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古代佛教史▪P79

  ..續本文上一頁揚佐示寂,世壽六十六歲。

  西元一六七二年 清聖祖康熙十一年壬子

  岩傳導師敦都多傑示寂,世壽五十八歲。

  西元一六七六年 清聖祖康熙十五年丙辰

  榮增德達甯巴年叁十一歲,于正月十五日,取出“忿怒蓮師”、“金剛薩垛”及“都森阿的”岩藏。

  西元一六八O年 清聖祖康熙十九年庚申

  榮增德達甯巴年叁十五歲,于六月二十九日,取出“大悲善逝總集”類法要岩藏。

  西元一六八二年 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壬戌

  第五世DL喇嘛,于黑月二十五日示寂,世意六十六歲。第巴桑結渣楚秘不發喪,自請封于聖祖,冊授“圖伯特國王”。

  西元一六八叁年 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癸亥

  第六世DL喇嘛誕生。

  案,此代喇嘛,曾因政治原因,鬧叁胞案。第五世DL既示寂,第巴桑結渣楚勾結准噶爾部噶爾丹入寇谟南,于是引起康熙二十九年丙午(西元一六九O年)的用兵。康熙叁十六年(西元一六九六年)清兵平定大漠南北,聖祖诏第二世班禅入京,責藏人反叛,桑結渣楚恐懼,不得不于叁十七年(西元一六九七年)密奏第五世DL示寂事,並謂第六世DL將于是年十月坐床。聖祖允許,但拉藏汗又別立一第六世DL與桑結渣楚對立。這事件引起青海准噶爾部蒙人的不滿,而于青海另立第叁位DL喇嘛。這紛耘的政局,遂引致策妄阿拉布坦之兵起事。聖祖于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O年)遣兵平定之,乃以桑結所立的爲六世DL;青梅所立的爲第七世DL,並迎之入拉薩坐床,于是名義始定于一。

