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彼娶譯師朗康巴之妹朗薩尼瓊瑪爲妻。生有叁子,長子名昆譯師魯易旺波松瓦,次子名昆多傑仁波且。據《傑尊欽波薩欽之傳記》記載,此譯師爲“七試人”[4]中的叁位青年賢者其中之一,即爲昆·魯易旺波。
昆·魯易旺波之弟名叫泊巴,彼有一子,名叫雲丹吉秋巴多傑仁波且,此說將在下文述及。據《薩迦世系史——賢者口飾》等(原注:《尼第》、《鍋斯巴》、《奇有之光》)一些傳記記載,有赤則拉勒、次拉旺秋、魯易旺波、次真四人。另一些傳記說、次真和多傑仁欽同是一人。也有的說爲父子關系(原注:《尼第世系史》、《薩迦世系史——賢者口飾》、《奇有之光》、《藏強巴世系史》)。傑尊仁波且所著的《昆氏世系史》記載,昆·魯易旺波松瓦是“七試人”之上師,彼之弟昆·多傑仁波且爲上師蓮花生之弟子,修習密宗。在《貢欽且波之論疏》中,洛巴貢欽和第瓦堅巴益西衮波二人把多傑仁波且說成是魯易旺波之弟。其它許多大小傳記(原注:達倉巴所著的《世系史》和喇嘛丹巴之親炙弟子喜饒多傑著的《世系史》等)與此說法相同。
按照《傑尊喇嘛薩欽之傳記》的說法,魯易旺波之弟是泊巴,多傑仁欽是魯易旺波之弟的兒子。如此次真和泊巴是同一人,彼之子即不是泊巴,父子二人誰是泊巴,難于分清。可能“魯易旺波之弟爲泊巴”此說是錯誤的,或者魯易旺波之弟是某一庶母所生子雲丹吉秋巴,起名爲多傑仁欽。傑尊著的《昆氏世系史》和《喀仁傑波校訂之史集》二書皆說多傑仁欽是魯易旺波之弟,故傑尊之全集中不可能與此相矛盾,只有把多傑仁欽算作魯易旺波之弟,才比較合情合理,此說見于《薩羅欽波之文集》,持咒法王師徒亦持此種說法。其次,關于魯易旺波松瓦是印度東部之薩霍爾[5]大賢哲福德怙主堪欽希瓦措[6]在吐蕃剃度出家。彼見其具才能。故爲之授戒。
傳說在吐著最初出家者爲“七試人”,此七人被教化爲殊勝之譯師,其中有年老者叁人。青年叁人,中年者一人、叁青年之第二人即爲魯易旺波松瓦。一些傳記說,魯易旺波松瓦是由其舅父剃度出家的。此說與“試人”互相矛盾。稱“七試人”爲“試人”之原因,乃是堪欽希瓦措在吐蕃剃度出家者中必須能勝任出家者,才能在其身邊出家。此是吐蕃最初之出家人。據說譯師朗康巴是“七試人”中之守護修伽陀者,故在其身邊出家,並非“試人”焉,要承認此乃爲吐蕃之最初出家,此後,堪欽解釋此原因爲“戒律之徒”這樣說比較合理。魯易旺波松瓦曾向堪欽[7]和其舅學習了許多教法,精通翻譯之要素,大師白瑪並授其教誡,至葉巴紮[8]修行,獲得了正果,成爲一名大賢哲,此乃爲昆氏家族最初獲得大教法者。
彼之弟多傑仁波且亦隨從大師白瑪學習許多舊派密宗之教法,修習各種法行,故名聲遠揚。彼在其父住地娶卓紮堆之女卓薩漾龍吉爲妻,生有七子。因舅父家爲吐蕃武士世家,所以舅氏一門武藝十分高強。此時,在卓年寨地方舉行了叁天遊藝比賽活動。七弟兄一天更換一匹馬及一身服裝。第一天爲白馬、白大氅;第二天爲紅馬、紅大氅;第叁天爲黑馬、黑大氅。因舉行賽馬時接替比賽,奪得了優勝。七弟兄輪替賽馬獲勝之事被舅文聞悉後,命令說:“調集兵力,准備戰鬥。”七弟兄說:“一方面是舅父家,另一方又是長久結交的鄰居,天地寬廣,不可能無有立足之地。”因此,老大至阿裏芒域地方;老二至阿裏貢塘地方;老叁至色地;老四至涅羅諾地方;老五至娘夏蔔)地方、他們各守其他,並發展了許多昆氏部落。但名聲不大。
