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者眼中,萬物皆美(2)

  星雲大師:

  華人媒體的弱勢,實際上反映的是經濟、政治、文化的弱勢,大家經過反思,團結才能有力量。

  長樂先生:

  《亞洲周刊》總編邱立本先生認爲,目前全球華人緊密互動的暖流,也是信息傳遞的暖流。全球華人社會不再是割裂的信息板塊,不再是彼此雞犬不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相反的,由于親情的密集交流以及商情的緊密聯系,全球華人社會也是一個全球的信息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須臾不可分離。

  華商張先生參與收購了香港、北美以及馬來西亞等地的《星洲日報》、《光明日報》、《明報》、《亞洲周刊》、《南洋商報》等中文媒體。張先生是這麼說的:“在自由貿易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沒有強大的集團力量,中文傳媒根本就無法跟其他同行競爭……”華人加大傳媒的發聲分貝,顯示出不甘示弱的企圖心。

  整合、做大並不是壟斷。壟斷不僅限製了自身的活力,也會使全體華人媒體的活力受到影響。例如,香港只有香港無線、香港亞視兩個電視臺,其中香港無線是一家獨大,通吃,跟“四大天王”等許多藝員都簽了約,不允許他們在其他媒體上出現。這在相當程度上製約了香港電視的發展。現在香港立*提出,如果這種電視管理方法持續下去,所謂“東方好萊塢”的地位想都不要想。

  美國的電視業爲什麼發展那麼迅速?因爲美國很早就有規定,任何一個電視臺自製的節目量不能超過12%,其他的88%要從社會上采集。這就扶持了媒體製作業,保證了鮮活、變化和多種觀點並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