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P26

  ..續本文上一頁頂禮

  嘴巴笨拙孩子們胡念

  色幹塔塔毛巴胡河

  曲拉塔塔毛巴胡河

  利文亞塔塔毛巴胡河

  這些發音全都有錯誤

  蓮花生大師接著教導

  南無古魯耶

  南無達瓦耶

  南無紮格尼耶

  孩子們學不來就胡念

  馬毛布吾亞

  馬毛哲巴亞

  馬毛巴奇亞

  大師將此譯爲吐蕃語

  皈依上師並且致頂禮

  皈依本尊神且致頂禮

  皈依空行者且致頂禮

  吐蕃孩子鹦鹉學舌道

  納馬亞塔巴志巴胡河

  夏保唐塔塔毛巴胡河

  念到這裏二師附掌笑

  國王悲苦憂傷涕泗流

  精神萎頓身體日憔悴

  再叁頂禮堪布和大師

  吐蕃之地僻暗無佛法

  爲使人們趨善而成佛

  請來二位導師修廟宇

  並且懇請久住講經法

  大德恩重如山答允之

  隨後頒布法律招學童

  惜乎童子發音都不准

  遑論翻譯經書宏大法

  佛法難以樹立如何好

  遍知叁時的蓮花生說

  國王放心自然有辦法

  印度菩提伽耶講經院

  佛祖釋迦牟尼有堂兄

  逝後幾處報身佛土轉

  前後七次轉生爲人身

  最近一次也就是現在

  生在藏地尼木協卡爾

  一個人家的大屋院裏

  父親名叫巴郭爾海托

  母親是占嘎莎·專吉

  兒名甘加唐達年八歲

  跟他父母索要就能來

  他是無可辯駁的翻譯

  在河日潘域的嘎瓦沙

  父親名字叫嘎哇洛丹

  母親是卓莎多傑夫人

  釋迦牟尼的親屬曾達

  逝後轉生爲嘎哇巴則

  跟他父母索要就能給

  茹拉地方達爾瑪岡村

  父親叫覺繞魯義尖江

  母親名叫章莎·則瑪

  兒是居士力紮西化身

  名名叫覺繞魯義尖參

  和他父母索要就會來

  第六十九章 毗茹劄那受邀請

  王臣奴仆七人騎馬走

  二十五人步行在後頭

  來到了尼木協卡爾村

  村人不會敬語不叩首

  躲在家裏無人敢出來

  不久來了一個灰孩兒

  腰纏皮繩唱著歌兒走

  王說要向孩子問句話

  臣僚上前去請孩子來

  問巴郭爾海托可在家

  回答爲了生計剛出門

  占嘎莎·專吉在家嗎

  在是在尋找眼睛去了

  國王問你誰家的兒

  回答我是父親的兒子

  王問你的父母都是誰

  答曰你所認識的就是

  王問你家房屋在哪裏

  童兒一指這就是我家

  國王大喜忙說致頂禮

  童子說請你首先教我

  一教就會向王致頂禮

  國王伸手摸摸孩子頭

  蓮花生說的不就是他

  口齒伶俐人又很聰明

  就問你可願意跟我走

  孩子回答走是可以走

  你的坐騎後頭讓從嗎

  父親背酒母親背青油

  回家就喊阿大、阿媽

  話泉是酒除暗者是燈

  說明情況讓他騎上馬

  夾在步行隨從們中間

  君臣一十二人在後頭

  巴郭爾海托來到面前

  請君臣隨員走進屋裏

  點燃竈火獻出好酒說

  國王來到僻壤爲何事

  我願爲君效勞請吩咐

  王說我來此地無它事

  專爲你的這個兒子來

  請你一定把他送給我

  做父母的一聽就哭了

  我倆只有一棵獨根苗

  年齡尚小八歲有何用

  王說別的孩子學不好

  學習翻譯可以譯佛經

  蓮花生大師作了預斷

  吐蕃除了你的兒子外

  別的兒子全都沒有用

  巴郭爾海托張惶又失措

  推說老夫老妻掌上珠

  怎能無離家鄉去印度

  八歲乳兒怎能搞翻譯

  請求不要再提這件事

  說完以後連連致頂禮

  國王解釋孩子是幼小

  但也不是馬上派他去

  要走也得獨立能生活

  你們二位當由我負責

  這孩子不給我可不行

  二人于是答應給國王

  並且隨同國王一起走

  王說吐蕃中部最好處

  你們夫婦兩人可安身

  中部最好處是亞爾龍

  繞巴劄村二人得安頓

  第七十章 五位大德同譯經

