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此國境內有一洞
于此打開佛語海之門
前後修行十二年
奴夏茹巴國王做侍役
時間不長某一天
發現名爲哈哈叫的墳墓裏
無數的野獸在聚集
墳墓空落無屍體
晝夜嚎哭不安甯
因爲可憐諸野獸
舍身前往此墳墓
以後野獸又乏食
七天之後多餓死
眼看野獸下一輩
轉生無間地獄【2】裏
于是察看聖典持
如今轉生在哪裏
奴夏茹巴之公主
曼德桑母是轉世
心想野獸食其肉
轉生定能得善趣
有位慈悲空行母
搖身一變成鼬巢
處地危險是煩惱
招災惹禍不忍看
曼德桑姆來這裏
專爲采撷吉祥草
用棕榈葉蓋酒瓶
時有風兒卷地來
撿拾石塊壓樹葉
不慎砸死巢中鼬
爲此公主大不安
決意修行贖罪愆
攜帶財寶赴石洞
佛子給她行灌頂
加持之後對她說
你到那個墳墓去
將此肉身施與獸
野獸將來生爲人
是你調伏之對象
你經幾次轉世後
將在雪域吐蕃國
生爲王族之後裔
王族叫做南木仁
松贊幹布是汝名
迎接觀音之使者
經過邊地來印度
那時野獸生爲人
大多轉生在印度
個別轉世僧伽羅
凡是現在有緣者
都將來到你身邊
建築佛廟二百所
謹向叁寶獻供品
讓那猴子之子孫
有能禮供之佛像
迎到觀音十一尊
奇異法器許多種
十六天女致供品
聽到佛子授預記
公主即刻裸全身
走到墓地去施舍
翌日王和隨從來
國王心裏不愉快
昨晚惡夢涉公主
醒來以後問左右
曼德桑姆哪去了
派人到處去尋覓
來到墳墓見血迹
衣服碎片處處是
黑發绺绺沾血斑
骨髓狼藉混泥土
顱骨無肉白森森
國王暗想此墳墓
近來送過誰的屍
莫非?……莫非
是曼德桑姆公主
心裏難受問佛子
答說公主已舍身
國王驚絕昏在地
佛子潑水救蘇醒
講述公主本生史
王與隨從生信仰
從此全都入佛門
大乘佛教得光揚
便又想到印度去
城市名叫花盛開
那裏有王名阿育
王爲妖魔所調伏
佛教內容挑爭端
僧伽因此起糾紛
聲聞有部和經部
兩派相爭互不讓
青年多入大衆部
少數元老上座部
如此分裂二百年
國王片服鼓聲國
木繩城市亦收服
那王就在房子裏
因知此王當調伏
蓮花生化一比丘
化齋來到王宮裏
國王認爲是汙辱
把他給我抓起來
一口大鍋盛青油
鍋底烈火熊熊燃
比丘衣服被剝光
一下抛到油鍋裏
次日早晨來察看
兩弓蓮花鍋裏長
蓮花蕊上比丘坐
悔恨交加阿育王
咒罵自己鑄大錯
已經犯了滔天罪
問這比丘旺伍德
怎樣才能除罪惡
比丘邊走邊回答
在贍部洲千萬處
一夜築成千萬塔
要對所有無依怙
赈發食品與財物
如此才能除罪惡
國王聽後暗嘀咕
發給窮人食與物
這倒完全能辦到
千萬佛塔一夜築
豈非暗示罪難贖
旺伍德比丘又說
你是佛祖授記王
菩提樹下應祈祝
阿育王來菩提樹
祈禱如我得授記
贍部洲的千萬地
當由天仙和妖鬼
一夜修塔一千萬
佛塔果然即修成
又施衣食給貧窮
教種播在羊巴井
樂善好施阿育王
四方皆傳好名聲
注釋:
1.阿育王 公元前321年創立孔雀王朝的旃陀掘多大王的孫子,于前270年統一全印度。即位後保護佛教,廣建佛塔,頒刻摩崖教法诰文。傳說建塔八萬四千座(一說一千二百座),本詩稱建塔一千萬,不知何據。