  西元一六八七年 清聖祖康熙二十六年丁卯

  第十二耀宗年。

  西元一六九八年 清聖祖康熙叁十七年戊寅

  榮增義布汪羅布誕生。

  西元一七OO年 清聖祖康熙叁十九年庚辰

  施都卓之忠蘭誕生。

  西元一七O五年 清聖祖康熙四十四年乙酉

  拉藏汗殺第巴桑結渣楚。

  西元一七O八年 清聖祖康熙四十七年戊子

  第七世DL喇嘛基桑渣楚誕生。

  西元一七一七年 清聖祖康熙五十六年丁酉

  准噶爾軍隊入藏,對甯瑪巴之法與廟宇,所贻災害甚大。

  案,此條爲 敦朱甯波車原文。蓋指策妄揮兵入藏殺拉藏汗事。

  西元一七二O年 清聖祖康熙五十九年庚子

  清兵平定藏地,入拉薩,護送基桑渣楚坐狀,爲第七世DL喇嘛。時DL年十叁歲。

  西元一七二叁年 清世宗雍正元年癸卯

  世宗舍其太子時潛邸爲雍和官,供養喇嘛。

  西元一七二九年 清世宗雍正七年己酉

  岩傳大導師君青宜嗎甯巴于十二月誕生。

  西元一七叁叁年 清世宗雍正十一年癸醜

  第十叁代嘉瑪巴敦都多傑誕生。

  西元一七叁七年 清高宗乾隆二年丁巳

  第二世班禅羅桑耶西示寂,世壽七十五歲。

  西元一七叁八年 清高宗乾隆叁年戊午

  第叁世班禅羅桑丹啤耶西誕生。

  西元一七四O年 清高宗乾降五年庚申

  左清渣些仁編泰賢誕生。

  西元一七四五年 清高宗乾隆十年乙醜

  多珠捷麥清那窩錫誕生。

  西元一七四七年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丁卯

  第十叁耀宗年

  西元一七五七年 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丁醜

  第七世DL喇嘛基桑渣楚示寂,世壽五十歲。

  西元一七五八年 清高宗乾隆二十叁年戊寅

  第八世DL喇嘛儉白渣楚誕生。

  案,由此世DL喇嘛起,始由金奔巴瓶掣名。

  西元一七六叁年 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癸未

  叁大持明化身,西藏隱藏地啤嗎谷之叁開發者,卓甯嘉汪赤麥多傑、邬金左都甯巴、榮增多傑圖密,同年誕生。

  西元一七八O年 清高宗乾隆四十五年庚子

  第叁世班禅羅桑丹啤耶西示寂于北京。世壽四十叁歲。

  西元一七八一年 清高宗乾隆四十六年辛醜

  第四世班禅丹啤利麻誕生。

  西元一七九八年 清仁宗嘉慶叁年戊午

  九月初叁日,君清宜嗎甯巴示寂,世壽七十歲。

  西元一八O四年 清仁宗嘉慶九年甲子

  第八世DL喇嘛儉白渣楚示寂,世壽四十七歲。

  西元一八O五年 清仁宗嘉慶十年乙醜

  第九世DL喇嘛龍多渣楚于二月十五日誕生。

  案,此世DL轉生,特殊靈異,生而知爲第五世DL喇嘛,且識數生前所用钤杵,故清駐藏大臣玉甯,乃奏請不必用金奔巴瓶掣名。

  西元一八O七年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

  第十四耀宗年。

  西元一八O八年 清仁宗嘉慶十叁年戊辰

  巴珠邬金支麥卓之汪波誕生。

  西元一八一叁年 清仁宗嘉慶十八年癸酉

  蔣幹羅爵泰賢于十月初十日誕生。

  案,師爲近代甯瑪巴大成就者,與第五岩傳導王蔣楊親遮旺布互爲師徒。二師弘化康藏各地,法緣甚廣。嘉瑪巴之十四、十五世;D寶法王之第十及十一世,均爲其主要弟子。噶朱巴及格魯巴之成就者,亦皈依之爲師。

  西元一八一五年 清仁宗嘉慶二十年乙亥

  第九世DL喇嘛龍多渣楚示寂,世壽十一歲。

  西元一八一六年 清仁宗嘉慶二十一年丙子

  第十世DL喇嘛楚青渣楚誕生。

  西元一八二O年 清仁宗嘉慶二十五年庚辰

  第五岩傳導王蔣楊親遮旺布于六月初五日誕生。

  案,師爲近代岩傳大導王,亦爲甯瑪巴法王。然師于薩迦巴、噶朱巴、噶登巴之教法教規,無不通達,蓋師對各派不共傳承之法要,皆甚恭敬,“且對每一根本來源之上師,向之請求成熟解脫之灌頂之後,辄加以思維斷疑,故修行時得極大之證悟。”(見《藏教史》乙六)

  西元一八二九年 清宣宗道光九年己醜

  笛青楚朱零巴誕生。

  西元一八叁五年 清宣宗道光十五年乙未

  笛青敦朱甯巴誕生。

  西元一八叁七年 清宣宗道光十七年丁西

  第十世DL喇嘛楚青渣楚示寂,世壽二十二歲。

  西元一八叁八年 清宣宗道光十八年戊戌

  第十一世DL喇嘛噶珠渣楚誕生。

  西元一八四六年 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丙午

  岩傳導師麥彭能渣渣楚誕生。

  案,《藏教史》乙六雲:“麥彭並無真正取出地下之岩傳,但于特別之需要,如生起、圓滿、口訣、事業等,爲以前所無者,多數從其意岩流出,著論以弘揚,因此成爲一切岩法之王。”

