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燈之光六 密宗概要(四)

  密宗概要(四)

  (四)忿怒壇城

  1、總攝

  寂靜壇城的每一位本尊,都和顯宗的佛菩薩一樣,慈眉善目、相貌端莊,誰都能接受。一般人也認爲,佛菩薩理當如此,但忿怒壇城卻不一樣,如果不知道它所象征的意義,很多人就不能理解,會産生疑惑甚至邪見,繼而就是誹謗。

  我們一定要知道一個關鍵問題,無論慈祥的面孔也好,恐怖的面孔也罷,都只是度化衆生的不同顯現、不同形式而已,實際上二者的本體都是一樣的。

  如果忿怒本尊不是佛菩薩,寂靜本尊也不會是佛菩薩。如果承認寂靜本尊是佛菩薩,就要承認忿怒本尊同樣也是佛菩薩,因爲他們的本質都是一體的,任何顯現都是佛智的現象。

  首先,位于壇城中間的忿怒金剛,是整個壇城的主尊大勝嘿如伽,也叫吉祥嘿如伽。“嘿如伽”是梵文音譯,意思就是飲血,下面所有嘿如伽的意思都是這樣。很多嘿如伽與佛母的一只手裏是天靈蓋,裏面都裝著血。當然,這不可能是真正的一個人的頭蓋骨裏裝滿血,然後真正去喝,這些都是佛智的顯現,只不過表面現象是這樣罷了。

  爲什麼要這樣呢?因爲密宗續部認爲,紅色象征衆生對輪回的貪心。飲血的意思,就是把所有衆生的貪心喝掉——斷掉。

  大勝嘿如伽佛父佛母,實際上就是寂靜壇城中普賢王如來佛父佛母的忿怒相。不過,大勝嘿如伽佛父佛母不屬于五十八位忿怒本尊當中。

  大勝嘿如伽佛父,象征如來藏的光明部分,所有壇城的內容,都是他不同形式的顯現,實際上都沒有離開大勝嘿如伽。大勝嘿如伽就像純金,其它的嘿如伽就像純金做的首飾,只是不同的形式而已,實際上本質就是大勝嘿如伽;大勝嘿如伽佛母,叫桌德噱日瑪,象征如來藏的空性部分,所有的壇城,也都離不開法界或者空性,都是空性的不同形式。

  這裏所說的“嘿如伽”、“桌德噱日瑪”等等都不是藏文,而是梵音。“桌德”的意思是忿怒;“噱日瑪”的意思是自在母。以下的“嘿如伽”和“桌德噱日瑪”都是這樣,他們都是嘿如伽佛父佛母的各種顯現。

  首先,我們可以了解一下嘿如伽身上的衣服、裝飾分別象征著什麼。

  (1)很多嘿如伽都有翅膀,翅膀代表智慧和方便。無論是飛機,還是任何一種飛禽,能在天空飛行的物體,往往離不開一對翅膀。其中一個翅膀不存在,就飛不起來。這說明,如果想成佛,就一定要有證悟空性的智慧與大悲的方便,只有智慧方便雙運,才能夠成佛。

  菩提心、大悲心以及六度中除了智慧以外的其他五度都是方便。一方面,僅有智慧而不具方便不能成佛;另一方面,光是有方便,比如布施、持戒、忍辱都非常圓滿,唯獨缺乏了一個智慧,也同樣不能成佛。

  (2)忿怒本尊有叁幅面孔,分別象征佛的身、口、意。右邊白色的面孔象征佛身,中間的象征佛意,左邊紅色的象征佛語。

  (3)六只手臂象征六度,雖然成佛以後已經是無學道,不需要修六度,但在過去還沒有成佛時候,諸佛的六度都會很圓滿、很完整地具備。

  (4)四只腳象征四攝,盡管忿怒本尊的手和腳還有其他的意義,但我們一般可以這樣理解。

  (5)忿怒本尊還帶著濕人頭的項鏈,有五十個人頭,象征五十一個心所不除而淨。《大乘阿毗達摩》認爲,五蘊的行蘊當中包含了心所,心所就是我們的不同念頭,主要有五十一種。本來每個人都有成千上萬個念頭,不止五十一種,但在凡夫心中,經常會出現這五十一種念頭,讓我們流轉輪回的主要因素,也是這五十一種心所。這五十一種心所不除而淨的時候,就顯現爲人頭項鏈,其所表達的意思是,五十一種心所根本不需要放棄,一旦證悟,它就是我們的裝飾——佛的智慧。