2.無間地獄 即阿鼻地獄,第八熱地獄,處最下層,參看前注。
第四十六章 白達等國傳佛教
來到南方白達國
住在九頂網墳墓
白達國王名多布
婆羅門醫爲佐輔
王妃大小有兩個
國王偏愛大妃子
教與醫學及其它
小妃之子初識字
一日國王下禦旨
二位王子要比賽
小妃焦急又難受
認爲兒子難繼位
于是送子九頂網
拜師比丘旺伍德
晝夜不停學五明
能見書名知內容
母親問他學如何
兒答已經全學通
母喜給兒行大禮
競賽學識那一天
兩人分坐高臺上
诏谕誰若有知識
王位就將交給誰
大妃之子講醫學
滔滔不絕叁百部
衆人無不感驚奇
全都不屑小妃子
說是不學哪能成
小妃不安抹眼淚
大妃繞子致頂禮
吹噓我兒定繼位
喜不自禁形于色
接著輪天小王子
開講醫學聽者衆
仙龍食香都來聽
除了醫學叁百部
余皆別人聞未聞
天仙龍王環行禮
臣民驚詫都贊歎
無師自通實可嘉
父王行禮頂兒足
要讓兩兒同執政
然而小兒不涉俗
卻要出家爲僧侶
再叁請求才得允
于是師事旺伍德
孜孜不倦學佛法
斯德帕拉是法號
慮及應當利衆生
撰著聲明因明學
密宗得道修煉法
尼瑪斯德是外道
目運邪火燒寺院
比劄瑪拉寺遭焚
阿毗達摩多被燒
邪火煙霧熏龍王
龍王染疾日沈重
可憐百藥難救治
龍臣無法唯哭嚎
歡喜龍王建議道
南贍洲部之名醫
全都請到龍宮來
百醫會診方有救
否則束手待斃矣
龍族二子信佛教
自報奮勇去延請
隨身攜帶很多寶
准備獻給大比丘
兩龍財興和螺維
刹那趕到贍部洲
斯德帕拉前致禮
兩龍延醫言詞一
又獻寶貝又致禮
大比丘思叁情形
第一見到龍王愈
第二見除愚昧疾
叁見般若波羅蜜
一刹那間到龍宮
水澱林裏召群龍
龍王飲服多種藥
疾病很快得痊愈
龍王爲報救命恩
贈送財寶許多種
還有船若波羅蜜
故僧又稱聖龍樹
引路大師蓮花生
知道應調僧伽羅
移住格紮拉墳墓
西利古瑪王爲侍
時有比劄瑪拉寺
忽遭外道軍圍困
部分寺廟被燒毀
那日國王苑囿中
池塘長出蓮花樹
花朵晝開夜閉合
偏有一朵從不開
園丁趕緊報國王
國王吩咐看管好
隨後攜妃與隨從
前呼後擁來池邊
那花忽然爆開懷
蕊間現出八歲童
身沾露水笑吟吟
王問堪布斯木劄
那位堪布回禀道
英明國王, 請聽著
釋迦梅劄已轉生
乃是東印婆羅門
沙布達拉的兒子
釋迦善知識化身
他能調伏一個人
大自在神得道者
馬德子紮即是也
于是請童宮中坐
奉獻供品致頂禮
先做灌頂後講經
法號阿爾亞德瓦
請求出家爲僧侶
預言出家授戒師
當是聖人龍樹師
住在此國二百年
佛教因此得宏傳
第四十七章 奪取孟加拉王位
來到東方孟加拉
大王名叫摩尼光
王是外道之國王
不僅從來不信佛
反而設法搞破壞
王宮大門有八個
外門立有五美女
嬌嬌妩媚獻五欲
中門兩位善預言
專與行人打招呼
嬌滴婉轉梵天音
言詞亦如大梵天
內門外門五羅刹
模樣醜陋握凶器
門裏還有一妖魔
城牆遍設寮望孔
總計八萬八千個
牆外六層護城河
王城穩坐中軸線
日宮月宮相對稱
宮內閃耀五寶光
玻璃階梯級級亮
寶鏡透明無遮障
國王住在王宮裏
由裏及外看得明
王冠頂上鑲珍奇
名叫如意摩尼寶
外道隨從有無數
強權在握小天下
自己已有摩尼寶
