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底峽略傳▪P2

  ..續本文上一頁散和雜亂無章的時期,該論于是成了當時唯一對佛教有系統論述旳書。它一方面成了來噶當派的思想基礎,一方面也在西藏佛教徒中,建立西藏佛教顯、密融合基礎並確定了以實修爲主的精神。

  阿底峽尊者是一位著名的佛教大學者,曾經開示:若能以慈悲的愛心給予那些無助及貧窮的人,其重要性 有如修行人觀修改"空性"。這些"慈悲心的功德"是大乘佛法中最重要的基石。

  (二)

   阿底峽尊者于宋太宗七年(公元 982年)出生在古印度薩诃羅國(今孟加拉國達卡地區)。他不僅是一位博通顯密經論的著名學者,而且也是一位悲心具足、內證圓滿、住持聖教、利益衆生的聖者。他對印度佛教乃至西藏佛教的利益是難以估量的。

  尊者種姓圓滿,父爲國王善勝王,其兄爲太子,其弟出家爲僧,是受人尊敬的善巧大師。舉國人民信奉佛法勤修善業。尊者自幼異于常人,愛樂正法,悲憫衆生,常得度母加持守護,處處顯示出俱生之功德。出生十八個月就能讀頌《贊佛》。六歲便精通算術字畫等世間學問。尊者雖然生于圓滿種族受用無缺,但卻不貪戀世間欲樂,時常感到世事如幻,王宮如同牢獄。年齡稍長便想效仿釋迦佛舍棄王位,成正等覺轉大*輪。11歲時尊者離開王宮,遊曆印度各個道場,遍訪大德。尊者在佛教聖地--中印度那闌陀寺于多生師長菩提賢論師處得發心教授。又于持戒清淨、具有無礙神通的杜鵑論師處聽聞緣起性空深義,尊者聽聞教授後當即就證得了加行位,獲勇健叁摩地。尊者自述內證 "我今住定,見諸法性,光明清淨,無諸染雜,猶如虛空,離諸雲翳;次從定起,見諸法現,雖見法現,而不執實,亦能任運,憶諸有情。" 此後尊者在遊學期間又參訪阿縛都帝、蓮花铠等十幾位得成就的顯密大德。尊者從十二至十八歲一直依止阿縛都帝修學,尊者的中觀見多依阿縛都帝獲得。阿底峽尊者二十一歲以內,已經非常精通佛教與外道所共通的聲明、因明、工巧明、醫方明等四種明處。例如,尊者十五歲時僅聽了一次有關因明的《正理滴論》,就在辯論時將一著名外道折服從而名聲大振。這個外道極善辯論,曾經將四位精通因明學的論師挫敗,所以依照古印度的習慣他身後帶者四把傘以示炫耀。尊者21歲時又回到黑山道場,親近蓮花铠上師修習金剛乘密法。蓮花铠喇嘛是一位大成就者,曾親見喜金剛並得空行母受記。尊者在此上師座前求得大灌頂,立密法名爲智密金剛。從此尊者一直精進修習金剛乘教法。到29歲時尊者對于顯密教法已經相當精通。當時邦伽羅國境內佛教衰落,在辯論時佛教往往負于外道,所以很多道場都被外道占領。後來請尊者前往住持道場,便大破外道,收回了失去的寺院和僧侶。此時尊者生起我慢,認爲自己是知解所有密法加持教授的第一人。此念一起,空行母便在尊者夢中示現出衆多尊者所沒有見過的密續。從此尊者的我慢之心徹底消除。