  小乘認爲:這些心所都是有漏法,其中一部分屬于煩惱,一部分屬于不善,凡是有漏的東西,都是解脫的障礙。一定要以證悟人無我的智慧斷除有漏的心所,繼而成爲阿羅漢。

  大乘顯宗認爲:第一,要通過證悟人無我和法無我的智慧去斷除這些心所;第二,如果既有證悟空性的智慧,還有菩提心,就不需要像小乘一樣去斷除,而可以把這些念頭轉爲道用。

  密宗認爲:所有心所既不需要斷除,也不需要轉換,本來就不存在什麼要轉換的東西,當我們證悟的時候,一切本來就是清淨,本來就是智慧。

  (6)在忿怒本尊的左腳和右腳下面,分別踩著一個人,這是什麼意思呢?四只腳一般象征四攝,但其中的左腳又象征智慧,右腳象征方便,右腳下面踩著一個男人,象征斷見與有境執。《現觀莊嚴論》認爲,境執是對外界、外境的執著;有境執是對內心的執著。斷見爲什麼被踩在右腿下呢?因爲所謂的斷見,就是把空性理解爲什麼也沒有的觀點。斷見的對治方法,就是方便。方便屬于現象,現象與斷見是矛盾、對立的,如果承認現象,就不會有斷見。右腿踩著男人,也即以方便壓住斷見。

  左腿下面的女人,是象征常見和境執,斷除境執與常見的對治,是證悟空性的智慧。左腿踩住女人,就象征以智慧壓服常見和境執。

  所以,這並不是說忿怒金剛沒有慈悲心,故而很殘忍地把衆生壓在腳底下踩死。實際上,顯宗也會承認以方便壓住斷見和有境執,以智慧壓服常見和境執,只是表達的方法不一樣而已。

  (7)四顆很鋒利的犬齒,象征斷除濕生、卵生、胎生、化生等四生。

  (8)身上的蛇形裝飾——白蛇、綠蛇等等,象征叁毒裏的嗔心不除而淨。本來,蛇是嗔恨心很強的一種動物。依照密宗的觀點,嗔心既不需要像小乘那樣去斷除,也不必按照大乘顯宗的方法去轉換,嗔恨心本來就是佛的清淨智慧。

  (9)佛母身上的豹皮裙子象征大樂,大樂實際上就是大光明——如來藏的光明。另外還象征度化衆生的事業無礙。

  (10)手裏的五股金剛杵象征佛的五種智慧;

  (11)卡章噶,是梵文的音譯。它上面有叁個叉子樣的尖頭,中間有叁個人頭,這些叁的數字都象征貪嗔癡叁毒不除而淨;

  (12)天靈蓋象征無相或無念的智慧和大樂。

  2、忿怒五部佛

  第一尊,是布達嘿如伽佛父佛母,漢文的佛陀,是梵文“布達”的音譯。布達嘿如伽也即佛陀嘿如伽。寂靜本尊中的大日如來或毗盧遮那佛父佛母,在忿怒壇城中,爲五部佛的主尊,位于中方的大勝嘿如伽的前面。

  唐卡是這樣畫的,觀想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這樣觀想:中間是忿怒壇城主尊大勝嘿如伽,然後分別與寂靜壇城的五部佛相對應——布達嘿如伽位于大勝嘿如伽的前方;其後是東方的班雜爾(金剛)嘿如伽和班雜爾(金剛)桌德噱日瑪,爲阿閦佛(金剛薩垛)佛父佛母的忿怒相;南方的嘫呐嘿如伽與嘫呐桌德噱日瑪,爲寶生佛父佛母的忿怒相。嘫呐也是梵文的音譯,即寶生的意思;在壇城的西方,爲班瑪嘿如伽和班瑪桌德噱日瑪,爲寂靜壇城無量壽(阿彌陀佛)佛父佛母的忿怒相,實際他們都是一體的,是一尊佛的兩個不同面孔。就像一個人平時不生氣的時候與生氣以後的不同表情一樣;最後位于北方的,是羯磨嘿如伽和羯磨桌德噱日瑪,羯磨嘿如伽象征佛的事業,所以身體跟寂靜壇城的不空成就佛一樣是蘭色的。

  除了不屬于五十八尊的總主尊大勝嘿如伽佛父佛母以外,在寂靜壇城中,五尊嘿如伽和五尊桌德噱日瑪就是五部佛。

  3、八處母

  接下來的佛母,叫作八處母。此處所謂的“處”,是指小乘《俱舍論》和大乘《阿毗達摩》裏面講的十二處。十二處當中的意處,是指精神。精神可以分爲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八尊佛母也即八識清淨時候的忿怒顯現,也可以說是八識的本性。在寂靜壇城中,八識中的前幾識會顯現爲內菩薩。