  于此可見甯瑪巴岩傳派之特色。

  西元一八四九年 清宣宗道光二十九年己酉

  德青史波甯巴于六月初十日誕生。

  西元一八五四年 清文宗鹹豐四年甲寅

  第四世班禅丹啤利麻示寂,世壽七十四歲。

  西元一八五五年 清文宗鹹豐五年乙卯

  第五世班禅丹啤旺曲誕生。

  十一世DL喇嘛噶珠渣楚示寂,世壽十八歲。

  西元一八五六年 清文宗鹹豐六年丙辰

  十二世DL喇嘛稱勒渣楚誕生。

  笛敦利饒甯巴誕生。

  西元一八六五年 清穆宗同治四年乙醜

  諾那呼圖克圖于五月十五日寅時誕生西康。

  案,師弘化漢土,法緣甚廣。此條系年,據《康藏佛教與西康諾那呼圖克圖應化事略》。

  西元一八六七年 清穆宗同治六年丁卯

  第十五耀宗年。

  西元一八七一年 清穆宗同治十年辛末

  嘉馬巴斯卡秋多傑誕生。

  西元一八七二年 清穆宗同治十一年壬申

  第五代佐朱,圖登卓之多傑誕生。

  西元一八七五年 清德宗光楮元年乙亥

  十二世DL喇嘛稱勒渣楚示寂,世壽二十歲。

  西元一八七六年 清德宗光緒二年丙子

  十叁世DL喇嘛圖登渣楚誕生。

  案,此世DL于西元一九叁叁年,民國二十二年癸酉,陽曆十二月十七日示寂。十四世DL丹津渣楚,則于西元一九叁五年,民國二十四年乙亥,漢曆六月六日誕生。民國二十九年陽曆二月二十二日(藏曆正月十四日、漢曆正月十五日)坐床。見吳忠信《西藏紀要》。吳氏時爲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赴藏主持坐床大典,所記當爲信史。

  西元一八八叁年 清德宗光緒九年癸未

  第五世班禅丹啤旺曲示寂,世壽叁十歲。

  第六世班禅卓之呢嗎誕生。

  案,班禅卓之呢嗎大師,曾行化漢土,傳“時輪金剛大法”。西元一九叁七年,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示寂,世壽五十五歲。

  西元一八九O年 清德宗光緒十六年庚寅

  德青史波甯巴于五月十一日示寂,世壽四十二歲。

  案,師爲第五岩傳導王蔣揚親遮旺布弟子。師徒二人所造事業甚廣。

  西元一八九二年 清德宗光緒十八年壬辰

  第五岩傳導王蔣揚親遮旺布,于二月初六日至初十日當中,名“jia華呢巴”之夜,抛花祝福後。于定中示寂。

  西元一八九叁年 清德宗光緒十九年癸巳

  貢噶法獅子于九月十五日寅時誕于木仰。

  案,貢噶法獅子于西元一九叁五年(民國二十四年乙亥)來漢士行化,事迹詳見《輔教廣覺禅師西康貢噶呼圖克圖本傳》。師于西元一九五七年(民國四十六年)丁酉漢曆正月二十九日醜時示寂,世壽六十五歲。見其弟子屈文六上師所記。

  西元一八九九年 清德宗光緒二十五年己亥

  蔣幹羅爵泰賢于十一月十一日示寂

  西元一九O二年 清德宗光緒二十八年壬寅

  敦珠甯波車(金剛智)于藏曆六月初十日誕生。

  案, 敦珠甯波車生辰,見其示 劉師銳之法谕,有關 敦珠師佛之行化,詳見 劉師譯《 敦珠上師降生本傳》。敦珠師佛現避地印度噶林邦,爲甯瑪巴僅存之法王。

  密乘行人參考典籍

  密乘出版社發行

  ■金剛乘全集

  金剛乘全集第一輯(共五冊)

  1 菩提正道菩薩戒論

  2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

  3 俱生契合深導了義海心要

  4 諸家大手印比較研究

  5 菩提道次第廣論

  金剛乘全集第二輯(共五冊)

  1 大乘要道密集

  2 大圓滿無上智廣大心要

  3 賢劫千佛名號贊

  4 大幻化網導引法

  5 菩提道次第訣要

  金剛乘全集第叁輯(共五冊)

  1 密咒道次第寶鬘釋

  2 內外宗義略論

  3 西藏甯瑪巴法源曆史贊頌

  4 大圓滿虛幻休息妙車疏

  5 仰兌

  ■金剛乘學會叢書

  一 西藏古代佛教史

  二 佛經選要

  叁 敦珠甯波車訪問香港

  四 西藏密宗靜坐法概說

  五 西藏密宗靜坐法詳釋

  六 西藏密宗靜坐法廣論

  七 諸家大手印比較研究

  八 佛教對漢土文化之影響

  九 心經密義闡述

  十 佛學十八講

  十一 金字塔、生法宮比較

  十二 敦珠甯波車降生傳記

  十叁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一輯

  十四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二輯

  十五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叁輯

  十六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四輯

  十七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五輯

  十八 現觀莊嚴論略釋、科判表

  十九 印度佛教史之神通

  二十 西藏古代佛教史提要及西藏密宗編年

  二十一 密乘源流簡述

  二十二 密宗道次第略科及各章大要簡述

  二十叁 無上密乘修持叁要冊

  二十四 戒定慧之抉擇

  二十五 顯密叢集

  二十六 梵漢藏文合璧聖妙吉祥真實名經

  

《西藏古代佛教史》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阿底峽略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