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 叁、進一步的建議
(一)個人的行爲
1. 當我們的內觀加深後,我們更看清我們行爲的結果:由于善意、誠實與正知的提升,就會得到安詳;由于愚癡、疏忽的生起,就會惹來麻煩。以較高的敏感度,我們觀察出造成自己和別人的苦惱,由此常激勵我們要更有智慧地生活。爲了內心的真正安詳,不可或缺的是要將形式的禅修結合到熱心于職責,以照顧自己和別人。
2. 內觀之道一點也不神秘。用佛陀的話來說,只是簡單的:「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它是一個長期遵守的傳統。走在精神練習的人都把「正確的行爲」擺在重要的地位。許多禅修者受持實際的戒律:例如,不殺生、不邪淫、不飲酒、不猗語等,使自己內心清淨,並且鼓勵別人也如此。
(二)友伴與常課
1. 定期與一些朋友禅修非常有助于練習的持續與智慧的增長。
2. 單獨的禅修者最終會面臨意志力的減弱,因爲常常有其他的事,看來比觀察呼吸來得重要或有趣。定期集體共修一段時間使參與者前進,不受情緒之流的影響。[檢驗自己性情的移動,常常導致重要的內觀洞察力,但是我們自己不易堅持去做而已。]共修除了有個人的效益,你想到你的努力也有助于別人繼續練習。
(叁)姿勢附注
理想的姿勢是直而警覺。過度松弛只增加腿部的壓力與背部的不舒服。要以智慧注意自己的姿勢,不是遲鈍的意志力。姿勢會隨時間而改進,但是你要與身體一起工作,不要用力強迫它。
1. 檢查姿勢
- 臀部後傾了嗎?這將産生過度松弛。
- 腰部要保持自然而沒有壓力的曲線,使腹部向前而松開。
- 保持肌肉放松,想象有人輕輕在兩肩胛骨之間前推。這使你有個觀念,知道你是否無意地彎下雙肩而封閉胸部。
- 注意並輕輕放松頸肩區域的壓力。
2. 姿勢過僵過弛
- 想象頭頂由上吊起,使脊伸直。這也使下巴略微縮回。
- 雙臂保持輕放並在腹後,如果在前會使你不平衡。
- 使用一個小而穩的坐墊,置于臀部的後部以支撐臀部的角度。
3. 腿:
- 做一些伸展練習(例如,坐著伸直兩腿,用手去觸腳尖)。
- 坐時如果很痛,就改變姿勢或坐在小凳或椅子上,或站起來一下子。
- 如果你經常坐在地板上,就試用不同大小、硬度的坐墊,或選用一個禅修凳子。
4. 昏沈
- 試著張開眼晴來禅修。
- 將你的注意力有次序地掃過你的身體。
- 注意整個身體和身體的感受,而不是一個小對象(如呼吸)。
- 站起來,在新鮮空氣處以正念行走一會兒。
5. 緊張或頭痛
- 你可能過份用功,這是不正常的。因此,放松你的專注力。例如,你可以將注意力移到腹部處呼吸的感受。
- 生起善意(慈心)並將它導向緊張的部位。
- 觀想光遍布身體,這有助于舒緩疼痛。實際試著將慈悲的光聚集于痛苦的部位。
本冊子並不是一個廣泛的或唯一的指導,而是一個建議用的練習提要。爲了進一步的指導,禅修者要去尋找一位可靠並有經驗的善知識或老師。
願一切衆生安詳!
願一切衆生脫離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