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匹馬一丈布一碗奶

  一匹馬一丈布一碗奶

  根松成林曲傑嘉才仁波切

  在瓦拉德欽寺普賢功德殿開光法會前的開示

   西藏有一位成就者,他一生示現乞丐般的瑜伽行者行範。

   一次,一戶大富之家的兒子不幸去世,請了當地一位名聲顯赫的法師來爲他超度。按當地習俗,超度之後,要把家裏最好的那匹馬供給超度的人。

   那位貪心的法師一邊念誦,心裏卻在盤算著主人家的那匹馬。法師的侍者卻由于見到生死無常而對衆生生起慈悲心,他想:我沒能力度化他,我的師傅是大法師,我祈請自己的師傅度化他。

  主人見他們念得很認真,就供養了法師一匹最好的馬,給侍者一丈布。

   這位成就者在閉關中見到死者曾和自己有過一段宿緣,就來到主人家門口,主人以爲他是乞丐,就布施了他一碗牛奶。喝完了牛奶之後,他來到死者的面前喝了一聲 “ 呸 ” ,打了一個手印。死者的頭蓋上當即流出了鮮血。主人大感驚異。他卻哈哈一笑走了。

   貪心的法師得了一匹馬,慈悲的侍者得了一丈布,超度的人喝了一碗奶。

   故事講完了,大家應當好好想想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每一個祖師的公案都有它深刻的道理在裏頭,大家不好好思考是體會不到的。

   其實這個公案是在闡明一個基本的佛理:怎樣才能度化衆生。

   故事中的叁個人:貪心的法師;慈悲的侍者和證悟的瑜伽師。其實是代表我們的叁種心:煩惱心;執著的悲心(相對菩提心)和清淨心。

   故事告訴我們:唯有證悟了清淨心才能度化衆生。煩惱心沒法;而單單有執著的悲心依然不夠。

   爲什麼要大家好好的修持,不要急著去利益衆生也是這樣。其實沒有比修持更能利益衆生的。

   什麼是對上師最大的供養?修法的供養是最大的供養。什麼是最大的布施?你能專心的修持,然後把修持的功德全部回向給所有的衆生,就是對衆生最大的法施。

  我們當然要發大願。但是你沒有證悟清淨心以前,應當盡量少跟外界接觸。自己能靜下心來好好修持,這就是最大的利益衆生。整天東跑西跑表面上說是利益衆生,最終往往是衆生度了你。就好比一個剛戒煙的人,就整天泡在一群老煙鬼中勸他們戒煙,最終不僅不能勸別人戒煙,自己的煙瘾又會再犯一樣。所以一定要徹底地斷除自己的無明和習氣才行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