達拉斯建的道場,在聖荷西建的道場,很多同學都去過,是當地現代化的建築,當地人看到歡喜。到澳洲來的時候,更是這樣的,我們在此地買下基督教的教堂,保持原來的樣子,一絲毫不改變。只是教堂裏面十字架換成阿彌陀佛,除此之外都沒有改變,所以當地人對我們非常好,我們尊重他們的傳統,尊重他們的文化。但是我們在此地講的是佛經,教堂改成念佛堂,我們在這個裏面念阿彌陀佛。我們的生活方式用自助餐,完全跟他們相同。所以,時間雖然不長,已經跟當地社會融入了,我們尊重他們,他們也很愛護我們,彼此像一家人一樣。時間久了,你看當地的這些市民,漸漸到我們念佛堂來念佛,聽說現在聽經的也不少。佛教導我們的!

  

  《華嚴經》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清涼大師在注解裏頭講得很清楚,誰說的?古佛說的,佛佛相傳。所以,釋迦牟尼佛他說他沒有說法,他所說的全是古佛說的,就跟孔老夫子的態度完全相同。夫子一生教學述而不作,都是講的古聖先賢的,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統統是古佛所說的,謙虛!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對古聖先賢、對祖師大德、對過去諸佛菩薩,尊敬、仰慕、稱贊,向他學習,這就對了。釋迦牟尼佛現身說法,以身作則,他做到了,他教我們。這就是隨他現什麼樣的身,我們要隨其身。

  

  後面又說,「又宜以觀身空寂等而得度者,以彼化故」,後面他是有省略,說「余准此知」,這個我們就不管它了。這個很重要,佛法有事、有理,前面「隨其所受何等類身而受化故」是從事相上講的,後面是教他「觀身空寂而得度」,這是從理體上說的,這個深,前面意思淺,後面意思教化甚深,從這裏看出來。這個大乘教裏面講得太多了,緣起甚深裏頭就講了不少,告訴我們事實真相,這個不能不知道,這個要不講的話,對不起衆生。眼前我離苦得樂,我很感激,來生後世呢?還要搞六道輪回,這個並不究竟,你幫助我幫得不徹底。所以佛幫助人,幫助他到什麼時候?幫助他圓成佛道,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他已經到十地菩薩,到等覺菩薩,幫助還不能終止,證到究竟圓滿佛果,佛氏門中不舍一人,意思在此地,一定要發這個心,「衆生無邊誓願度」。

  

  那麼也許有人要問,我幫助這個人,這個人心地不善,劣根性很重。他接受我的幫助,到最後還要叛逆,還要陷害,不知道報恩,這種人還要幫助嗎?你說要不要?你不敢說話。那我在問的時候,你想想看,佛菩薩要是回答我們,要不要?要!儒、佛教人,先決的條件是肯定人性本善,「一切衆生皆有佛性」,這是我們要肯定,諸佛如來肯定。他叛逆,那是什麼?那是他煩惱習氣太重,他的本性是佛性,他的本性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要幫助要幫到底,生生世世幫助他,生生世世反過來害我,還是要幫助他。爲什麼?業障消盡他就回頭了。

  

  他做種種惡事,他這個業障惡劣的習氣沒有消盡,這種事情佛菩薩看得清楚,世間人沒有這個智慧,看不出來。我們以善心幫助他,他以惡心來相向,不要介意,不當作一回事,很正常,過去無始劫中的業習,業習煩惱。他造作這些惡業,佛菩薩、祖師大德以這樣善心、善行幫助他,他還要來叛逆,就像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六群比丘、提婆達多。他要不要受果報?要,肯定要受果報。受果報是什麼?是消他的業障!業障消掉之後,他又會到人間來,與佛的緣很深,一定又遇到佛。遇到佛,可能還會害佛,你說爲什麼?業障消了之後還有余習,不是一次就解決了,總要好幾次,但是一次比一次輕,這是肯定的。到最後,這個業障惡業習氣盡了,善根就發現了;善根發現,他才懂得孝親尊師,變成純善無惡。佛菩薩教化衆生不容易!

  

  所以,首先我們要肯定世間沒有惡人,只有什麼?一時迷惑顛倒。對于這些人、惡劣的這些境界,一定要想到世尊在《無量壽經》上講的幾句話,「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你要細心去觀察,不要去責怪他,縱然對我有極重的傷害,也沒有關系。實在是不是真的傷害?沒有!你看看《金剛經》大家念得多,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那是最嚴重的傷害,忍辱仙人是不是被他害了?沒有,忍辱仙人成佛了。不但沒有傷害,對忍辱仙人來講,他幫了個大忙。他要沒有這種惡劣的行爲對待忍辱仙人,忍辱仙人修忍辱波羅蜜還要修好幾世,他功德才能圓滿;他這種惡劣手段一對到,讓忍辱仙人在剎那之間忍辱波羅蜜究竟圓滿,這行菩薩道。確實沒有一念絲毫的瞋恚心,沒有,沒有一點點報複的心,我常講有感恩的心。爲什麼?他幫助我提升,我怎麼能對他有瞋恚?我怎麼可以有報複的念頭?如果起這個念頭,那不是修行人,那是凡夫,墮落了。爲什麼?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很痛苦。

