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P28

  ..續本文上一頁青油于屬民

  讓他夜譯密宗金剛乘

  白天翻譯法相經

  國王每晚不照面

  才邦莎·瑪爾尖王後亂猜疑

  國王是否在偷情

  于是暗暗來跟蹤

  閃進殿內送食品

  脫帽致敬導師前

  一一看得很分明

  接著聽見念經聲

  國王眼裏現王後

  王後跨前見國王

  雙目機視到一起

  國王擔心泄秘密

  急忙追趕未逮及

  當時朝廷規矩是

  出征作戰吹銅號

  開飯用膳吹海螺

  念經打醮敲楗槌

  研討國事擊大鼓

  王後跑去敲大鼓

  有權議政內外臣

  聽到鼓聲都趕來

  王後面對衆人說

  水淹之人是乞丐

  壞人藏在內室裏

  斷送吐蕃唯此人

  請與王議誅殺之

  王後何以恨譯師

  傳說王後徇私情

  導師拒絕故懷恨

  內外大臣十四人

  有權議政都說道

  王後說的很在理

  拉桑魯巴爲代表

  邀請國王來議事

  大臣屬民都集合

  會集堯保金木灘

  國王來到民衆中

  人們便對國王說

  你這國王太無聊

  修廟讓人受苦累

  捏泥巴像還鍍金

  名義上是譯佛經

  學些惡咒配毒法

  說是頂禮敬上師

  實則逆禮捧子民

  爲造什麼幡和傘

  錦緞撕成碎片片

  說是依法辦事情

  把討飯者扔河裏

  說是什麼傘形殿

  窩藏毀滅吐蕃人

  什麼佛法不佛法

  殺掉那個僧人吧

  國王一聽不高興

  唯一梵吐大譯師

  怎能殺戳莫胡言

  焦慮無計亂奔跳

  歎息連連吃泥土

  大臣魯巴等人說

  如果不殺禍國僧

  與王意願不協調

  我等可要自處置

  毗茹劄那挺身出

  國王握住導師手

  悲哀憂傷放聲哭

  毗茹劄那大學者

  唱詠十六難道歌

   恩德赤松德贊王

   派我遠行覓佛法

   穿到難得金紋服

   走到難至印度地

   攀越難登之險道

   開辟難通積雪山

   治愈難治黃膽病

   吃了難咽之陋食

   見到難見學者面

   懂得難懂叁藏經

   聽到難聞五菩提

   獲得難得心口訣

   悟到難悟自然智

   遇見難遇威嚴咒

   成就難成文殊業

   得到難得快步法

   空上難得吐蕃靴

   擺脫難逃之劫殺

   脫開幾次殺身禍

   終至難至吐蕃地

   如今誰能信仰我

   誰就可以得恩德

   唱畢國王語告之

   諸位臣民言有誤

   我等未脫六道苦

   不能殺生要流放

   送給導師一駿馬

   還有一袋金和銀

   導師上馬國王問

   導師想到哪裏去

   想去嘉姆察瓦茸【1】

   那個地方有緣份

   請您允許我去那

   王贈冰片涼性藥

   君臣一起爲送行

   上到鶴日吉倉山【2】

   導師呤唱七悔歌

   沙河堪布希瓦措

   印度蓮花生大師

   二十五位班智達

   我向諸位致頂禮

   八歲開始學翻譯

   到了一十五歲時

   學會語言千六百

   打開印度密寶庫

   佛經譯成吐蕃文

   如日明人被流放

   將來醒悟要後悔

   十五歲至五十七

   不棄衆生赴印度

   變吐蕃爲白業國【3】

   德布全身被流放

   將來吐蕃孩子們

   去印度時會懊悔

   如不精通吐蕃文

   翻譯無法來進行

   山高地淨雪域國

   國王天子是君主

   五欲生活很圓滿

   寶洲金色天鵝群

   我是其中一天鵝

   如同化身之菩薩

   卻被逐放察瓦茸

   將來講解顯密宗

   人們無疑會懊悔

   共通悉地諸成就

   本來人人皆可得

   目明耳聰心眼話

   梵文佛語弄不懂

   雖然佛寺已建成

   有見解的我被貶

   想到我的淵博悔

   雖然目標是白業

   耗盡心力成黑業

   雖然也在奉佛法

   不覺滿足只有我

   佛菩薩恩雖圓滿

   自心不善妖已興

   心中祈願可如意

   君臣應當細思議

   聖師來時會後悔

   吐蕃初次現佛日

   王後大臣使之墜

   感受痛苦尚未死

   無貪欲我一人行

   對于萬事和萬物

   均被覺悟爲法身

   懂得叁戒是成果

   顯密二宗有意義

   我就像那如意寶

   而今居然被驅逐

   如不返回會後悔【4】

  唱畢即赴嘉姆察瓦茸

  該地已成調伏之對象

  注釋:

  1.嘉姆察瓦茸 在今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洲四土一帶地方

  2.鶴日吉倉山 在西藏墨竹工卡縣境內

  3.白業國 善業曰白業,惡業曰黑業。白業可感淨妙清白之樂果,黑業可感穢惡不淨之苦果。白業白報,黑業黑報,雜業雜報,佛常努人舍棄黑雜二業而修白果。人人如此,佛教興旺,國家昌盛。毗茹劄那的理想,是將吐蕃變成白業興盛之國。(雜業謂如娑婆世界中,于一界內感鬼畜人天、胎卵濕化等雜多苦果之業困)。

  4.“十六難”實則有“十七難”;“七後悔”實際是“六後悔”。習慣上如此。

  