幼子留居家鄉,與卓氏家族相戰,由此而分出年寨、讓那、瑪赤叁個部落。老六名喜饒雲丹居于仲巴雅垅地方。彼有二子,幼子到達喀索達托地方。由此分出堆羌之昆氏部落。長子雲丹迥乃繼承祖父之教法,彼有叁子,楚臣傑布居住于仲巴地方,護持佛教之徒衆。彼有叁子,次子前往代羌倉地方,長子名祖多喜繞和幼子居住于雅垅地方。祖多喜饒有七子,傳說由此七兄弟分出昆氏八部落。七弟兄之老五名格嘉,到達祁夏蔔地方,彼有二子,幼子一支傳出夏蔔堆地方的昆氏之人。長子格通有一子,名叫昆東泊布,彼在擦木絨之岩洞靜修,修習教法,並甘願做十二護法神之仆從。彼之子名釋迦洛追,彼居守恰如垅巴和上下夏蔔之地,功業彪炳,下半生占居祖父之地方雅垅。彼有二子,長子名叫昆若喜饒楚臣,幼子名昆官卻傑布。昆若喜饒楚臣年青時即隨從羅東多傑旺秋之堪布秀東尊追,受待八居士戒[9],一生純潔、清淨、高尚,無子。彼明察祖父之教法,修習金剛橛之法,具有無量幻化之力。如是,喜饒楚臣以上者皆精通般若波羅蜜多等各種法相學以及密宗方面的新教六部、前譯五部、後譯十叁部、底本二十一部等舊派密宗教法,並修持密宗本尊正道和金剛橛之精要,盡力執持護法善業,降伏惡魔。此乃無垢昆氏世系史也。
詩雲:
與無隨結怨之昆氏威力大,目睹漸歡慈善降生之情形,
世代後嗣如寶貝之念珠,奇有之地爲何不可證悟。
注釋:
[1]昆巴傑:意爲仇中生,因與仇寇結怨時所生,遂名爲昆巴傑,昆氏家族遂由此得名。
[2]官卻傑布:據《青史》記載,他生于陽木狗年,四十歲的陰水牛年修建了薩迦寺,享年六十九歲,逝于陽水馬年。
[3]指貢巴吉共達。
[4]公元767年,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落成、該寺主持者吐蕃贊尊赤松德贊派人到印度迎請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十二拉僧人來藏,協助寂護開始試度西藏貴族青年出家、相傳這次正式剃度出家爲七人,故稱“七試人”,或稱“七覺士”,也有的資料說爲六人。“七試人”的具體名單,諸史記載歧異。《西藏王統世系明鑒》謂“七試人”,有:巴·貝揚(又稱若特那,巴·桑布之子)、釋迦劄巴(秦·阿努之子)、貝茹雜那(巴郭·若那之子)、恩蘭·傑瓦喬揚、瑪·仁欽喬、昆·魯易旺波、藏·來朱。
[5]薩霍爾:指古印度東部一小國名,在今孟加拉地區。
[6]福德怙主堪欽希瓦措:亦稱靜命,古印度一佛學家。著《中觀莊嚴論》,爲中觀自續派。八世紀中,應藏王赤松德贊邀請至西藏,宣說律說、中觀等教法,桑耶寺建成後,由他和蓮花生主持“開光”,他還擔任此寺院的堪布,並剃度吐蕃七青年出家。
[7]地欽:此處指堪欽希瓦措。