  由于尊者如果出家現比丘身則能極大的利益佛陀教法,所以釋迦佛以及爲多空行母或在尊者醒時或在尊者夢時勸請激勵尊者正入僧教,並授記尊者的親教師爲證加行位的聖者。尊者見出家因緣成熟,于29歲時前往大菩提金剛座摩底比柯羅寺。以證入大乘位的持律上座戒铠論師爲親教師,于大衆部正式出家,法名聖燃燈智。一時魔軍驚怖人天歡喜。從此至31歲尊者遍學顯密教法,上至中觀、唯識下至經部、有部無不遍學無余。特別是依止法铠論師精研《大毗婆沙論》多年,對于聖教的根本四部要典非常精熟,連不同部派之間"受食"、"淨水"這樣細小戒律的差別也能毫不相混的分清。成爲印度佛教十八部所共同尊重的持律上座。尊者雖然獲得如此成就,但是作爲一位不證究竟則視一切所知爲戲論的佛陀教法的真正行者,阿底峽尊者並不滿足對教法無缺的解了,而是思索如何實證教法速疾成佛,真實的利益衆生。此時他的上師蓮花铠論師無礙的了知了尊者心意,以神通力出現于尊者之前,告訴尊者:你雖然已經通達教理,也見到本尊,修定也很有成就,但是距離成佛還很遙遠。必須修大慈悲心,以大慈悲心爲本尊才能速得佛果。尊者在朝拜菩提道場時本師釋迦佛現身說:善男子,依菩提心而成正覺。象這樣佛菩薩親指點尊者修習菩提心的事例還有多次。于是尊者對于只有依菩提心才能速得成就生起了無比堅定的信心!所以向那些已得菩提心的上師廣求教授。後來尊者曆盡艱險在海外(金洲島,即蘇門答臘島)于金洲大師處求得了圓滿無缺的菩提心教法。此教法包含兩種傳承:一爲文殊所傳,一爲彌勒所傳(即修七種因果和自他相換兩種修菩提心的教授),是佛陀教法中深見、廣行兩大傳承之精華。後來每當尊者提起金洲大師必定雙手在頭頂合十,用四句偈贊頌之後才稱大師之名。尊者時常說:我的衆多上師都是成就者,他們的功德都是一樣的。但我的菩提心是依止金洲大師才生起,所以金洲大師的恩德是最大的。尊者依止金洲大師精進修習了12年終獲定解,所以回到印度展開了弘法利生的事業。重振聖教宗風,降伏一切外道。

  至此阿底峽尊者成就了如是所證功德:

  1.成就戒定慧叁學。大小一切顯密修持皆不出戒定慧叁學。戒爲一切善法的基礎。尊者自己曾經說:別解脫戒從未違犯;菩提心戒以及密宗的叁昧耶的細微之處曾偶爾違犯,但馬上當天依儀軌忏悔。尊者持戒如此精嚴以至于在很遠的地方都可以聞到尊者的戒香。尊者以慈悲滋潤身心,菩提心、增上心清淨堅固。尊者常用菩提心的教法教育弟子,所以尊者弟子中依菩提心之力證得成就和神通的人不可勝數。

  2.親見本尊。尊者曾親見衆多佛菩薩,經常現身的有叁昧耶王、觀自在、救度母、不動明王、勝樂金剛、喜金剛等六尊。

  3.擁有種種神通。尊者常把神通比喻爲鳥之翅膀並說:若無神通力不能度有情。沒有神通力則不能調伏剛強衆生。尊者示現神通的事迹非常多,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由于尊者擁有無與倫比的功德,所以佛教各宗各派都視尊者爲眼目。根據當時印度寺院的習俗,寺廟大門的鑰匙一定要由寺中最善巧佛法的人掌握,而尊者一人就掌握了18座著名寺院的鑰匙。

  1037年尊者受藏王迎請入藏弘法。1040年離印,1042年到藏,此時尊者已經59歲了。當時正值朗達嗎滅佛後一百多年,西藏佛教極爲混亂。出家在家都不重視修行次第。或修密而誹謗顯教或持律而诋毀密法,顯密如同水火。藏王智光、菩提光叔侄見此情況認爲只有去印度迎請大班智達才能正本清源挽救西藏佛教。所以不惜黃金身命多次派人去迎請阿底峽尊者。所去之人十有八九死于途中,藏王自己也爲此舍身而亡。藏人求法之心之堅之誠可欽可佩!尊者由後藏至塘薄嘎、桑耶、聶塘、拉薩、耶吧、盆宇等處,對于沒有佛化的地方宣揚佛法,對于有佛法的地方加以整理增廣;對于一些邪說旁論、似是而非不清淨的見地都用正理破斥洗滌令淨。特別針對當時邪解密法輕視因果的亂行,宣講業果、皈依令其入于正行。當時人們都尊稱尊者爲"皈依喇嘛""業果喇嘛"。尊者著述很多,最爲著名的是《菩提道炬論》。此論依深見、廣行兩大佛陀傳承,總攝一切顯密修學次第,對衆生利益極大。藏人依其教授而逐漸形成了後弘期著名的甘丹派。甘丹派對于後來的薩迦、葛舉、格魯等其它幾個教派都直接或間接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阿底峽尊者入藏整頓教法的恩德不但利益了藏人,而且至今所有內心不被宗派煩惱執蒙蔽的人還能從中獲得無邊的受用。

  尊者雖然證得金剛持位,永離分斷變易生死,但依化度時機和惑亂有情之所見于1056年于西藏聶塘示現涅槃。

  

  

《阿底峽略傳》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