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藏文本馬鳴菩薩造《佛本生鬘論(佛所行贊)·梵天生品第二十九》

  藏文本馬鳴菩薩造《佛本生鬘論(佛所行贊)·梵天生品第二十九》

  梵天生品第二十九

  

  生邪見乃極大罪過故,諸正士對衆持邪見者,理應特別悲憫。

  聞說,往昔薄伽梵在菩薩時,串習叁摩地之善業成熟,由此力而受生于梵天世界,已證梵天大樂殊勝叁摩地,然由前世悲心之串習力,利益他人之心從相續中無作而生。

  僅由緣境安樂故,

  世間衆爲放逸轉。

  正士即獲禅定樂,

  樂利他欲仍不衰。

  爾時,大德觀察應悲憫之欲界,有百種苦及不悅之相彙聚,並及種種嗔恚與損害。

  見勝身地有王名肢施,由親近惡知識故,爲不淨所汙而遊蕩于邪見稠林。宣稱:由無有他世,安有善惡業之異熟?由此堅信,故而無有依法行樂之歡喜,背棄一切布施持戒等善行,輕視依法行者;于法蘭若,無有信心,更起粗惡之心;以執來世之說爲辱,遠離于柔順奉事恭敬衆比丘及婆羅門;沈溺于欲樂之中。

  善與不善業來世,

  樂苦所緣定持故,

  斷惡勵力行善業,

  衆無信者耽欲樂。

  爾時,大德仙人見國王如是習惡,自將墮入惡趣,亦令諸世間衆行無益利事,故心生大悲。于此耽于外緣安樂之國王安坐于無垢淨界之賢妙無量宮中時,仙人從梵天而降,光明熾盛。

  國王見此人如火雲而熾盛,如閃電之光明,如陽光彙聚之廣大、端嚴威儀。由是心爲震懾,一時倉惶,從座起身,雙手合掌,恭敬瞻視,頌曰:

  尊之手足美如蓮,

  虛空若地隨意行,

  熾然光芒明如日,

  具色端麗汝何人?

  菩薩答曰:

  以心修定戰貪嗔,

  慢等衆敵令敗摧,

  由此得生梵天界,

  天中衆仙我其一。

  如是說已,國王說“善來”等後,行供養、濯足、侍奉已,歎曰:“聖尊之神變力,如是甚奇妙哉!”

  妙賢樓宇無阻礙,

  虛空隨意若地行,

  雷光威嚴具圓滿,

  尊之神變由何得?

  菩薩曰:

  無垢禅定與持戒,

  爲自衆根極調伏,

  他世依然做串習,

  如是果報或由此。

  王曰:所言彼世者,確乎?

  梵天曰:然,大王,確有彼世。

  王曰:聖者,如何令我信有此事?

  菩薩曰:此事甚明瞭,即以現量等正量,可令受持;又以順意之言辭,可以演示;複以次第之觀察,能令信服焉。

  君請觀察:

  日月星等莊嚴于虛空,

  畜生觀見現有衆種相,

  猶如顯現彼世甚明瞭,

  對此切莫生疑及惡慧。

  串習定修生起極明心,

  明憶宿命多世者甚多;

  彼之世間觀察依比量,

  知有自我量故豈不明?

  前識相續令生後識體,

  由此明現定有彼世流。

  

  能引住胎初始識體者,

  等無間緣乃爲前世識,

  其識定具了知所緣慧,

  是故前後識皆具所緣。

  

  無有眼等之故非今生,

  此之識體實爲彼世識。

  九趣衆生持戒等細分,

  明顯父母諸性不相合,

  無有偶然所成之性等,

  由此知是他世所串習。

  識體無有明辨之能力,

  諸根微弱極鈍體性中,

  出生刹那無有他人教,

  自行能作吮乳等諸事,

  並能勤作咀嚼吞咽等,

  顯然輪回他世所串習。

  此及類此諸業教而會,

  力作串習能成通達者。

  對此,彼未熟稔此信解之世間諸衆,或生如是等疑心,

  衆蓮花等盛開與阖合,

  莫非輪回他世所串習?