[8]葉巴紮;拉薩東北一山寺名,系松贊幹布之妃蒙薩赤姜修建。
[9]八居士戒:佛教徒中終身受持八關齋戒,穿著僧裝之居士。
叁、薩迦昆氏家族之世系
第叁章關于薩迦昆氏家族之世系,亦分爲略說和詳說二種。
第一,《薩迦世系史——賢者口飾》述及昆若喜饒楚臣二弟兄,兄長以上者爲精通舊派密宗之人。此後,其弟開創先例,建薩迦寺[1],彼與尚摩索南吉生子名叫薩迦喇欽貢噶甯波。彼與妻子恰絨瑪•覺嘉普生子貢噶拔;彼又與第二個妻子覺嘉沃家生子大師孜摩、傑尊紮巴、貝欽沃波叁人。貝欽沃波之妻噶爾普摩•尼赤嘉生于薩迦班欽和桑察索南堅贊二人。桑察之妻多堆察那瑪•瑪久貢吉生于八思巴和衆生怙主恰那多傑二人;桑察第二個妻子薩迦秋多瑪•覺卓生子大師仁傑(即仁欽堅贊);桑察第叁個妻子瑪久多傑丹生子爲大師益西迥乃。恰那多傑之妻瑪久夏魯瑪•喀竹朱生子達瑪巴拉,達瑪巴拉之妻達布生子熱塔帕劄,年青時夭逝。益西迥乃之妻瑪久喀麥瑪•卻斯吉生子達尼欽波。
注釋:
[1]薩迦寺:據《紅史》記載,官卻傑布生于陽木狗年,在陽水鼠年(1072)修建了薩迦寺,享年六十九歲。逝于陽水馬年。《青史》記載,他在陰水牛年(1073)修建了薩加寺。
1.昆•官卻傑布
第二,詳細敘述之。昆若喜饒楚臣之弟昆•官卻傑布是最初稱爲薩迦昆氏者,他生于陽木鼠年[1]。年輕時,隨從父及其兄聽受許多密咒法,學習祖父之教法。正當他希求新譯密法之時,卓垅地方召開大法會,放前往觀之。他看了各種表演,其中看到許多咒師頭戴二十八種自在母之面具,各自手中拿一道具,有一長辮天女邊擊舞邊跳神,場面及聲勢之大使整個大街被阻塞。他問其兄:“此爲何故”。回答說:“現在是密宗的胡行亂爲之時,從此舊派密法者難于獲得法相學。汝自己所有乃爲汝之福緣,請把吾之佛像、佛經和佛塔埋藏起來。”此後,他將諸法物埋好,但有二護法金剛橛因護法力大未能理入,故其後裔都修持此二護法金剛橛,形成定期向白護法神兄妹抛朵瑪的慣例[2]。
此後,其兄見到官卻傑布說:“我已年高,你正是年富力強之際,要學習新譯密法,現在卓彌•釋迦益西精通此學問,你馬上前往彼處。”但他沒有前往,而隨從青譯師學習喜金剛密咒及密法。密法還未學完,青譯師圓寂。剩余之密法,按照其兄所言,前往卓彌釋迦益西身邊學習。卓彌問他說:“你父親死後緊接著你之祖父亦逝世,對嗎?”他聽後甚喜。此後,他將家中的一部分土地賣掉,奉獻十七匹馬以及珠串珍寶,請求授與佛教語訣。上師授予了一部分修道次第等佛法,尤其是授予了叁密乘部之廣說。他成爲執持教法的五大弟子之首。此外,他隨從桂譯師學習密集,隨從邬金[3]地方的班智達喜饒桑瓦學習五精要;隨從瑪譯師學習勝樂和悉地之要義。此外還依止梅譯師、巴日譯師、布散譯師、南喀烏巴昆季、昆•吉秋瓦、吉熱阿森等大德學習發菩提心以及無數密咒法,成爲新舊密法之教主。
此後,在其舅父家鄉一座低矮茅舍中爲他父親及其兄長建造了紀念塔,塔中放有一具護持力之木金剛橛。于紮窩垅巴建有一小寺,通稱爲薩迦舊寺。…
《薩迦世系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