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別了。我從此就未再見上師了。六八年時,猛然驚聞,上師在五臺山圓寂。這種噩耗來臨,真感到大地震動,日月無光。我們失去了導師,又誰能來拯救迷途的羔羊、指導衆生渡迷識津。事後知此事出在上師的徒弟中,所謂的: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各人。悲乎!這僧人身出家心未出家;雖著僧衣,卻沽名釣譽,不遵師敬師、反而毀師,罪業深重,犯此五無間罪,遭到衆信徒們的棄唾,罪所不容。上
師離我們去了。我們失去了慈祥的上師,衆弟子們感到無比的悲痛!!值此末法世際,衆生盼望上師講經說法,救渡衆生。而今上師去了。如再要聆聽上師的法聲,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還期盼能有這一天。
上師是以應化身來世,非一般常人,他老人不畏生死,來去自由,證悟空性,無相無願。領受到常、樂、我、淨涅槃之叁昧。乘虛空而宇化,達到光吞萬象,靈光獨耀的境界,證得佛法真谛。如此大師何懼死乎!當因緣盡時,自己安然去之。而我們衆生信徒甚爲惋惜!惋惜!
上師的五蘊身去了。而他的法身法音是永存的。上師的音容笑貌永遠留存在衆弟子意識中。上師善辯善說,因人施教。記一次上師在客堂同川大的學生辯論,對答如流,最後衆學生默默無言自去。上師升座說法。義理深刻,比喻恰當。衆弟子聽法旨能領會,文化層次高的受法喜歡,文化低的聽法也有感受。聽經的人聚精會神,靜靜無聲,能各自領會其中法
理的殊妙深義。如此多功多德的上師真是舉世無雙。
我們懷念海公上師,要遵重他老人的遺教,去惡向善,時刻警惕十惡業的侵犯。防身攝心,從戒定慧入手。觀十二因緣爲根,知苦思斷集爲本,修八正道,叁十七助道六波羅蜜爲用,以大乘菩薩道爲宗旨,廣濟有情,普度衆生,覺知真見,跳出人生苦海。放舍身心,離妄歸真。使自己的靈明覺知及思維意識進入佛的光明勝境。出生入死,永離叁界,脫塵超凡。
我們想上師,想他老人慈容笑貌。思他老人的德行。舍己爲人,拯救衆生、悲愍度化,弘法利生。怨親平等。創辦密乘道場。培養學佛人材,爲佛法,爲密乘啓教化之門。喚醒衆生,入佛門之道。海公上師您老人永遠永遠的活在我們信徒們的心中!!
一九九六年九月十日 原近慈寺佛弟子法名昌采寫 現名周滌民
廿四、海公上師永遠指引著我們前進
海公上師是現代愛國愛救的黃密上師。他的愛國愛教思想永遠鼓舞著我們奮勇前進。
海公上師是十分愛國的。他的棄學從軍,就是爲了祖國。後來感到希望不大,就轉入佛門,發願用佛法的智慧,來挽回人心,拯救國家。他在近慈寺創辦“金剛道場”,前面冠以“護國”二字,就是要把道場中一切功德,都以回向祖國和人民。我們要牢記“護國”二字,從精神上和物質上來支援國家的建設。
愛教方面就更深入細致了。海公上師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們的楷模,我們要隨時隨地弘揚海公上師的崇高思想和嘉言懿行,使師兄弟們都能以海公上師的榜樣勉勵自己。有些勤於自修的師兄們,有時不大願意爲道場辦事,我們舉了海公上師爲了救人暫停講經的例子,他們就高興地出來,爲道場解決了重要問題。事例甚多,不勝具述。
此外,我們上海金剛道場的弟子們,在海公上師的加持下,做了一些工作,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一、編寫海公上師傳。在清定上師的鼓勵和幫助下,編寫了《能海上師傳》,但因素材不足,希身曆其境者,多多補充。
二、根據清公指示,編輯出版《能海上師全集》。第一冊《戒定慧基本叁學》,八六年出版後,又再版數次。但感進度太慢,必須努力趕上。今年決定出版第二冊《戒定慧基本叁學講錄》,內容有: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結戒十義講錄、定道資糧頌講錄、舍利弗阿毗昙定品學記講錄、四禅修法和慧行刻意講錄。以及第叁冊《教理初基》,內容有:皈依叁寶始終學修攝要頌、附倪正和居士的“淺解”、寶相贊、行願品頌解、普門品題解、華嚴經十無盡藏品講義、和菩提道次第心論二卷。以上都由陳同生居士煞費苦心與洪迪昌居士共同校對。
