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怎麼相應自己的上師

  怎麼相應自己的上師

  根松成林曲傑嘉才仁波切

   在密乘中,弟子的成就完全取決于上師,成就之前的一切善樂、幸福以及現在、中陰,未來的一切幸福都來源于上師的恩賜。在密乘中,離師無法、離法無成,如何相應自己的上師是最關鍵、最根本的問題。怎樣才能相應呢?以下分幾個方面粗淺地談一談。

  (一)依止上師的功德

   密典中說:“修持十萬遍的本尊,比不上虔誠祈請上師叁遍。修一劫圓滿次第觀想,修持兩萬遍,比不上心裏只有上師。”

   又一經典中說:“一個人若能親近承事上師半天,其功德遠超過一劫的時間在諸佛所做布施、供養等等的功德。”

   在密乘中,人們把上師稱作“如意寶”。確實,世間再也沒有比這如意寶更珍貴的了!顯密的各教典都告訴我們:十方一切諸佛無不依止自己的上師而得成佛。一個人若能如法地依止自己的上師,他將迅速地圓滿自己的福慧資糧,本來應無量劫在地獄等叁惡道中所受的種種業報,如今只要受上師的一句喝斥乃至夢中或現世受一種損惱便可消除,這也正是大密乘爲什麼能即身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是,許多學密的人遇到上師,不僅不能好好利用,來圓滿無量的功德,反而增加無量的罪過,這是多麼令人悲歎的事呀!

  (二)不如法依師的罪過

   誠心修學密法的弟子,在沒皈依上師以前,你必須調查清楚:那位“上師”是不是真正具德的上師(包括他的傳承、德行等等)。如果你拜的是自封“金剛上師”的假上師,你們師徒同犯了金剛大罪。

   一旦受了上師的灌頂、傳承、引導之後,你與上師之間就建立了叁昧耶(誓言)戒,對上師不恭敬、誹謗上師,就等于誹謗十方一切諸佛;如果讓上師身心不安,你現世會得到嚴重的困苦,甚至斷送性命,死後還要下金剛地獄。

   正如《般若八空經》雲“障礙咕噜,此種罪業,四力忏悔,無法消除。”

   《金剛帳經》雲:“有計二心人,不恭敬上師,內血得惡病,慘死下地獄。”

   《幻網經》雲:“誹謗阿奢黎,此人無善夢;誹謗上師人,妖魔控製心。”

   《鑽石金剛精經》雲:“若謗阿奢黎,千劫無食睡,精學金剛乘,亦學金剛獄。”

   《金剛手灌頂續》中佛亦對金剛手說:若人誹謗金剛阿奢黎,其果報是無間等極苦地獄,且住彼經無邊劫。

   《上師五十頌》亦雲:“若彼求法學法者,登壇後謗阿奢黎,則謗一切如來佛,彼子常得諸苦惱。”拜上師是一件很嚴肅的事。行者在拜上師之前,應先觀察上師是否具足德行,自己相應與否。而當你一旦接受他的灌頂和引導,確立了師徒關系,即便他不具備上師資格,你誹謗他,也會得到上述的果報。即便你的上師做各種殺、盜、淫、妄、酒的事,你也不可以對他失去信心,而應想到一切都是他利益衆生的善巧方便。

   印度大成就者先登巴亦說:“你一旦聽過他簡短的開示,如果不敬他爲佛,你將轉生爲狗一百次,然後再轉生爲賤族(一說屠夫)”。

  (叁)修好出離心是相應上師的基礎

   一個真正具德的金剛上師,他在世間的目的無非是令更多的衆生能解脫輪回之苦。因此,一個未能體會輪回之苦、生起出離心的人是很難對上師生起大恭敬心並真正地相應上師的。他學佛的心態往往也是爲了世間的名利。而要生起真正的出離心,要先從暇滿人身,人身難得修起,體會生死無常,每時每刻你都要想到死亡,並想到我該怎樣面對死亡。再從業果的道理推出輪回的道理,從心裏真正明了解脫的必要性。

   如果一個人在沙漠中被困了十幾天,即將渴死的時候,對他來說,還有什麼事情比找水更重要呢?我們無明衆生無始以來在輪回之中枉受種種極苦,卻始終無法逃脫輪回的牢獄,對我們來說還有比怎樣逃出這牢獄更重要的嗎?而要逃出牢獄,依靠什麼?依靠智慧。我們每個人原本都有這個條件,可是始終不明了它。你怎能不象快渴死的人找水那樣找尋具足智慧的善知識呢?

  (四)相信自性明空的內在上師,對任何宗派的上師不起邪見。

   薩迦的道歌說:

  諸佛聖賢外在之上師,自性明空內在之上師,

  自他離戲真實之上師,無二法藏正覺之上師。

   我們每一個衆生原本都有如佛陀一樣圓滿的內在上師,可是無明與執著蒙蔽了我們,使我們不明了內在的上師。雖然如此,內在的上師卻一刻也未舍棄過我們。他一直等待我們的覺悟。而外在的大恩上師正是連接你內在上師最近的橋梁。你怎能不好好地珍惜這可貴的橋梁呢?

