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唯識二十頌述記思考題

  唯識二十頌述記思考題

  一、 爲什麼說唯識思想是淵源于原始佛教的?

  二、 佛教思想是不斷發展而來的嗎?

  叁、 試述緣起說發展的叁個階段?

  四、 什麼叫『叁性說』?

  五、 試述無著、世親二位菩薩對瑜伽行派的關系?

  六、 世親菩薩敘述唯識學的重要著作是何?試述其主要觀點及相互關系?

  七、 唯識學有哪兩大系統?

  八、 唯識古學爲什麼又稱爲『無相唯識說』?

  九、 唯識今學爲什麼又稱爲『有相唯識說』?

  一〇、 試述唯識學中的一分說、二分說、叁分說、四分說。

  一一、 玄奘法師的新譯,爲什麼與舊譯有很多不同?

  一二、 『唯識二十論』西天東土注釋有幾?最有價值的爲哪些?

  一叁、 略釋論名『唯識二十論』?

  一四、 試述如來說教之叁時,『唯識二十論』屬哪時教?

  一五、 何謂五種性?哪種根機能接受唯識教?

  一六、 唯識教于叁藏、二藏、十二分教、五乘中,如其所應,歸何所攝?

  一七、 論體有四種,有那四種?

  一八、 雲何佛說不說法,分二種說法?

  一九、 世親菩薩爲什麼要造此論?

  二〇、 唯識二十,與叁十,有何差別?既同明唯識,何以造二部論?

  二一、 唯識二十論,雲何有二十一頌?舊論更多,有二十叁︵菩提流支︶、二十四︵真谛 ︶,何以故?

  二二、 本論宗旨是什麼?試要略釋之。

  二叁、 何謂『安立』?

  二四、 『大乘』何義?

  二五、 何謂『叁界』?

  二六、 瞿波論師說安立唯識,以有叁德,那叁種德?

  二七、 所謂皮膚肉等所有粗重,指什麼?叁劫中何時斷皮、斷膚、斷肉粗重?

  二八、 『唯識』二字,各表何義?

  二九、 唯識之體是何?

  叁〇、 以叁性說明諸法唯識?

  叁一、 雲何『令知有無,證轉依果』?

  叁二、 試述四重二谛。

  叁叁、 離系法既亦唯識,雲何但說『叁界唯識』?

  叁四、 論既以理成立唯識,雲何複說『以契經說,叁界唯識』?

  叁五、 解釋『契經』二字?

  叁六、 無性論師釋文中,『此唯識言,成立唯有諸心心所』爲什麼心心所所緣的境,如真如所緣,依他所緣,非是所遮?

  叁七、 無色界無外五境,『唯識』二字有何意義 ?

  叁八、 論說唯識,經言唯心,舉心證識,如何可成?

  叁九、 試詳述心意識了,八識通別得名。

  四〇、 唯褒宗有時亦說『一心』有何涵義?

  四一、 玄奘法師傳承,識體是一,識體是多?何以故?

  四二、 經說『唯心』,有何密意?

  四叁、 所謂『心所』,心所與心爲一爲異?若依世俗,心心所異,其緣境時,二者何別?

  四四、 雲何成就四智菩薩能隨悟入唯識無境?

  四五、 論說『唯遮外境,不遣相應』,試釋之。

  四六、 何謂『相應』?

  四七、 唯遮外境是否識外一切皆無?

  四八、 『內識生時,似外境現』,試以護法唯識今學,而解釋之。

  四九、 『如有眩翳,見發蠅等』,試以護法唯識今學,而解釋之。

  五〇、 論雲『故唯識言,有深意趣』,試解釋之。

  五一、 正知唯識教意,有何利益?

  五二、 辨中邊論,開宗明義一頌,如何解釋?

  五叁、 解釋『故無少法,能取少法』。

  五四、 解釋『唯量唯二』、『種種』。

  五五、 雲何知『以眼爲門,意識能執』?

  五六、 如何理解『若執唯識真實有者,如執外境,亦是法執』?

  五七、 境既同識,爲何名唯識,不名唯境?

  五八、 廣破外執中,本論共破幾執?

  五九、 大乘唯識無境之教,最初經部論有何難言?

  六〇、 論主是如何答複經部論師的問難的?

  六一、 詳述論主依別別譬喻顯處定等四義皆成。

  六二、 雲何論主以一地獄喻顯處定等四義皆成。

  六叁、 大衆、正量二部如何救?爲什麼如此救?

  六四、 關于獄卒等是否有情數,諸部主張如何?

  六五、 論主如何答大衆正量二部之數?