  第七十七章 在流放地傳二宗

  國王頂禮之後長太息

  屬民向他敬贈生活品

  福田和施主就此分開

  王說留贈叁句教誨吧

  導師乃說請王放下手

  我沒死祝願國王安好

  爲有緣但願早日相會

  在印度的嘎比羅城中

  安劄菩提國王供奉的

  五百學者之中有二人

  蔔瑪姆劄和蔔達格海應當請到吐蕃作祈禱

  屆時我的講法會證實

  應當多多迎請班智達

  不要臧否佛法應全譯

  言訖即赴嘉姆察瓦茸

  是處山高坡陡林又密

  當地的人紛紛議論說

  中部地帶來了訪察者

  那裏的王叫多協拿苞

  他派兒子色苞巴協等

  把譯師毗茹劄那抓住

  扔進了熱谷的青蛙洞

  叁天以後人們去察看

  毗茹劄那正在唱道歌

   此地明君能臣們

   十五歲到五十七

   能夠成佛的佛法

   這真正的乘宗王

   師事二十五學者

   佛教密訣帶吐蕃

   一心毀國之大臣

   渝盟瘋狂之王後

   圍攻譴責吐蕃王

   于是學者被驅逐

   我有成佛之密訣

   排除障礙之咒語

   一切寶集名著作

   全都荟集在我處

   請此毗茹劄那我

   離開可畏之洞吧

  這麼一講多協拿苞說

  吐蕃國王布爾傑贊普【1】

  忍耐心小麻煩事兒多

  娶妻專娶邊地女仆人

  貪欲無限之人當噶倫【2】

  吃肉而穿邊地門隅【3】服

  把一些破爛石頭當寶貝

  發動戰爭搶掠如盜匪

  拜爲神者羅刹和夜叉

  以凶惡的龍魔爲朋友

  目光短淺缺乏長遠見

  吐蕃羅刹貪欲的國王

  不是英雄實在該殺死

  王與衆位大臣商量說

  將他弄出改投虱子洞

  七天之內沒有軍隊來

  按你說的拜你爲師父

  遂由蛙窟改投虱子洞

  洞裏爬滿人虱和狗虱

  臭蟲以及山羊綿羊虱

  還有數不清的鳥虱蠅

  過了七天人們去圍觀

  沒有一點傷痕光燦燦

  于是向他道歉表敬意

  毗茹劄那依韻唱道歌

   我的前生在此地

   那時身爲一蒼鷹

   蛇和青蛙吃得多

   今日得到此報應

   唯願這次已報答

   前生比丘布爾那

   袈裟虱子被鳥吃

   今日遭到此報應

   唯願這次已報答

  衆知他是布爾那轉生

  國王邀至宮中再道歉

  王妃熱瑪德仙女化身

  玉劄瑜伽墳墓之主母

  這玉劄王妃吟唱道歌

   吐蕃無人國王貪

   遍知前生菩薩你

   對于羅刹紅臉主【4】

   以及左右佞臣們

   未到調時而來此

   菩薩爲了衆生事

   兩種行爲而成佛

   爲了衆生無所措

   向菩薩你致歉意

  唱畢連連向他獻頂禮

  多協拿苞父子兩個人

  頭頂毗茹劄那兩只腳

  請毗茹劄那講解佛經

  阿啊紮嘎拉利納夏

  問他這話是什麼意思

  毗茹劄那聽後開口道

  把無生菩提的妙口訣

  認真講給吐蕃國王聽

  結果卻被驅遂到此地

  叁個月前差點給殺掉

  請你不要同樣對待我

  想起那國王赤松德贊

  毗茹劄那就哭個不停

  那時他坐在墊子上面

  王女玉劄公主做翻譯【5】

  國王獻上無數金幣說

  你的身是爲衆之菩薩

  你的語講解佛教諸乘

  你的意是各種摩尼寶

  在佛的精神的宮殿裏

  作爲叁藏寶的祖宗你

  具全叁時佛的叁身佛

  無二空性的衆生依怙

  獻上金花請賜恩與德

  援救我等衆人于苦海

  用智德之繩套住我們

  毗茹劄那盼望多助手

  集中該地所有男孩子

  說道金剛菩薩大天空

  連說幾遍無人會念誦

  人堆後面有個窮孩子

  跟讀金剛菩薩大天空

  問他你的父母都是誰

  回答父母雙亡無依靠

  導師就說他能學翻譯

  不知有無兄弟和親戚

  別人代答他是個孤兒

  如學翻譯我們負擔他

  就把孩子獻給導師了

  導師手把手地教翻譯

  師徒樓上樓下分別住

  導師心想這兒誰轉生

  悟到他該是曾萬勒周

  叫聲勒周此兒應聲答

  二人情意融融談不倦

  學會翻譯叫于紮甯苞

  白天翻譯顯宗《聚寶經》

  晚上翻譯密宗諸經卷

  夜裏翻譯五部菩薩經

  毗茹劄那所能知道的

  于紮甯苞也就知道了

  喜姆枝等不學而知悟

  注釋:

  1.布爾傑是赤松德贊的姓,國王與贊普義同字不同

  2.噶倫 又譯噶隆。诰命大臣

  3.門隅 即今西藏自治區錯那縣門隅及其近地區,爲門巴族聚居區。

  4.羅刹紅臉主 對赤松德贊的蔑稱。

  5.也許是母女同名,待查。

  第七十八章 派五比丘赴印度

  國王赤松德贊下旨谕

  在菩提薩埵堪布那兒

  讓吐蕃五人出家爲僧

  他們是南誇甯苞

  朱古·埃巴夏

  茹君布爾雅

  浪欠·巴吉森格

  哲曾·嘉白洛珠等五人

  封他們爲接受供奉者

  各帶砂金一升求佛法

  五位比丘克服困難向前走

  到達印度逢人就打聽

  有哪些成功得道者

  都說是死屍複活的極樂宏嘎拉

  五比丘前往死屍複活…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