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大師贊念長老的菩薩行
林崇安
(法光雜志,241期,2009)
贊念長老的全稱是阿姜贊念‧錫拉寫陀(Ajahn Jamnien Silasettho或Ajahn Jumnien Silsettso),中文舊譯爲阿姜朱連。阿姜贊念年紀大後,泰人稱之爲隆波贊念,意爲贊念長老。贊念長老現年73歲,他是今日泰國南部最有名望的高僧,並且是難得一見的菩薩行者。目前于世界各地隨緣弘法並傳授內觀(毗婆奢那)禅法。
一、早期生涯
1936年5月1日,贊念長老出生在泰國南部的鄉村,家中共有五位兄弟。從叁歲開始,贊念的父親開始教他用念「佛陀、佛陀」的方式來靜坐,但小孩的心中卻想著風筝等外面的玩樂,由于他的父親有「他心通」,立刻給予糾正。後來有一次又要隨念「佛陀、佛陀」,他內心不樂意,改以隨念「死、死」,結果一直靜坐到隔日中午,約有18小時進入禅定。出定後,父親告訴他這只是世間的定。這一靜坐經驗,類同于釋尊小時(悉達多太子)在春耕節于樹下進入初禅的體驗。父母繼續鼓勵他學習民俗療法(包含驅鬼)和禅坐。
六歲時,母親不幸往生,他心中生起出家報答母恩的想法,不過因爲父親身體不適,所以因緣不具。七歲時,贊念向鄰近一位四十多歲而從不生氣的在家修行者學習四法:
(a)讓自己和別人不沮喪;
(b)讓自己和別人不傷心;
(c)讓自己和別人不生氣;
(d)讓自己和別人不遷怒(如果摔壞了他人的東西就要賠償,如果讓他人不快樂就要補賞他人使之快樂)。
他聽後發誓終身奉行這四法,如果有所違犯要在一天內改正,如果心智強時,要在一小時內立刻改正。後來他才知道這是菩薩的慈心法門。
八歲時,贊念又向一位修行很好的92歲的頭陀行者學習五法:
(a)不接受別人不好的身語意;
(b)不給予別人不好的事物;
(c)只接受好的事物;
(d)只給予好的事物;
(e)自淨其意如白布(只要有一點髒立刻清洗,就能一直保持潔淨)。
他同樣發誓終身奉行這五法。這是菩薩精進修行的法門。這位頭陀行者說他有菩薩心腸。以上九法贊念長老終身奉行(後來也印在他的名片上)。
從八歲到二十歲之間,贊念除了禅修、幫助村人之外,他閱讀研習巴利文的佛經,奠定了佛法的無我正見。他天性善良,爲人熱心,常不忍衆生苦而幫助他人。十歲時,許多當地人請他處理各種鬼怪事件;也處理過一位十八個月的女孩和她的前世個案。19歲喪父之後,即准備出家,以圓滿父親的心願。
二、青年生涯和禅修經曆
阿姜贊念于二十歲出家後,依止隆波開大師熏習佛法,也從泰國其它有名的禅師修習各種禅修法門,並到墳墓苦修七年(1956-1963),苦修時不睡覺,輪流以靜坐一天、經行一天的方式來禅修,有時入定七天七夜,並有很深的體驗,自己以爲已經證果,別人也如此認爲。後來知道只是世間的定境而已。
1963年,27歲的阿姜贊念到托國寺聽阿姜達摩多羅(1913生)講解四念住和八聖道,內容非常精致,聽了很喜歡。阿姜贊念在這寺內密集修,練習「名色」的分別智,有一天察覺到自己對外境仍有喜歡和不喜歡的心理,也警覺到自己的專注禅修並不能免除內心生起這種微細的波動心理。他下定決心要完全依據四念住的步驟,徹底照見自己的內心,從觀照身、受、心、法一步步仔觀照下去,修到「心念住」時,發覺到要以大正念將識智(yana)從想蘊、行蘊分離出來,安住于眉輪,如此便能行于中道,不被喜歡和不喜歡所左右,由此得到突破,生起了真正的內觀智能。他掌握這內觀禅修的精髓後,自證自知,從此一直處在覺、空的狀態中,沒有日夜之分。此時阿姜達摩答羅有事要到別處,請阿姜贊念于托國寺帶衆,阿姜贊念覺得自己還年輕,只答允暫帶。
叁、中年生涯和度衆
不久阿姜贊念到泰國各地參訪,30歲時參見了著名的大禅師阿姜查。接著,阿姜贊念用九年的時間(1966-1974)在泰國南部蘇拉塔尼省感化山區的反抗軍。當他到達那裏開始教學時,別人告訴他,離開這地方,否則會被槍殺。經由他的慈悲願力,他教導了鎮上的政府軍,隨後也受邀教導山區的反抗軍,經過多年的努力,阿姜贊念終于平息了沖突,在正法下保持和諧。于雨季期間,阿姜贊念在世空塔瓦寺指導一至二百位的僧尼禅修。有六個西方人曾在此學習,雖然阿姜贊念不會講英語,但通常可找到翻譯者。