  六六、 論主第四義,若獄卒等是捺洛迦攝,應自不能忍受鐵地燒燃苦,俱舍中彼複有救 ,彼如何救?論主複如何破?

  六七、 大衆正量二部如何救?論主複如何破?

  六八、 法救善現所說偈,是否能證明獄卒是有情?應怎樣理解?

  六九、 薩婆多部如何救?

  七〇、 論主對薩婆多部計,如何相破?

  七一、 經部師如何救?

  七二、 論主對經部師計,如何相破?

  七叁、 經部師以何教爲因,證有識外實色?

  七四、 論主對此如何解釋?引教色有,依幾意成唯識?

  七五、 何謂似色等眼等?何謂有色等處?似有色處?

  七六、 何謂化生有情?中有名幾異名?

  七七、 依攝大乘,世尊說有幾密意趣?一一舉例說明之。

  七八、 何謂有情我及生者等八種事?

  七九、 何謂有色等斷或不續,諸轉識等或斷或隱?

  八〇、 何故知化生密意趣說?

  八一、 依何別意說色等十?

  八二、 依何密意說色等十?

  八叁、 依何勝利說色等十?

  八四、 『五根體即識種』,論舉二說,各意雲何?

  八五、 安慧論師認爲『非謂色根即業識種』,何故又『假立種子及色功能』?

   附:佛說色等教有何勝利?

   爲什麼說知六二法,能悟入有情無我?

  八六、 言『人無我』依嚴格法相而言,有無不圓滿處?應如何說?

  八七、 依何等教能悟入法無我?什麼叫法無我?怎樣算悟入法無我?

  八八、 既雲一切法空,則唯識亦空,如何安立叁界唯識而入佛果?

  八九、 唯識宗解釋『一切法無性』是怎樣說的?

  九〇、 何謂正體智、如量智?

  九一、 若執唯識,亦是法執,是則『唯識』究竟是有是無?

  九二、 何謂色等識?何謂有分色?分色?

  九叁、 勝論者執外境是一,論主如何破?

  九四、 古薩婆我師執色處等體是多法,爲眼識境,論主如何破?

  九五、 經部師計和合相,觀所緣論如何破?

  九六、 正理師計和集相,觀所緣如何破?

  九七、 雲何和集相?

  九八、 極微有合,有何過?

  九九、 極微無合,有何過?

  一〇〇、迦濕彌羅毗婆沙師作何修正?論主如何破之?

  一〇一、若執極微有分,有何過失?

  一〇二、若執極微無分,有何過失?

  一〇叁、解釋『無應影障無』。

  一〇四、解釋『聚不異無二』。

  一〇五、唯識正義,如何安立極微及聚?

  一〇六、解釋『極微實句攝』、『量德合』。

  一〇七、何謂『色邊際』?

  一〇八、勝論師一實極微被破後,又何轉計?

  一〇九、雲何『外色等相』?此顯何義,知是實有?

  一一〇、論主如何徵問?

  一一一、『一亦非理』,非理者何?試標其五難。

  一一二、外宗所計,體一體多,雲何解說?

  一一叁、論雲:『一切世間無一物者』試詳舉例說明之。

  一一四、何謂『無次行』?

  一一五、何謂『無俱時至未至』?

  一一六、何『多間隙事』?

  一一七、何謂『有間』?

  一一八、試分析『多間隙事』與『有間』之異同。

  一一九、何故說『應無小水蟲等,難見細物』?

  一二〇、外宗第二問難是何?

  一二一、『量』是何?量有幾種?何者最勝何以故?

  一二二、陳那以前,量有幾種?

  一二叁、何謂現量?唯識宗如何安立『現量』?

  一二四、何謂何謂『依發屬助如根』?

  一二五、此中外宗如何難?

  一二六、論主如何破?

  一二七、何謂『刹那論者,非刹那論者』?

  一二八、何謂叁種分別?誰有叁種分別?

  一二九、何謂『滅不待緣,滅待外緣』?

  一叁〇、前五識現量證時,是何等證?

  一叁一、何謂自相共相?何者得自相,何者得共相?

  一叁二、論主是否承認有現量境?辯論之焦點在哪裏?

  一叁叁、論主如何破正量部等?又如何破薩婆多等?

  一叁四、大乘許六識並,對前解釋,有無矛盾?

  一叁五、何謂憶持執?外人是怎樣提的?

  一叁六、論主如何破?

  一叁七、第叁『以夢例覺時,應知境無難。』對方是怎樣提出問題的?

  一叁八、論主如何破?

  一叁九、雲何『世間虛妄分別串習?熱如在夢中』?

  一四〇、何謂真覺?

  一四一、何種智能如實了知諸境非實?