  這些佛母不但看起來面孔很凶惡,手裏拿的東西也很恐怖,但只要懂得了其中的內在含義,我們就不但不會害怕,而且還會生起歡喜心。

  八處母當中的第一位,是表示眼識清淨的古日瑪。古日瑪右手拿著一根木棒,木棒上端是一具人皮,象征無分別念的智慧,因爲在人死以後,人皮已經沒有靈魂、沒有念頭了;左手拿著裝滿鮮血的天靈蓋,象征對輪回的貪欲心不除而淨。

  第二位足日瑪,是耳識的本體,也即耳識清淨的顯現。她手裏的弓和箭,象征智慧和方便雙運;

  第叁位是紮磨哈,是鼻識清淨的顯現,她手裏拿著摩羯——我們在《動物世界》等任何一個介紹動物的資料裏面,都不會看到它的蹤影和痕迹,因爲它是古代的一種動物。摩羯是梵文的音譯,佛經裏面經常會出現這個名字。它是一種海洋動物,這個動物很有力量,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它捕捉到的動物,故而象征不墮兩邊——不墮常斷兩邊,或者不墮輪回和涅槃兩邊,安住于不墮兩邊的解脫。而凡夫衆生就是墮入了輪回;阿羅漢雖然解脫了,但又墮入了涅槃,既不墮輪回又不墮涅槃的,是大乘遠離二邊的解脫涅槃。紮磨哈手裏的法器,也象征引導衆生不墮二邊。

  第四位是貝達嘞,爲舌識清淨的顯現,她的右手拿著一個金剛,象征摧毀所有的雜念與障礙。

  第五位是吡嘎斯,她是身識清淨的顯現。手裏拿著一付小孩的腸子。小孩象征凡夫,凡夫都像小孩一樣,很無知、很愚蠢,不能自己思維,更不能自己證悟。吃小孩的腸子,象征以慈悲心不舍棄、不放棄凡夫,並引領凡夫衆生進入解脫道。當然,在佛的手中,不可能有真正的小孩的腸子。

  第六位格瑪日,爲末那識——我執清淨的顯現。格瑪日手裏也是一個金剛,其象征意義基本上與前述一致。

  第七位贊達嘞,是意識清淨的現象,她右手拿著一顆心髒,左手是一根人腸子做的羂。心髒象征邪見,從屍體裏挖出心髒,象征斷除衆生的邪見。

  第八位美夏呢,是阿賴耶識的清淨顯現。她手裏的東西就更可怕了,右手是人頭,左手拿著一具沒有頭的屍體,如果不懂的人看到以後就更容易誤會。學密法的人一定要知道這些內涵,否則雖然得到過灌頂,對密法也有信心,但真正看到這些的時候,心裏面也許還是會有一點點疑惑。人頭象征我執,把人頭斷掉拿在手裏,象征斷除所有的我執。

  左手的無頭屍體,象征無念、無我的智慧,因爲在人頭斷掉以後,屍體是沒有意識的,只是一具軀殼,更不會有什麼念頭。

  按照一般的八識順序,身識之後應該是第六意識,然後是末那識也即我執,最後是阿賴耶識,但此處的順序有點不一樣。

  本尊的順序是不一定的,有些續部的順序,是從阿賴耶識開始,古日瑪就成了阿賴耶識,然後足日瑪是煩惱識,這種講法的理由,是根據八識誕生的順序來排定的,因爲八識——所有心和心所的基礎,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出現以後,意識等其他識才會誕生。

  此處的順序,是按照粗細順序排定的,眼、耳、鼻、舌、身、意,依次是從最粗大的開始,往後越來越細致,最後的阿賴耶識是最細微的。

  順序怎麼樣都沒有問題,我們不能認爲古日瑪一定要是眼識,除了眼識以外,其他的識不能是古日瑪。因爲這些本尊都是一體的,無論是八識,還是色蘊,清淨的時候可以是古日瑪,也可以是足日瑪,一點都不矛盾。

  從表面上看,密法的忿怒壇城裏充滿了恐怖,但在恐怖現象的背後,卻充滿了智慧,充滿了慈悲,其中既沒有色情,更沒有暴力和嗔恨。

  以後我們死的時候,或者是修托嘎的時候,他們肯定也會出現在我們面前,假如那個時候不能認識到那是佛的壇城,更不知道那就是自己心的本性,而以爲是什麼很凶惡的魔鬼等等,就會嚇暈倒,然後又會墮落惡趣,所以認識這些壇城很重要。

  

  

《慧燈之光六 密宗概要(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