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燈之光五《修心八頌》講記之一▪P3

  ..續本文上一頁等等,但是每個人卻最多只能得到一個臨時性的結果——短暫的幸福、健康、升官、發財等等,然而,當他們離開人世間的時候,卻不是開開心心、心滿意足地走的,而是在心不甘、情不願的前提下,死不瞑目地走的——他們最終失敗了。因爲他們的力量投錯了方向,所以最後也不會有任何結果。就像投資商投資錯了,最後一無所獲一樣。投資商的失敗只是錢收不回來,這沒有太大的問題,而我們所投入的,卻是生命與畢生的精力,假如我們投錯了,就是慘重的損失,巨大的失敗!

  最新研究資料發現,人類吃了半個多世紀,並認爲是最有營養價值、最了不起的肉啊,蛋啊等等,原來是一些潛在的健康殺手,是導致現代文明病的巨大頑凶。令人深思的是,爲了人類的這種錯誤,無數的動物卻付出了生命的沈重代價!

  現在很多人開始從原來的幻覺中慢慢蘇醒過來——不能把健康、發財等等作爲生存的意義,不能把努力的方向搞錯了。佛教徒在這方面,應該是走在前列的先鋒,因爲佛在兩、叁千年前早就告訴了我們這一點。

  如果把我們的力量——慈悲心與智慧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最後一定會成佛!佛是智慧的頂峰、慈悲心的頂峰,達到這樣的頂峰,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

  前幾天我們之所以把“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義”當作一個專門的課題來講,就是爲了告訴大家,我們的精力不能投錯。錯誤的投資是沒有回報的!

  這不是我告訴你們的,而是佛告訴我們的,佛給我們指點的路,就是這樣的。除了佛以外,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說出這樣的話。

  人類有史以來,沒有一個人是跟自己鬥爭的,都是兩個教派、兩個國家、兩個種族相互之間的鬥爭,我們要尊重佛,向佛學習,往佛的方向走,就不能往外鬥爭,而應當挑戰自己、戰勝自己——殺掉我們的自私心,鏟除我們的煩惱、我慢、我執。《入菩薩行論》裏面有很多這樣的內容,佛就是這樣告訴我們的。

  作爲凡夫,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自私心、我慢、我執等清掃得幹幹淨淨,但至少應當有所進步,當出現一些壞念頭的時候,就要馬上意識到:這是不好的想法,我不該有這樣的念頭,我的想法是錯誤的!我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人物,有一點錢、有一點權、有一點名利,都沒有什麼了不起,金錢、權利、名望,都是合合離離的身外之物,沒有一個會永遠屬于我。如果因爲這些東西而傲慢,我們就墮入了無明的網。要想真正做一個大乘修行人,就要這樣嚴格要求自己。

  雖然很多世俗人也很不錯,看見一些窮人生病了,就掏出錢給別人看病,電視臺、報紙等各種新聞媒體也會連篇累牍地報道,大家都覺得這個人很了不起,當事人也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但大乘佛法卻不是這樣,後面也會講到,所有的行善——舍己爲人、助人爲樂等等,都應當在不爲人知的情況下悄悄地去做,如果做一點點好事,就馬上大肆宣揚,做很多自我宣傳,把新聞媒體都找來,召開記者招待會等等,就只是一個徒有虛名的外表。

  大乘佛法反對這些做法。做事情就要實實在在去做,做了以後,也不能認爲自己很了不起,因爲其他人做不到,只有我才做得到,如果這樣,就不會有菩提心。

  小乘的經書裏面也提到過這一點。主修小乘的南傳佛教,到現在都十分強調修四禅八定。小乘的止觀修法,也即修四禅八定。當禅定修到非常好的階段,即修到色界四禅的時候,如果突然間冒出一個念頭——只有我才有這樣的禅定,其他人都不會有這樣的禅定,我是很了不起的——坐禅者的心相續立即就像一條河被攪渾了一樣,這個禅定從此以後就是煩惱定,會變成沒有用的東西。既然連小乘佛法都是這樣要求,大乘佛法就更不用說了。