  甘加唐達來到桑耶寺

  住在二位導師的跟前

  七年時間飲用糖甘蔗

  蜂蜜酥油奶汁和酸奶

  爲使增智先讀智慧咒

  遂成語文學家和譯師

  嘎哇巴則和覺繞魯義尖參

  也由國王遣使接迎到

  並且成了語譯之學者

  王將二位導師請到桑耶翻譯院

  蓮花生大師趺坐金臺

  菩提薩埵堪布坐銀臺

  左排和右排鋪好墊子

  毗如劄那叁位譯師坐

  國王面對他們坐龍椅

  二位導師得共金子曼荼羅

  一尺高的花兒鑲著金子松耳石

  獻給叁位譯師寶物曼荼羅

  王致頂禮請求講經法

  埃瑪好!從印度佛之國

  太陽月亮來到吐蕃國

  原原本本講解顯密宗

  叁位譯師請即譯出來

  言訖撒出一升金子花

  從此以後蓮花生大師

  在牛年末尾至虎年初

  講解了外密宗叁部續

  由覺繞魯義尖參翻譯

  講解了內密叁瑜伽續

  由毗茹劄那譯師譯就

  譯成滿足修福《國王十大經》

  《波羅密多心經》觀經

  《臨終智大乘經》修經

  《普賢菩薩行願王經》行願經

  《金剛摧破陀羅尼經》洗浴經

  《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佛頂經

  《密主藍衣經》修福經

  《無量壽佛經》長壽經

  《財續母經》財寶經

  《一字心經》等

  內增《奈洛迦》經

  密增修行經

  《無汙悔經》國王經常念

  每月悔改過失補誓約

  國王壽數原本四十六

  念經吃齋延長十叁年

  這期間所譯經卷有很多

  顧慮文字繁多怕出錯

  不過略一翻譯即收束

  飲喝佛法浩淼之大海

  譯出一百叁十八種經

  以金剛界佛爲首的

  一百叁十五種如來集

  一百二十一種外密經

  幻術八部和無上全集經

  翻譯密宗的方法像太陽

  而堪布菩提薩埵

  一人多名的依西德增

  譯出《律經根本律》

  《四種律典》、《十萬頌》

  《彌勒經》和《常啼菩薩經》

  翻譯了顯宗大小經

  《楞迦經》十五卷

  《聚寶經》叁十五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二百零八卷

  《涅磐經》一百一十二卷

  全部了義經卷得翻譯

  嘎哇巴則譯出外密宗

  事續支亞六部和五部

  二行烏巴亞四續

  全部瑜伽續

  但是叁百卷大續未譯成

  第七十一章 一百單八翻譯家【1】

  吐蕃領主大國王心想

  二位導師講了很多經

  全都留存吐蕃該多好

  將那聰明機靈能幹的

  招收一百零八翻譯家

  吐蕃四翼八至十八歲

  身心健康聰明漂亮者

  而且博聞強記好學者

  都在招納遣派之行列

  家有漂亮孩子父母憂

  印度路遠性命可危險

  氣候炎熱水裏有病毒

  妒意太強暗裏陷害人

  到處流浪無處可安身

  人們全力資助赴印人

  貪戀故土的不願意走

  敢于起程的都是勇士

  有雅爾龍·巴米赤謝

  孔魯義旺吾松哇

  桑西達和香色贊

  許蔔孔勒

  巴洛然那

  瑪萬·仁沁卻

  亞爾拉布

  曲吉年沁加納古瑪拉

  雲登甯保

  勒金尼瑪

  丹瑪則芒

  娘萬·夏梅

  郭卡阿難陀

  努冬·南卡甯苞

  朱古·埃巴

  浪卓·關確君

  占巴南卡

  門布·嘉江曲

  西肖梅劄

  庫曾君乃吾

  窮吾龍素

  安蘭·嘉哇曲樣

  努班·桑結義西

  白·沙昂

  巴洛·依西旺波

  依西嘉樣、巴·巴羊

  拉龍巴多爾

  甯康郭卡

  拉松·嘉哇香曲

  索苞巴義

  阿劄爾依西樣

  嘉那德瓦郭卡

  高·曲周

  占伽·梅杜伽

  洛格瓊

  吾占·巴吉旺香

  先梅占、拉龍玉科

  米杜香曲巴爾

  香班·嘉納西繞

  亞傑則與依西則

  納南·多傑東覺

  釋迦紮巴阿劄爾

  達摩舍利