還要掠奪他人寶
打擊衆生入困境
蓮花生視當調伏
曼達拉哇守街口
搖身變做貓頭人
又變叁名貓頭人
穿上護甲做裨將
叁尖兵器握手上
佛子率領化身軍
一共八萬四千名
攻破六道護城河
擊潰國王禁衛軍
搶走貢獻五欲女
殺死凶惡之門衛
十忿怒神引國王
經過無出入天門
踏進自然形成界
這裏蓮花普賢持
送王色究竟天界
然後占據其王位
推廣佛教治社稷
大食國王胡魯格
侵占比劄瑪拉寺
燒毀殿堂十二座
法藏被毀經堂無
于是蓮花生大師
化爲比丘明戒律
隨後彌勒之五法
巴爾嘎那八部法
無著、世親之著作
皆由此寺得廣大
教法傳由蓮花生
在孟加拉得發展
第四十八章 擬調烏仗亞那國
蓮花生大師正思量
見到安劄菩提之使者
名叫金光青年的老朋友
這人見了公主曼達拉哇
頓時生出邪見來
呵呀呀
對這些壞時代的修行者
我們異生【1】都不覺稀奇
說了很多這樣的話
意猶未盡接著說
黑頭人反而沒奢望
持光女已經進中有
面臨最後的挑釁
聽到使者如此說
蓮花生大師便動身
目標就是烏仗亞那
准備調伏此國家
來到嘎爾嘎達鬧市場
累累碩果堆滿街
變成婆羅門夫婦的兒子
企圖找到七世肉
以便成就利他業
在卡色巴尼佛殿裏
有位七世婆羅門
名叫具有螺耳朵
向他環行致頂禮
他問爲何繞我轉
答曰我爲利他事
需要七世婆羅門肉
請將肉身獻給我
如果不能舍肉身
死後給我也可以
婆羅門略略作思索
我最珍惜的是生命
死後屍身可以舍棄
倏忽已然過五年
接到通知說已死
蓮花生化身卓木巴
接信立即來取屍
身後野獸相跟隨
騎虎攬屍在懷裏
時以毒蛇作鞍Y
骷髅爲飾持天杖
踏入碩果累累之城市
沿途有人議論說
這些假瑜伽行者
給老虎喂了蜂蜜
給毒蛇喂了麝香
否則啊敢騎老虎
哪裏又敢戲毒蛇
街旁有家小酒店
店主名叫毗娜莎
問道你買多少酒
有多少我買多少
我有五百馱子酒
請問酒價是多少
店主回答是幾何
身邊沒有帶現錢
日落西山前付帳
店主回答可以的
如不按時付錢數
王法將予以製裁
然而無錢付酒賬
于是定日于空中
不使太陽落下山
草木河泉即枯幹
小小生物都幹死
名叫然劄銅鏽者
召集市民議對策
店主毗娜莎說道
我那來過瑜伽師
大家衆口一詞說
瑜伽行者鬼點多
這事定是他幹的
然劄來找瑜伽師
稱做瑜伽師父的
應爲衆生謀益處
不能仗勢來害人
那位瑜伽師說道
皆因無錢付酒賬
然劄答應代墊之
于是收法放日行
算來足有七開整
這件事情過去後
改住格勒格裏洞
毗娜莎心底生信仰
大象載酒爲石洞
卓木巴傳授密宗給予她
精煉心和風
水中行走不沈落
飛翔如鳥好自在
一日安劄菩提王
經過墓地被蛇咬
疼痛難忍命危險
請來婆羅門咒師
以及高明之醫生
都說唯有海底水
才能醫治毒蛇傷
使者取來海底水
歸途邂逅一童子
企圖弑君龍王變
童子路旁哭漣漣
使者詢問爲哪般
安劄菩提去世了
使者一聽倒掉了
邊哭邊往宮城趕
人問使臣水中哪兒
我聞噩耗已倒掉
國王一聽大悲傷
誰有秘方活我命
速找良醫瑜伽師
後宮五百王妃中
青春妙麗多信佛
一致邀請蓮…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