  若不許此則吮乳汁等,

  何故前世續流所串習?

  此等疑不合宜,因有“世決定”與“(世)不決定”之差別故;有“因勵力”與“非因勵力”之差別故,

  蓮花盛開阖合有定時,

  吸吮乳汁勵力無定時,

  蓮花無作吮乳有作意,

  由此蓮花盛開陽光力。

  是故國王,若善觀察,則可成立彼世矣。

  此時,王乃因耽著于邪見,有大罪障故,有彼世之論不順意樂,故曰:

  嗟,大仙人,

  言有彼世若非驚怖童子法,

  若欲我于此中能得生信解,

  今請惠賜于我五百之黃金,

  輪回他處(我)以千金償此債。

  菩薩了知此乃習有極大固執,無有羞恥顧慮,如同爲邪見劇毒所染,呃逆而出之不合宜言辭,答曰:

  此中欲具財富者,

  不爲惡性人放貸,

  貪愚怠者亦不貸,

  貸與此衆定盡財。

  誰顯了知慚愧具,

  門閥貴重善增財,

  雖窮樂于償還債,

  對此放貸定增財,

  若貸應知如是法。

  言于他世還貸者,

  持有惡見行者汝,

  雖賜衆財無益利,

  由持邪見得酷果,

  因自業力墮地獄,

  心衰衆疾所折磨,

  欲討千金向何求?

  此中即是日月光,

  方所暗遮無明處,

  衆星莊嚴之虛空,

  如濁蓮池無明處,

  持無見者來世中,

  住黑暗中受寒風,

  徹入骨髓遭劇苦,

  若欲自利誰入此?

  黑暗籠罩濃煙蔽,

  此地獄中久居者,

  顯由自皮繩所拖,

  互摩衆傷慘呼嗥。

  煻煨燃燒衆地獄,

  數數焚燒自手足,

  欲求脫離奔諸方,

  未盡不善受不淨。

  或被殘毒閻摩眷,

  形同木匠截肢體,

  仿若尋得諸濕木,

  種種利器斫複割。

  如是余處切多塊,

  剝皮巨痛苦難忍,

  身肉削盡唯余骨,

  由自業故不斷命。

  熾熱鐵辔夾于口,

  置于猛燒熱鐵地,

  熱鞭若火奪自在,

  被拖灼熱之馬車。

  或擠衆合巨山間,

  猛烈揉榨爲齑粉,

  直至未盡業障時,

  不斷巨苦莫得死。

  置于熾熱鐵臼內,

  爲熾鐵杵猛搗捶,

  未滿此獄五百歲,

  即成粉末不得死。

  形同珊瑚諸熱樹,

  鐵刺炙銳且堅粗,

  閻摩獄卒極嗔忿,

  無護被串曳往複。

  或有聚集煻煨堆,

  色若純金猛燃中,

  慘遭自作惡業果,

  唯依翻轉哭號存。

  或有熱鐵大地上,

  數百鐵镢釘舌張,

  難忍身痛大呼號,

  此時彼知有他世。

  或有裹于炙鐵板,

  或有煮于沸鐵镬,

  或降劍雨斫截身,

  猛獸啖食盡皮肉。

  或有炙熱火所灼,

  驅入粗暴無極河,

  彼諸有情肉潰爛,

  因惡行力命不斷。

  或有猛熱所折磨,

  穢糞臭泥尋資糧,

  入即遭受無比苦,

  利嘴衆蟲毀身骨。

  或有火中身燃燒,

  極熱痛苦恒領受,

  熾烈火中若炙鐵,

  由自業故不成灰。

  或有鐵鋸截割複有利刃斬,

  或有鐵錘碎頭折磨大呼號,

  或有利(串)串身無煙烈火燒,

  複有鐵汁熾熱灌口發哼聲。

  或有種種大力犬,

  尖銳獠牙猛力啃,

  身肉被奪余微薄,

  淒慘悲哭委于地。

  地獄殘暴如是不樂中,

  自作業力所推遭受時,

  痛苦逼惱怖畏極悲慘,

  當于此時誰去索汝債?