   因此我們不應該對任何宗派的上師起邪見。隨衆生的不同根基,他們需要的橋梁可能長、短、大、小各不一樣,所以內在的上師爲了滿足衆生的需要而顯現各種不同的形式。所以任何一位具德的上師(無論你皈依與否)你都應把他當作你內在上師無二的化現,對他起邪見都一樣有無量的罪過。

  (五)恒念師恩,樹立起大恭敬心

   正如頂果欽哲仁波且對他的上師蔣揚欽哲曲傑洛珠仁波且寫的贊歎:

   “他就象一艘載運衆生渡過生死苦海的大船,

   一位引導衆生登上解脫陸地的完美船長,

   一場熄滅煩惱火的雨,

   一對驅除無明幽暗的日月,

   一塊能承受善惡力量的堅強基地,

   一棵生産短暫快樂和終極快樂的如意樹,

   一座含藏廣大和精深教法的寶庫,

   一顆令人開悟的如意寶珠,

   一位平等布施愛心給所有衆生的父親和母親,

   一條慈悲的大河,

   一座超越世法不被煩惱風所動搖的高山,

   一層充滿雨水足以撫慰煩惱痛苦的厚雲。

   總之他等于一切佛。不管是看到他、聽到他的聲音,回憶起他,或被他的手碰觸,只要和他結緣,就可以帶領我們邁向解脫。對他産生充分的信心,就可以保證在覺悟之道上有所進展。他智慧和慈悲的溫暖,將熔化我們的生命之礦,提煉出內在佛性的黃金。”

   每一位密乘行者對自己的上師,都應當如頂果欽哲仁波且所述那樣憶念上師的恩德。佛曾經說過:“你即便是爲父母的緣故而把自己身體碎成千片,如是反複經曆十次,亦無法報答父母的恩情。”而上師的恩情遠超過父母的恩情,因爲父母只是給了這一世的恩情,上師給你的是生生世世的恩情。上師灌頂時把種子永久地種在你的心田(第八識)中,你下地獄,上師還會到地獄中去救你。他原本早已超脫輪回,卻爲了我們,而不顧不淨現分,一次次到生死苦海以種種方便示現、引導我們。上師的恩情是你用整個生命亦無以回報的!

   你如果能時常憶念上師的無比恩情,必定會對上師産生大恭敬心,打動你自己內在的上師,你甚至會痛哭流涕,頂禮之時,感覺每一根毛孔都在頂禮,身、口、意都會受到震撼。一個懂得念恩的人是幸福的,因爲最終真正得到好處的總是念恩的人,而非被念恩的人。相反,一個人不懂得念上師恩,就是不尊重佛法的表現。不重法,你的一切修持將會得不到真正的加持!

  (六)把“我”字放下,身口意供養上師,不起任何懷疑。

   無始以來,我們就時時離不開“我”字,“我”是蒙蔽智慧,導致我們飽嘗輪回之苦的根源。可是誰又能放得下“我”,誰又知道放下“我”的必要性,其實又有誰能明了“我”的究竟內含呢?

   把身、口、意都供養上師,是放下“我”的最善巧的方便。你若完全地把身、口、意供養上師,那也就是你成就的時候。我們說把身、口、意供養上師是自己的發願,一種努力的方向。當“我”的想法和上師的想法發生矛盾時,你就得提醒自己“我”的意已經供養上師了,所以只能根據上師的想法去做,不能再根據自己的想法。上師的想法,是佛的想法。你如果能這樣努力,就可以慢慢戰勝無明和我執。

   通往彼岸的路,上師已經幫我們搭好了最近的鐵索橋。而且他在前面引路,你不用再去懷疑這鐵索橋是否會斷,不必擔心會不小心掉下橋去。只要每走一步都依照上師的指導,你走的將是一條最快最穩當的路!

  (七)視師即佛,不觀察任何過失

   《金剛手灌頂續》雲:“秘密主,弟子于阿奢黎所應如何觀,如于佛婆伽梵即應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長,彼當速成佛,利一切世間。”

   在密乘修行中,要把上師觀想爲金剛持或釋迦佛,深信上師即是佛。《空行金剛經》雲:“一切如來身,勇敢菩提師。”《金剛帳經》亦說:“上師即佛爲救度衆生所現的凡夫相。”金剛乘的一切成就,都要靠上師的圓滿灌頂,以及上師親傳的正式引導,要有正確的傳承、灌頂、引導叁步驟。這些都必須完全依靠自己的金剛上師。上師是如此的重要。你只有對上師産生與佛無二的信心,才能把上師的口耳傳承當成正法,才能認識這使自己脫離苦海的方便竅門。

   我們最恩重的上師——釋迦牟尼佛轉*輪時,度化了無量的衆生。然而這麼偉大的上師。他的弟弟提婆達多對他依然存有邪見;他的侍者善星比丘認爲佛沒有什麼大不了,只不過會發一點光,其余的都跟常人一樣。當你的心處于不圓滿時,一切都是不圓滿,何況現在是末法時代。

   上師代表佛、法、僧。你只有把上師看作佛、是十方一切諸佛的總持。而且要比對十方諸佛更具足百倍千倍的信心。只有這樣,你才能受到佛的加持,不再去觀察上師的任何過失。應當時時提醒自己不可以凡夫的境界去揣測佛的境界(上師的境界)。

  (八)真誠地供養上師,令上師歡喜

   《廣布吉祥口授》中文殊菩薩雲:“藐視未來金…

《怎麼相應自己的上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關于根本上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