叁、編輯出版清定上師文集。清定上師的講經錄音磁帶,數量很多,但我們工作跟不上。近年收集到清公上師在五十年代所講《菩提道次第科頌》講稿,又根據錄音,錄寫出清公上師的《定道資糧頌講義》等,均可整理付印。
四、由于海公上師所譯大威德圓成次第,比較深奧難懂,根據清公上師指示,進行淺譯。九叁年請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聯波活佛具體指導、合作淺譯。其實先由聯波活佛口譯、倪維泉筆受。再由倪逐句校核,最後經聯佛認可。今已全部完成,可以付印。
五、九○年夏金剛道場同學共同學習了海公上師的《菩薩戒集頌》,秋請清公上師傳授瑜伽虛空藏菩薩戒,年底起建立了每月誦戒製度。但是《集頌》是便于背誦記憶的,具體的戒條如何,就不清楚。鄭頌英、徐恒志、倪維泉叁居士根據《瑜伽師地論》和《虛空藏菩薩經》,編輯了《瑜伽虛空藏菩薩戒本及誦儀》,經清公上師審定作序,於九四年出版。今年根據海公上師“並令先讀虛空藏”的指示,即將出版“虛空藏菩薩經”。
六、英譯海公名著。海公上師的《菩提道次第科頌》一生講了數十次,在教友中獲益極大。今已將原著,譯成英文。一部份承佛陀教育基金會捐款,贈送海內外。以後若有因緣,再加淺解,更易明了。
七、編集“現證莊嚴論清涼記”。海公上師於五臺山講現證莊嚴論,由隆蓮法師記錄,丁鎮圭居士根據記錄,分段與獅子賢菩薩疏相配合,使讀者易于理解。
八、陳同生居士抄清、校對、出版了孫景風居士所譯《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受到讀者歡迎。
九、文殊五字真言中“十地頌”和“二十空偈”,較難理解。倪居士找到大般若經中如來親口所講的解釋,擬與偈頌對照發表。另擬“淺解”,更加通俗。
十、關于“生命問題”的研究,一九五四年能海上師在五臺山曾指爲“異軍突起”。倪居士等從英文譯述了“國外輪回實例”和“輪回轉世的科學確證”等尚未出版。今年要出《藏傳佛教中的生死與中陰》一書。原系藏文由英譯而漢譯。再請聯波活佛據藏文原著校正。可供對生命問題有興趣者的參考。
其他,由于鄭頌英等居士的倡議,出版了不少密乘書籍,如《密宗法義精要》、《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記》、《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菩提道次第略論》、《密宗道次第廣論》等,爲密乘弟子准備了入門的條件。
今後,我們將繼續在海公上師的關懷護念下,請聯波活佛繼續幫助,譯出其他切需的密乘要典,如宗大師的《密乘戒疏》以及大成德圓次的有關著作等。大威德圓次雖已譯出,但還有許多疑問,急需請清公上師詳細講解,必要時再請其他善知識輔導,使學人有路可循。在文字工作告一段落的同時,即應息心專修,爲即身成就打下基礎,以達海公上師至少即身
見道的要求。
我們雖然做了一些文字工作,只能在弘法上稍起作用,與我們自己的修持,實在只有影響,很少促進。海公上師,提倡學修並重,以修爲主。學習就是爲了修持,不是爲學而學,而是爲修而學。我們的大半生都以文字爲主,今後必須轉向以觀修爲主了。
一九九六年十月弟子宗順拜述
法王宗喀巴
聖數日興隆
違緣俱消滅
順緣悉增長
自他叁世善
回向二資糧
無垢亦無染
法炬常明耀
據上海佛學書局出版的《能海上師永懷錄》(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准印證96第(243)號 一九九七年一月第1次印刷)
2000年10月錄入
《能海上師永懷錄》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