這一時期開始,阿姜贊念每天身上挂六十公斤的重物,用以檢驗自己對「感受」有無執著,此後這一圓胖的裝扮變成阿姜贊念的一「標志」。
1972年阿姜贊念36歲,美國的Jack Kornfield(傑克‧康菲爾德)來世空塔瓦寺訪問阿姜贊念。阿姜贊念才叁十出頭,已被當地人知道他闡述佛法的智能以及他的慈悲的力量。阿姜贊念笑顔常開、容易親近。在《當代南傳佛教大師》中,康菲爾德問阿姜贊念:
「你寺廟周遭的省份,一直陷于東南亞常有的政府和共産黨的政治鬥爭。你認爲僧衆或像你這樣的老師,在這鬥爭中,有可擔當的角色嗎?」
阿姜贊念答︰
「佛陀教義留存兩千五百多年的方式,是僧衆不介入政治,正法在政治之上。我們的寺廟是戰場的避難所,就如同正法是欲望戰場的避難所。我跟所有來此的人平等分享我的指導,且當我外出時,我教導所有求法的人。在山中,我教導革命軍正法,也教導巿鎮的政府軍,但祇在他們放下武器後。真正和平,真正快樂,不是來自社會秩序的改變,這些戰鬥的雙方可能有合法上的爭執,但真實的和平是內在的,僅能經由法而體驗到。對出家人和在家人也一樣,安全來自法,來自看清世界中萬物無常的智能。」
1975年,39歲的阿姜贊念到泰國南部有很多洞窟的克拉比山上,調伏老虎,並以慈悲心與回教徒維持良好的關系,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蓋建了「老虎洞寺」。同樣于雨季時期,指導上百位比丘和200位八戒女在此禅修。約1977年,Jack Kornfield的《當代南傳大師》出版了,此中最年輕的阿姜贊念(舊譯爲阿姜朱連)成爲名聞國際的內觀大師。「老虎洞寺」建好後,不久也變成泰國南部的觀光勝地,阿姜贊念的名聲更是遠播,每到假日,各處前來祈求平安和消災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成爲泰人心目中的「加持大師」。
四、最近十年和度衆
最近十年,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每年邀請贊念長老到美國的禅修中心傳授他所體驗的內觀法門。贊念長老說:
「佛陀清楚示出,『苦』是無從逃避的。你可以盡你所能去跑,它仍然是和你在一起。我們所需要的是:停在當地,培養出大覺性的力量,只有以這種方式,就在當下、當處,我們能使自己脫離了『苦』。」
「有叁層次的眼睛:第一是肉眼,看到外在的形形色色,內心跟著生起貪瞋癡。第二層次的眼睛是看到無常和苦,還看不透我。雖然知道老病死的無常,但是還希望活久一點。見而不能離,雖知『無我』,但還是執著『我』。第叁層次是涅槃的眼睛,是無我的眼睛。見而能離,舍苦入空、舍樂入空。以大覺性看透內外的一切,洞見無我和空,不被喜歡和不喜歡所左右。」
贊念長老在美國教導內觀法門的精髓:直接開展第叁層次的涅槃之眼。教導時透過二十多張彩色的具體圖片,傳授他的經驗,他27歲時自行發現體內的七輪:1海底輪、2世間輪、3禅定輪、4心輪、5喉輪、6眉輪、7頂輪。這七輪和東方的傳統瑜伽雖相通,但是他發現喉輪以上才是出世間法,以眉輪的識智來照見「五蘊皆空」,是內觀的快捷方式。涅槃之眼就在眉輪處。他的內觀的次第是由「正念」提升到「大正念」,由大正念生起「般若」(慧),由般若生起「般若智」(慧智),由般若智生起「解脫智」。他不吝將這經驗給禅修者分享。在泰國等地,經由他所指導而證果者所在多有。目前贊念長老到世界各地隨緣度化,所到的地區有:美國、馬來西亞、印度、緬甸、新加坡、德國、英國等地。
五、長老的叁種布施
