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年前的一碗面

  星雲大師:

  突然想起十年前的一件事。那天,我們一行五人在日本的藤田機場出關以後,一直到東京市區,都沒有看到一家賣素食的店鋪。途中經過一家自稱供應素食餐點的,在旁細看他們的佐料,也都是以魚、蝦熬湯,用蔥、蒜調味,原來他們的“素食”觀念與我們不同,只好作罷。

  傍晚時分,饑腸辘辘。我提議買面回去煮,好不容易走到一家食品店,發現櫃臺前面排了一大隊顧客。老板娘見我們是出家人,立刻合掌彎腰問好,問明原委後說:“此地沒有面店,必須要走到對街的後面,然後……”

  依照指點,我們趕快轉身尋路。沒想到還是沒找著,只得又繞回那家店面。老板娘看到我們一臉迷茫地回來了,便向排隊的顧客宣布:“對不起!今天要打烊了,害大家久等,請各位明天早來。”隨後,她親自帶我們來到一家面店……我現在還記得,當時窗外寒風瑟瑟,我們每個人端著一碗熱面呼呼地吃著,心裏格外溫暖。

  長樂先生:

  這就是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的布施吧。

  星雲大師:

  也許有人會懷疑,布施既是給予,又怎能發財呢?其實我們應該了解,布施如播種,你不播種,怎麼會有收成呢?佛教告訴我們,做功德就如種田,這塊福田又分爲悲田和敬田。以慈悲心救濟貧苦大衆,叫做“悲田”;對于長輩、師長、父母、國家,盡忠盡孝,叫做“敬田”。在敬田、悲田裏面播種,都會有收成的。

  長樂先生:

  我覺得佛陀的意象是歡天喜地,悲天憫人的。遠在西天,又切近蒼生。

  星雲大師:

  我們的國際佛光會已在配合聯合國慈善工作,擴大公益面。比如投入南非希望工程計劃、馬拉維艾滋孤兒贍養計劃的長期慈善行動;南亞海嘯後第一時間啓動“赈災、救濟、重建、心靈輔導”四大救助,認養五百名孤兒;在臺灣花蓮市慈濟基金會捐骨髓驗血累計突破了叁十萬人,成爲亞洲最大的骨髓中心,捐贈骨髓上千例……說起來,我們也是在送給別人“一碗面”。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