  德瓦桑巴

  德瓦香曲

  嘎哇巴則

  覺繞魯義尖參

  毗茹劄那

  曲傑龍保

  藏班·劄珠

  班覺禮達哇……

  學習翻譯的共計一百零八人

  赤松德贊王

  給每人發了薪俸

  吐蕃人能否持受叁律儀

  國王把堪布請到洗浴房

  巴梅·色囊、巴羊

  安蘭·嘉哇曲樣

  拉龍·巴傑多傑

  瑪·任沁喬

  拉松·嘉哇曲樣

  加上毗茹劄那

  預試七人爲師父【2】

  南誇甯苞

  朱古·埃巴夏

  茹君布爾雅

  浪欠·巴吉森格

  嘉白洛珠等

  相繼出家爲僧侶

  預試七人和五比丘

  頭上戴著寶僧帽

  吃甘蔗糖、喝飲料

  爲了發旨教在邊遠吐蕃國

  派人去印度尋找佛法

  贈送七條金巴紮

  還有砂金共九升

  拿去爲吐蕃翻譯佛法用

  讓這些人動身赴印度

  注釋:

  1.原詩章未提示是:招集一百零八名翻譯家,預試七人等,派遣(學人)赴印度。

  2.預試七人,名稱有異,諸說不一。

  

  第七十二章 印度二十五學者【1】

  洛劄藏傑地方首領泰蘭子

  聰明好學的青年曾萬勒周

  年齡已經二十五歲

  同有上進心的毗茹劄那

  作爲首批人員赴印度

  艱難跋涉兩個月

  抵達劣族人的險隘卡

  守卡人曆來殺人越貨

  毗茹劄那神通變化

  變出一把鐵刀藏在寶盒裏

  守卡人名叫古瑪拉

  見有來人頓然起殺心

  曾萬勒周變做邊地普通人

  逃脫厄運過了關

  毗茹劄那歌唱道

  我的身體碧空般明亮

  不在乎殺戳與死亡

  殺了我你就有罪過

  請接受幻術似的砂金

  指條道路給我吧

  送了一把砂金給那人

  那人一一指了路

  來到印度的菩提伽耶

  野狗一樣四處亂打問

  佛經方面誰的學問高

  一共在印度找到二十五位名學者

  他們是以下這些人

  劄瓦爾達

  西裏納蘭劄菩提

  孜納梅劄

  嘉納蘇紮

  阿南達

  蘇然劄菩提

  達爾瑪西日

  達納西拉

  占紮高木

  班劄嘉納

  嘎納嘎

  釋迦西日劄巴

  占加瓦爾達嘎拉

  嘎拉巴

  布瑪梅劄

  格海布達

  阿爾雅德瓦

  嘎瑪拉西拉

  達爾瑪格爾德

  賢達德瓦

  西日瓦利達拉

  孜紮瑪尼

  先當嘎爾巴

  西拉曼孜

  布達格巴達

  這些學者具有菩提心

  心平氣和不忿怒

  先讓打水的仆人捎口信

  結果久伫無回音

  在棕榈葉上書梵語

  摩诃嘎茹納布達達爾瑪僧伽嘉納毛雅

  菩提薩埵嘎茹納沙瑪雅

  嘉納嘎爾巴格日巴門……

  此梵詩大意乃如下

  菩薩你是聖中聖

  你的身體是衆生的福份

  閃閃發光的叁藏寶

  力量無窮如同摩尼寶

  你的身體像太陽

  現在轉生爲人身

  我這個吐蕃比丘

  爲了消除罪過

  經常侍奉敬叁寶

  積善積德除暗障

  發菩提心還不充分

  願望不潔又不淨

  故而遲到聖人處

  聖光除我心中暗

  請用大恩鐵鈎鈎起我

  于是收到一封梵文信

  沙瑪亞阿巴拉木達嘉納

  毗茹劄那譯出大意是

  過去的有約動員我

  沒有謝絕會晤的權力

  衆生的心是如來佛

  微如蟲子之心也是佛

  六道衆生等同佛

  聖人爲聖人當教師

  你已找到這般師

  敬奉稱贊無上之叁寶

  稱贊才能生出名詞來

  克服困難靠耐心

  你沖破困難來這裏

  我爲此感到很高興

  做好思考盡快來會晤

  注釋:

  1.原爲印度二十五位學者接見吐蕃譯師毗茹劄那。

  

  第七十叁章 毗茹劄那在印度【1】

  獻上砂金、金巴紮

  講述吐蕃王傳奇

  菩提薩埵大比丘

  密宗大師蓮花生

  二位現今住吐蕃

  講傳因和果的法

  佛法二…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