菩薩的真正護生,必須能夠財施、無畏施和法施兼顧。贊念長老幾十年來都是一直在布施,他以加持的「吉祥物」使生活苦難者暫時改善環境或經濟狀態,免于諸如失業之苦、求職之苦;他以「護身物」使衆生免于意外的災難,暫時保住脆弱的色身。這些雖不是究竟的利他,但卻是菩薩的財施、無畏施的一部份。聽說有一次,長老將一整船的加持吉祥物,在大風浪來襲前故意出海,結果平安地回來,用以說明加持的力量,而這種力量完全是來自修行者本身長期所累積的波羅蜜。今日許多泰國信徒都挂著長老所加持的吉祥物或佛牌等護身物,甚至遠道來求助于長老,不是沒有理由的。贊念長老說:
「使一人免于死亡所得的功德,比使一百條牛免于死亡的功德還大,因爲這人和他的後代可以學法向上,而牛和牛的後代只是繼續吃草而已。」
當阿姜贊念以九年的時間處理山區的反抗軍時,要求「不要死了任一人!」,他以這種大悲心終于化解了大的危機。
雖然贊念長老最喜歡的是教導內觀,但許多人卻只是來請求祈福、消災等。多年來,贊念長老在泰國和美國等地教導內觀,使禅修者經由修習而徹底滅苦,這是菩薩行的法施,而且是究竟的利他。贊念長老認爲叁愛(欲愛、有愛、無有愛)是苦之因,貪心和瞋心的發展過程是:
A欲愛→有愛→喜歡→貪心
B無有愛→不喜歡→不滿→忿心→瞋心
他的內觀禅修是指導禅修者培養大正念,以識智透視身體並使心走在中道上,超越喜歡和不喜歡的心理,最後拔除叁愛,得到究竟的解脫。
贊念長老能夠兼顧財施、無畏施和法施,也能指導聲聞、獨覺、菩薩等叁乘的修行者,可說是罕見的菩薩。贊念長老弘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及歐美以及東南亞各國,一生的傳奇事迹甚多。例如,今年2月21日,贊念長老赴馬來西亞霹雳州阿育嘉拉隆波托聖墓爲衆生祈福消災,法會時從天降下舍利(有網友將照片登于網站)。這些傳奇的經曆,可說是贊念長老的內觀智能以及大悲願力的插曲。他一方面以慈悲心到各地救苦救難,一方面以智能傳授滅苦的內觀法門。
六、結語
贊念長老的菩薩行,對一般只求平安的芸芸衆生給予消災解厄,對想出離輪回之苦的衆生教導內觀法門。贊念長老在今年五月初次訪臺,發現臺灣的禅修已經有很好的基礎,所以一回泰國夏安居後,立刻再次來臺,希望給有緣的禅修者們「臨門一腳」,打開「涅槃的眼睛」。今日贊念長老的內觀法門,弘揚于國內外,已經成爲一個重要的禅修法門。最後我們引用Jack Kornfield(傑克‧康菲爾德)的評語:
「阿姜朱連(阿姜贊念)是個非常開明的師父,使用許多修習方法。他研究不同技巧,並依學生的需要、品格和主要粘著,開示不同禅修法。但無論發展哪種技巧,他最終指導學生回到內觀修習,看清身心過程的真正本質,是變異的、不能滿足的和無我的。不祇傳授一條正確途徑,是他教學人們在正法中成長,就好比在實驗和省察我們的渴望和痛苦,視我們禅修過程爲內觀發展的另一面。雖然他密切的指導學生,尤其是當他們發展高層次的禅定,或正突破密集修習中的痛苦時。但他常提醒你,你的法門之道,就是持續觀察和省察。就如他所說︰『人對自己在正法中成長負起責任,是很重要的。』」
資料
1.《當代南傳佛教大師》:Living Buddhist Masters;Jack Kornfield(傑克‧康菲爾德)著,1977初版。介紹十二位著名的南傳佛教大師,此中最年輕的阿姜贊念名列其中。許多大師死後,書名改稱《活的正法》Living Dharma。
2.《佛陀的兒子》:Sons of the Buddha: The Early Lives of Three Extraordinary Thai Masters,全書介紹佛使比丘(1901-93)、般雅比丘(b.1911)、贊念長老(b.1936)叁位大師的少年生活,Kamala Tiyavanich著,2007, Wisdom Publications出版。
3.贊念長老的文字資料不多,但有許多錄音待人整理。網站上有他在美國內觀禅修中心的一些開示。
《內觀大師贊念長老的菩薩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