  一四二、解釋『世間』、『淨智』、『如實了智』?

  一四叁、試比較無分別智與後得智之異同。

  一四四、試解釋『若諸有情,由自相續,轉變差別,似境識起,不由外境,爲緣所生。』並分析詞句結構,指出主語、謂語、賓語。

  一四五、雲何近善惡友、聞正邪法,二識決定?

  一四六、何謂『四親近行』?

  一四七、何謂『正性決定』?

  一四八、外人對二識成決定,難外境非無,如何提出問難的?

  一四九、論如何答辯?

  一五〇、分析此句『自識變似能教所聽,……于義無失。』

  一五一、何謂『夢覺心無異,無造行果差失』?

  一五二、外人結此,如何提難?

  一五叁、論主如何回答?

  一五四、外人于此伏問,論主如何回答?

  一五五、第六難外人如何提?

  一五六、論主如何解答?

  一五七、如由鬼等意念勢力,令他有情失念、得夢,試舉事例說明之。

  一五八、試詳釋『殺羊亦爾』。

  一五九、中含經娑婆羅那王公案,你從中得到那些教益?

  一六〇、從中含經毗摩質多甸王公案,你從中得到哪些教益?

  一六一、以唯識理詳釋『如是由他識轉變故……由識變異相續斷滅。』

  一六二、返诘中述頌『彈宅迦等空』等四句,說明什麼問題?

  一六叁、何謂意罰?罰是何義?

  一六四、論證成立』但有仙忿,彼有情死』于外難『若唯有意無身語等,羊等雲何爲他所殺』?如何通釋?

  一六五、佛于中阿含經,對長者雲何說教,令信服意罰最重?

  一六六、邬波離長者,以何譬喻,說外道法,不可受持學修?

  一六七、從彈宅迦林公案,你從中得那些教誡法益?

  一六八、從末登伽林公案,你從中得那些教誡法益

  一六九、從羯伽林公案,你從中得那些教誡法益。

  一七〇、如何就俱舍文中,論證意罰爲最大罪性?

  一七一、第七難外宗如何提問,目的何在?

  一七二、他心智爲何不能了知他心能緣心等,亦不能了知彼所緣境?

  一七叁、他心智雲何于境不如實知?

  一七四、自心智雲何于境不如實知?

  一七五、于第二釋不如實義中,就有漏他心智有幾種說法?

  一七六、契經所言:『無有少法,能取少法。』以唯識觀,如何通釋?

  一七七、論雲『二智于境,各由無知所覆蔽故』。詳釋『無知』、『覆蔽』及其所起之作用。

  一七八、何謂『佛淨智所行不可言境』?

  一七九、有漏他心智,安慧系與護法系,主要不同點爲何?

  一八〇、無漏他心智,依成唯識論共有幾種說法?

  一八一、說後得智二分俱有,舉出何種理由?

  一八二、既說若佛非佛諸無漏後得智,定有見相二分,則其與佛智差別何在?

  一八叁、此師說佛如實知,雲何稱『如實』?

  一八四、外宗說他心智知他心者,唯識應不成,唯識宗如何答?

  一八五、窺基大師對無漏他心智叁師之說,如何評價?

  一八六、窺基大師對無漏他心智叁師之說中,認爲何者理勝?

  一八七、遍計所執是所緣緣否?爲什麼?

  一八八、能遍計與所遍計,遍計所執,叁者關系如何?叁性中各屬何性?

  一八九、聖者能知凡夫遍計所執境否?如何而知?

  一九〇、凡夫能緣圓成實否?

  一九一、記說『依他起親疏緣皆通二』,但前說證圓成實後主了依他,如何通釋?

  一九二、無漏心如何知無體之遍計所執?

  一九叁、卷四二十?頁、卷四叁十二頁後,二段之文細讀。

  一九四、何謂『理趣』?『抉擇』?以何抉擇?

  一九五、誰能具廣決擇唯識理趣?

  一九六、論:『余一切種,非所思議。』是論主自謙,抑確有所以?

  一九七、何謂『尋思』,何謂『尋思所行境』?

  一九八、無漏真智覺指何?

  一九九、何謂『一切境』、『一切種』?

  二〇〇、何謂『二境所緣,一智能緣』?

  二〇一、爲什麼『非佛不能圓滿行盡理趣』?

  二〇二、依成唯識論,略述修菩薩于五位時,修何種行?

  二〇叁、記月釋論中,無著、世親二位菩薩,修行位次是何?

  二〇四、何謂唯識論中四十一位?

  二〇五、十回向是何十種?

  二〇六、窺基大師如何自廉造記?

  

《唯識二十頌述記思考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