  發自內心地服務衆生,是我們的義務,做一點利益衆生的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就像從傳統的角度來講,父母撫養兒女是天經地義的義務,誰也不會覺得自己很偉大一樣。我們第一天進入大乘佛法行列的時候,就發誓要度化一切衆生。既然要度化一切衆生,那我們今天做一點利他的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

  我們要把其他人視爲最珍貴的人,因爲所有衆生都對我有恩德,所有衆生都是好的,只有我才是不好的,幫助好人是我義不容辭的義務,這樣我們才會有度化衆生的願望。反之,如果認爲,雖然我有不好的地方,但我也不是一個全方位的壞蛋,這些衆生也有不好的地方啊!他們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啊!我爲什麼要去幫助壞人呢?這種心態就會阻止我們的菩薩行,破壞我們的菩提心。我們不能去琢磨、思維這一點,如果這樣思維,就會生起傲慢心,不會有什麼好結果。衆生雖然有不好的一面,但從無始以來,我們一直在觀察這些不好的一面,所以至今什麼成就都沒有,如果我們依舊去觀察衆生的缺點,就永遠不會有什麼收獲與成就。

  發現衆生好的一面,我們才會産生感恩、報恩的念頭,而報恩的唯一方法,就是成佛,這樣我們才會發菩提心,這樣的心態既利他、也利己,二利都可以成辦,這是一個非常理性、聰明的選擇。

  我們以前總是看自己好的一面,即使自己有再大的過失,都視而不見、忽略不計,甚至把自己的缺點當成是優點,卻非常細致地去觀察別人的過失,對別人吹毛求疵,哪怕其他衆生有一點點過失,都會絞盡腦汁地去挖掘、去宣傳,這樣就使我們變成了凡夫當中的凡夫。

  我們在輪回當中流轉了那麼長的時間,但我們卻沒有任何功德。你們好好想想,從小到大,我們在學校裏面讀了那麼多書,在社會上學了那麼多知識,城裏人比鄉下人所受的教育程度高很多,但我們所得到的教育都是些什麼呢?就是爲了我們的生活,怎麼樣去掙錢、怎麼樣去騙錢、搶錢。

  爲什麼說是騙錢、搶錢呢?學校當然不會直接教我們去騙錢、搶錢,但世界上就只有這麼多的資源和財富,如果自己掙到手了,其他人就沒有辦法擁有,這實際上和搶劫、偷盜沒有什麼區別,所以,這些知識對我們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除了這些知識,我們還能有什麼呢?也許在銀行裏有一些存款,當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吃、可以穿、可以住的時候,我們在學校裏學的知識,我們辛苦一輩子掙的錢還是有點用,但是,當我們離開人世的時候,當我們再也不能吃、不能穿、不能住的時候,這些知識、這些錢都沒有用了。你們從頭到尾、裏裏外外、從上到下再叁地思維,我們能帶走的、真正屬于我們的是什麼呢?死的時候,除了業力以外,無論是所學的知識,還是其他的身外之物,全部都要放棄,沒有什麼可以帶走的。

  我們已經在這個地球上生存了這麼長的時間,我們的生活條件已經很優越了,但我們還想創造更優越的條件,然而,當我們走的時候,卻什麼都沒有,那需不需要爲來世創造什麼條件,需不需要爲死亡作一些准備呢?這就是一個問題,你們自己回去思維,並把這種思維延伸到所有衆生身上——因爲我需要這樣,所以衆生也需要,我必須爲衆生服務!

  這些說起來很簡單,你們也會覺得這是很基礎的佛教常識,但我在山上待了那麼長時間,學了那麼長時間,這些常識我一個都沒有做好。你們有沒有做到?如果沒有做到,則即便是常識,我們還是要做啊!所以,我們要從頭開始,發自內心地把所有衆生當作很殊勝的對境,要珍愛所有的衆生!

  

  

《慧燈之光五《修心八頌》講記之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