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五蘊論習題

  附、思考題

  

   何謂五蘊?五蘊是誰說者?

   色蘊有幾?

   何謂能造色?所造色?何者是能造色?所造色?

   雲何四大?詳釋之。

   試述真四大與假四大之不同點。

   試述五根、根是何義?

   雲何色、聲、香、味?

   雲何觸一分?爲何要說一分?

   雲何無表色等?等此什麼?

   諸色依可見等可分幾類?各舉例說明。

   雲何受蘊?受以何爲性、以何爲業?

   雲何想蘊?想以何爲性?以何爲業?

   雲何行蘊?行是何義?行蘊內有幾法?

   雲何心法?

   何謂遍行?哪幾法是遍行?

   何謂別境?哪幾法是別境?

   詳釋五遍行?

   詳釋五別境?

   善心所有幾?是哪幾個?

   試釋自相、共相。

   何謂心一境性?是否心不動才叫心一境性?

   何謂簡擇諸法?

   何謂信?

   試述慚與愧之同異。

   何謂叁善根?一一詳釋之。

   何謂精進?有幾種精進?

   釋精進一詞涵義,並引申發揮之。

   何謂輕安?並解釋“粗重輕安”、“調暢”、“堪能”、“轉依”等名相?

   何謂不放逸?

   比較精進與不放逸之同異。

   何謂舍?解釋“煩惱”、“五取蘊”“有”、“有具”、“取”等?

   何謂不害?解釋“苦”、“苦具”。

   比較無嗔與不害之同異,並說明爲何無嗔外另立不害?

   何謂貪?

   何謂瞋?

   何謂慢?慢有幾種?一一詳釋之。

   何謂無明?此有幾種?

   何謂見?有幾種?

   何謂薩迦耶見?

   何謂邊執見?何謂“斷”、“常”?

   何謂邪見?略有幾種?

   何謂見取?

   于非叁見,執爲最上等屬何類攝?

   何謂戒禁取?釋戒、禁二詞涵義。

   何謂疑?有何危害性?

   十根本煩惱中,何者俱生、何者分別起?

   試釋忿恨及其差別相。

   試釋覆、谄及其差別相。

   何謂嫉?

   何謂悭?

   何謂诳?

   何謂驕?與慢之同異相如何?

   何謂害?

   何謂無慚無愧?比較其同異。

   何謂昏沈?

   何謂掉舉?

   何謂不信?

   何謂懈怠?

   何謂放逸?

   何謂失念?

   何謂散亂?比較其與掉舉之同異。

   何謂不正知?其體是何?

   何謂惡作?惡作有幾?善惡如何分配?

   何謂睡眠?釋“不自在轉,昧略爲性”。

   何謂尋伺?此二差別雲何?雲何“以安住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爲業”?

   何謂心不相應行?其體雲何?共有哪些?

   何謂得?又分幾種?

   何謂無想定、無想天?二者異同分別之。

   何謂滅盡定?何謂恒行心心法、不恒行心心法?

   何謂命根?

   何謂衆同分?

   何謂生、老、住、無常?

   雲何名、句、文、身?

   何謂異生性?

   何謂識蘊?共有多少?

   何以名心、名意、名了別?何謂最勝心、最勝意?

   何謂轉識?具體有幾?

   何謂阿賴耶識?

   蘊爲何義?

   處爲何義?

   何謂無爲法?共有幾個?一一說明之。

   界爲何義?

   述蘊、處、界如何相攝?

   以何義故,說蘊處界?

   以(1)有色、無色(2)有見、無見(3)有對、無對(4)有漏、無漏(5)欲、色、 無色界、系、不系(6)蘊、取蘊所攝(7)善、不善、無記(8)內、外(9)有緣、無緣(10)有、無分別(11)有執受、無執受(12)同分彼同分等十二門分別執受(12)同分彼同分等十二門分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