  

  所以,我們受人家極大的傷害,就像歌利王割截身體這樣的傷害,要記住,這是提升自己功德最好的機會。只要你沒有瞋恚心,業障消了,業障消了的時候,你的功德就圓滿。如果我們從這個地方想,我們怨恨心不會起來,感恩的心會生起來,我會很感激他。等于說是我是做個學生,這是我的老師來考試我的,出了好多難題,我都通過了,都很容易通過了;我要起一念怨恨心,這個題目沒通過,這個題目做不出來。就是來考你,你是不是還有瞋恚心,你是不是還有報複的念頭,你能忍不能忍?來考驗你忍辱波羅蜜,來考驗你般若波羅蜜,來考驗你禅定波羅蜜,好老師!出這樣的難題。你六波羅蜜統統通過,不就成佛了嗎?縱然你不能證究竟圓滿的佛果,法身菩薩果位是肯定得到,你說你多歡喜!證得法身就是成佛,宗門裏面講得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煩惱習氣斷掉,就見性了。

  

  所以學佛,同學們要切記,十法界裏頭沒有惡人,叁途六道裏頭沒有惡人。我說這個話,誰舉手贊成?善財童子,所以善財童子一生圓成佛道,他懂得!學生我自己一個,除我之外,一切人都是我的善知識,都是我的老師,善人是我的老師,我要跟他學善;惡人是我的老師,他的惡行,我看到、聽到、接觸了,我要反省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是他來提醒我。善人贊歎我、獎勵我,不生歡喜心,不生傲慢心,不要以爲我做得不錯,值得驕傲,那就錯了,驕傲是煩惱,貪瞋癡慢。要怎樣?學著不起心、不動念,毀譽不動心。毀謗我們,不起心、不動念;贊歎我們,也不起心,也不動念,永遠保持自己心是清淨平等覺,這就對了。

  

  所以,沒有一個人不是老師,沒有一樁事情不是老師,沒有一樣東西不是老師,一切人事物全是善知識,學生只有自己一個。你要用這樣的心態去學佛、去修行,你一生就成就了,不要叁大阿僧祇劫,不要無量劫,一生就成功了。爲什麼佛經上常講學佛要無量劫,要阿僧祇劫,爲什麼這樣說?是因爲你不會學。稱贊你,你生歡喜心;毀謗你,你生瞋恚心、生報複心,那就得要無量劫,道理在此地。所以,宗門大德常常問人「你會麼」?一定要知道。

  

  這裏講觀身空寂,身空寂,一切法無一不空寂,我們的心境都平了。尤其經上給我們講得好,這是現在科學證明到的,就是剎那生滅。佛在這個經前面講的,「一切諸相」,所有的現相,「並皆速滅」,很快速的就滅了,起來就滅了,所以真的是不可得,《金剛經》上講的「叁心不可得」。心尚不可得,一切現相是心生的,能生的不可得,所生的哪裏能得到?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爲什麼那麼認真?你認真,錯了,你就迷了。凡事都不要認真,你就生活得很自在,你就會過得很愉快;你要認真,就冤枉了,是你自己迷了,是你自己錯了。所以,一定要懂得觀身空寂,了不可得。

  

  前面「緣起甚深」到最後的時候講到八識不可得,這個是說的真的是有深度。我們今天講整個宇宙,虛空、法界、一切衆生,從哪裏來的?阿賴耶變現的。精神的世界是阿賴耶的見分,物質的世界是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是空寂的,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永嘉大師講「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你要真正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還有什麼計較?你還有什麼放不下?你還有什麼執著?你還有什麼分別?這個才叫究竟得度,真得度!這樣的人,念佛往生淨土生實報莊嚴土。

  

  既是一切都空寂,何必還要念佛往生?這你要懂得空有不二,雖然空寂,不礙念佛往生;念佛往生不礙體性空寂,這是《華嚴經》在在說明事實真相,你在這個裏面得大自在。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一切現相法爾如是,你不會在這上面起心動念,哪有分別執著?那麼這個境界就是一真法界,這個境界就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在《華嚴經》裏面講,這是華藏世界,在哪裏?就在現前,問題就是你會不會!學了《華嚴經》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契入這個境界,境界甚深,契入一分得一分受用,契入兩分得兩分受用。我們天天讀天天學,漸漸深入,這真解決問題!在這個境界裏頭,什麼災難都沒有了,確實如《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有沒有?有,五蘊的體性不可得,五蘊的現相不可得,相剎那生滅,體性當體即空,不是分析空,了不可得,這才是究竟得度。我們再看下面第四句。

  

  【隨其行。】

  

