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呼吸與觀四界 叁、辨識色法的理論 10-3-5 伍、心清淨

  10-3-5 伍、心清淨

  

  1. 八聖道的所有八支都要培養嗎?

  

  2. 想要證得涅槃的禅修者應該記得,在《轉*輪經》、《大念住經》及其他經裏所教導的導致滅苦之道都是具備八支的,即從正見至正定。只有當所有八支具足時,禅修者才能到達滅苦的涅槃。

  

  3 在這八支當中,佛陀在不同經典裏把「正定」定義爲初禅、第二禅、第叁禅及第四禅。這種教法稱爲「出勝義釋法」或「中燈法」。出勝義釋法示出最佳的專注以作爲修習內觀的根基。中燈法則指出九種定中的中間四個,即「色界定」。這已經把發生在色界定兩邊的「欲界最高的近行定」與「無色界定」包括在內。所以,當佛陀舉出四個禅那作爲正定的例子時,要了解其意思是指所有九種定。由此可見禅修者必須具有正定,以便能夠練習內觀並證得涅槃。

  

  4. 爲了培養七清淨,禅修者首先要培養「戒清淨」,進而修「心清淨」。已獲得心清淨後,他可以培養「見清淨」。

  

  5. 《攝阿毗達摩義論》中說「依照相、味(作用)、現起(現狀)、足處(近因或直接因)辨識名法與色法,稱爲見清淨。」

  

  6. 想要圓滿見清淨的禅修者首先必須致力于獲得心清淨。《清淨道論》第十八章對「心清淨」下定義時說:

  「心清淨是八等至定及近行定。」

  

  7. 所以,「四色界禅那」、「四無色界禅那」加上「近行定」都是心清淨。因此,禅修者必須致力于獲得近行定、其中一個或全部的禅那,以證得心清淨。

  

  8. 《相應部.定經》說:

  「諸比丘 ,應修習定。諸比丘,得定之比丘能如實了知。如實了知什麼呢

   即色集色滅及其因 ,受集受滅及其因 ,想集想滅及其因,行集行滅及其因,識集識滅及其因。」

  

  9. 在這部經裏,佛陀指示必須培養定力才能如實知道下列:

  (1)色、受、想、行及識,這些(五蘊) 是究竟法。

  (2)五蘊生起的原因,即無明、愛、取、行與業等。

  (3)五蘊息滅的原因,即無明、愛、取、行與業等的止息。

  (4)五蘊的生滅及它們的原因。

  

  10. 任何想要證悟涅槃的人,應該注意佛陀的這一教導,因爲它指出了培養定力的必要。但是禅修者如果禅修而不培養定力,那麼,由于沒有定力,他們就不能:

  (1)依據過去、現在與未來叁世知道果法如何依因法而生,以及因法之滅如何導致果法之滅。

  (2)看到極微,或者看到極微並分析它們、破除密集,以及辨識究竟法。

  (3)如實知道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內外五蘊的生滅及它們的原因。

  

  11. 因此,還不知道這些的人,最好以恭敬心跟隨佛陀的勸導並培養定力。如此,他們將能以叁遍知圓滿地辨識五蘊並證得涅槃。佛陀這樣的教導是爲了使我們能夠滅苦。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