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自覺手冊 6-4 第叁、障礙及解決方法

  6-4 第叁、障礙及解決方法

  

  這個方法有些障礙。我將推薦你們如何解決可能面臨的障礙。

  

  緊張,暈眩,窒悶

  剛開始練習時,會有專注的傾向。我們想認識、想看、想有、想得。這不是正確的了解。如果你追求這些,可能就變得緊張、暈眩或窒悶。這不是正確的練習。

  妄念太多時,我們不喜歡,便想壓抑它,而帶來麻煩。

  正確的方法是輕松地練習。目光遠看而輕柔地培養自覺。不要專注。帶著覺知安閑地、規律地動或走。

  

  昏沈

  如果練習時覺得疲困,應該轉換另一種動作,例如,除草、洗臉、洗澡或洗衣。我們應找個方法來避免障礙。

  

  靜而不覺

  沒有覺知的甯靜稱爲喜悅。這是一個障礙。訓練自覺,不在于獲得這種甯靜,而是永遠覺知動作。

  

  觀的障礙(觀障)

  達成「身心目標」,便是基礎階段的終點。有人會停止練習,以爲他已得最高的佛法。在此階段,知識湧現不已,使我們因此驕傲。念頭生起時不觀看它們而卷入念頭中。

  執著于「觀障」的人多話而且傲慢。

  「觀障」的知識就被忘記,並使他太自傲,這就是所謂的「觀障」。

  解決的方法是輕松地做規律動作。不要專注或期待成果。輕柔地做動作。當念頭生起,覺知身體的動作。

  

  喜障

  當你領悟勝義目標(見附錄)時,喜悅會現前,而且對所領悟到的知識感到欣喜。

  一般而言,喜悅是好的。但是,根據這方法,喜悅卻是達成苦滅的障礙。

  喜悅生起時,練習者會執著它。我們應該要精進並盡所能地做身體的動作,使心由喜悅轉回動作。慢慢地、規律地做。當覺性愈強時,喜悅便漸漸消失,心將回到平常的境界。

  窒悶、昏沈或緊張可能發生。我們應練習得輕松,目光遠看,動得輕柔。不該因這些障礙而中斷,而是繼續用功地練習。白天不睡覺,晚上休息。

  

  顛倒障

  根據經文,顛倒障是以假爲真、以地獄爲天堂、以惡爲善。

  顛倒障是一種心態,當人發現好東西並以爲可以保住它,便拋下自覺而取它,就好象被小偷偷走了似的,當他開始尋求時,它已不在那兒,被藏起來了。

  人不應離開自覺,即使痛苦已滅或其它。

  我得它後才證苦滅。那時我是在顛倒障的境界中,我沈浸在狂喜的階段,因爲我從不曾如此。

  我正來回地走,感覺像在離地一、二公尺處漂浮。事實上,我正走在地上。我抓住這狂喜不放。可是,它沒有維持多久,我自己覺知:「咦!爲什麼如此?」

  我開始複習「內觀目標」。在這階段,你應往返重複地溫習這目標。但是,並不包括「身心目標」。

  複習這目標後,狂喜會漸漸消失,心將回到平常狀態。

  

  總結重點

  如果緊張、暈眩、或窒悶,應該使動作輕柔,不要專注,輕松地動,眼光遠看,不適的感覺將自行松開。喜障的解決方法也是如此。

  觀障和喜障要以調整方法來解決,不要溫習「內觀目標」。

  至于顛倒障,我們一定要複習「內觀目標」。輕松地練,目標明顯時,壓力便會減少。

  任由念頭生起,不要壓抑它們。

  當你練習時,必須自己照顧自己,不要期待別人來照顧你。任何不正常的情形發生時,你一定要立刻停止練習。那反常的境界就會自行漸漸消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