  清涼大師從這以後就簡單,注解就簡單,你要懂這個意思。「行謂叁業善惡」,各有二義,《疏》裏面雖然這麼簡單的說,祖師還是慈悲,爲什麼?怕我們沒有辦法理解,《鈔》裏面就又做了注解,《鈔》是注解的注解,《鈔》裏頭有。你看《鈔》裏頭說,「行二義者,一隨修何行時,二以何行化之」。他後面還講得很多,諸位同學你們自己去看就好了。總的來說叁業善惡,叁業善惡的標准有淺深不同。著相的,淺,離相的,深;希求果報的,淺,叁輪體空的,深,這個意思要懂。善惡的意思也有淺深不同,佛法的入門,斷惡修善,入門!換句話說,學佛的條件,特別是大乘,你看大乘經裏面佛常常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你是不是善男子、善女人?淨業叁福是標准。

  

  叁福叁條,第一條是人天善的標准,你在人身或者你在天身,人天的標准;從人到天,只到六道裏頭的二十八層天。第一福四句話,你要能做到,你要能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淨業叁福,我們在《觀無量壽佛經》裏面講過,全經講過。而淨業叁福這一段經文,我們也單獨用專題講過,好象都有錄相帶,是錄相、錄音我記不清楚了,留著有資料,講了很長的時間。所以,人天的基礎是孝親尊師,你懂不懂孝道?你懂不懂師道?孝道跟師道就在《弟子規》裏頭。所以我常講,你不能把《弟子規》落實,這兩句話你就不懂。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八個字你不懂,後面你當然做不到,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決定做不到。你要想把前面這八個字搞清楚、搞明白,要怎樣才做到?落實《弟子規》。《弟子規》不是講你會念,你會講,你會背誦,沒用處,完全做到了,這八個字你就懂了。然後下面這八個字,你就很容易做到,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不需要人教。如果像是章嘉大師教我的那種原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看破;「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放下。你真的看破,你決定不造十惡業,你決定不會有惡念,不會有惡心,所以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立刻就成就,哪裏要費功夫?

  

  第二句是小乘的標准,小乘善,小乘裏面的善男子、善女人要具足這個條件,叁句話,「受持叁皈,具足衆戒,不犯威儀」。第叁句是菩薩,是大乘,大乘的善有四句,「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四句是大乘經裏面的善男子、善女人,所以我們在經典裏面看善男子、善女人,你就曉得他的標准。大乘經裏面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個淨業叁福統統做到,統統都落實了,那展開經本,善男子、善女人有你一份,佛真的是叫著你;你要做不到,沒有你的份。所以,小乘經是要做到前面兩條,一共七句。人天法裏面,還沒有進入到佛法,就是說你有資格學佛,你要具足人天善,人天善比小乘還要次一點,這個總得要懂。人天善裏面歸納到最後,一個總的綱領,就是孝親尊師。

  

  我常常講,講了四十多年,今年0五年,二00五年,照曆法來算,我講經到今年四十七年了。這個時間不算短,我常常講,開始出來講經的時候就講,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沒有孝道哪來的師道?師道是誰教的?父母教的,家教,父母教兒女尊師重道,老師教學生孝順父母。小孩從生下來,你看我們中國古人的童蒙教學,從小孩會說話、會走路,就要認真教導他。可不能疏忽,疏忽之後他養成習慣,你就沒法子教,不好教了。所以中國講「教兒嬰孩」,嬰孩的時候,它的標准就是會說話、會走路,嚴格的教導他,他慢慢就自然養成好習慣。大意不得!不要認爲這麼小的小孩,你怎麼管得這麼嚴?那是什麼?那是根基,你要不從這裏嚴加管理,後來你就管不了,你沒法子管,已經養成壞習氣了,怎麼辦?所以從這個時候教是最好教的。

  

  中國古人懂得,所以他非常重視就是教學的時機,你看看世尊在此地講觀機,第一個隨其時。最好教的,紮根的,一點都不難的,這個時節你可不能把它喪失掉。剛會講話,剛會走路,就要讓他有規有矩,有模有樣。于是我們就明了,現在小孩爲什麼這麼難教?這個教學的時機失掉了,應該教導的時候忘了,沒去教。年輕的父母,看看你們有沒有福分,你有福分,你會聽明白,你聽懂了,你生兒育女的時候,把握著教導的機會。

  

  現在最麻煩的是電視、電腦網路,這兩大魔王在你家裏,你怎麼對付?你家裏小孩天天接近,從小,剛才講了,眼睛張開,還不會說話,還不會走路,他就接受魔王的熏陶,你的麻煩就大了,你還能教他?所以最好的方式,今天你家裏不能沒有電視,不要放電視,找適合于讓小孩能夠接受好的錄相帶,教育的錄相帶,倫理道德的錄相帶,放這個東西給他聽,不收資訊。縱然自己每天看看新聞,也不要讓小孩看,好好的保護他,這真的是幫助他。

  

  這是我們講叁業的善惡,叁業善惡一開頭,以十善爲標准,不殺、不盜、不淫;你教小孩的時候,殺盜淫決定要避免,不能讓他聽,不能讓他看。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瞋、不癡,要好好的教。現在時間到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五0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