  巨大熾熱鐵镬極難滿,

  難忍中墮惡趣之衆生,

  猛烈沸湧力故無自在,

  當于此時誰去索汝債?

  無煙燃燒黃色地基中,

  炙熱百種鐵橛繃其身,

  極猛燒故悲啼慘嚎時,

  當于此時誰去索汝債?

  居于猛力惱損之處所,

  遭受種種巨大痛苦時,

  欲答所問纖毫力亦無,

  當于此時誰去索汝債?

  淪爲嚴寒暴風極猛吹,

  歎氣之聲尚且無能出,

  骨全摧裂發出砰碎聲,

  後世之中誰來索其財?

  或爲閻摩怨敵所屠戮,

  或爲熾熱猛火所焚燒,

  或諸血肉被奪遭吞啖,

  誰爲汝前乞財而受苦?

  被殺被砍被鋸被捶打,

  被燒被斫被搗被摧壞,

  種種損害長時遭苦痛,

  此時如何能還從我貸。

  此時,國王聽聞地獄衆生極恐怖之言,心生不安,舍棄邪見之欲,確信有它世,頂禮大仙人,曰:

  我聞地獄之苦已,

  心中生起極怖畏,

  思維此等如何受,

  我心燃燒分別火。

  我心墮入惡見中,

  長時不明惡道行,

  此諸善處汝了見,

  能仁汝爲我救怙。

  吾惡見暗汝消除,

  猶如日照除幽冥,

  爲我不墮惡趣故,

  祈請開演如是道。

  爾時,菩薩了知國王因內心不安,糾正見解,故已成修法之器,猶如父親慈愛兒子,或阿阇梨慈愛弟子般,而爲開演:

  往昔希求功德衆國王,

  比丘婆羅門前爲勝徒,

  于衆臣民具足大悲性,

  具足美名直趨善趣路。

  是故非法難調令調伏,

  難舍悭吝棄于遙遠處,

  金色牌樓天王之宮殿,

  殊勝寶光之處應往趨。

  汝心宜應熟習清淨見,

  凡諸勝士住于正見中,

  斷除凡庸所習之諸見,

  決定了知法性並宣說。

  從此汝應希求清淨見,

  行善王者依此而施行,

  不習功德之心令無有,

  由此心故去往果位道。

  故以修行功德爲珍財,

  欲求自他二利生悲心,

  淨戒堅固諸根令調伏,

  如此後世時中汝不苦。

  因自福報王具德與威,

  令衆親友暗除而明了,

  潔白令名消除衆生苦,

  具足自利並行利他事。

  汝此侍奉布施衆馬車,

  自身功德所源爲車身,

  具妙輪眼布施調伏輪,

  具足欲求福報之車軸,

  根調爲馬正知以爲辔,

  具足慧鞭執持多聞刃,

  有慚資具妙行縛惡友,

  忍辱木轭慢步穩固行,

  調伏惡口不聞不悅聲,

  悅義言辭宣說義甚深,

  不曾違誓故而無罅隙,

  斷除谄曲惡行故質直,

  直樹此乘名稱之旗幡,

  悲心所致寂滅勝幢高,

  不昧自他義利顯明行,

  此王永不墮入地獄中。

  如此,大德以顯明言辭之日光消除國王邪見之黑暗,顯示了善趣道後,當下消失。

  爾時,國王正了知有他世之義理,獲得清淨見,由此之故,大臣、宮中眷屬等皆精進于布施、調伏、律儀等。

  由此可見,邪見是極大罪惡故,衆習于邪見者理當爲諸正士特別悲憫。複次,圓滿聽聞正法者即能生圓滿之信心。以此配合。另外,如此配合,從他處谛聽正法也成爲生起清淨見之緣。是故,諸正士無論他人如何輕視,由于串習忍辱之故,對他人開示利樂之教授而不說惡口,如此诠述,贊揚諸如來種種功德。若生起厭離心,則速疾去往善道,是故應宣說令生起厭離心的種種論說。

  梵天生品二十九終

  西元2009年8月28日,世稱第四世夏壩者于沈陽自寓譯竟。願如來聖教普被一切方所!

✿ 继续阅读 ▪ 曼陀羅表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