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443· 密雲圓悟禅師悟道因緣

  443.密雲圓悟禅師悟道因緣

  甯波天童密雲圓悟禅師,龍池幻有正傳禅師之法嗣,字覺初,俗姓蔣,宜興(今江蘇境內)人,大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出生。圓悟禅師幼時喜好跏趺坐,俨然若有所思。八歲時,不由師教,即能念佛。從十五歲開始,以耕、樵爲生。二十六歲時,圓悟禅師偶然拾得一本《六祖壇經》,釋鋤讀之,始知有宗門向上之事,遂決志參究。從此以後,圓悟禅師白天耕種采薪,晚上編織草鞋,閑暇則取《壇經》,玩昧不已。一日,圓悟禅師擔柴到集市上叫賣,忽然看見一個柴垛,高高地突露在眼前,當下恍然有省。

  二十九歲那一年,圓悟禅師出家之志已決,安置好妻孥之後,遂前往荊溪顯親寺,投幻有正傳禅師座下出家。正傳禅師見圓悟禅師學道勇銳,希望他能夠盡快徹悟,便給他起名“圓悟”。圓悟禅師叁十歲時,正傳禅師由顯親移住龍池,圓悟禅師亦隨而前往,第二年終于得以落發。在正傳禅師座下,圓悟禅師任勞任怨,勤服大衆,經常于百裏之外,爲寺院背糧。在幹各種各樣雜活苦役的同時,圓悟禅師一有空兒就入室請益。

  正傳禅師對圓悟禅師要求極嚴,經常施以惡毒鉗錘。每有所問,圓悟禅師若不能相契,正傳禅師便厲聲诟罵,絲毫不留情面。天長日久,圓悟禅師漸漸地郁悶成病,曾臥床二十多天。圓悟禅師在正傳禅師座下服勤四載之後,也就是在他叁十叁歲的時候,才獲許受戒。第二年,圓悟禅師開始閉千日關,發誓克期取證。其間,圓悟禅師雖有所省發,正傳禅師卻終不肯予以印可。

  叁十八歲那一年,圓悟禅師偶然登上銅棺山頂,見樹木蔥茏,境界開闊,忽悟情與無情煥然等現,覓纖毫過患了不可得。當時正傳禅師移住京師普照寺。圓悟禅師遂前往省觐,請求印證。

  正傳禅師一見圓悟禅師,便問:“老僧離汝叁載,還有新會處麼?”

  圓悟禅師道:“一人有慶,萬民樂業。”

  正傳禅師又問:“汝又作麼生?”

  圓悟禅師道:“特來省觐和尚。”

  正傳禅師道:“念子遠來,放汝叁十棒。”

  圓悟禅師于是留在普照寺,執侍正傳禅師,兩年後,便辭師遊方。圓悟禅師先後到過金山、雙徑、天臺等地,並拜訪過道學家周海門居士。

  萬曆叁十八年(1610),正傳禅師從燕京重新回到龍池。圓悟禅師複前往探望。

  正傳禅師問道:“汝到諸方,曾見甚麼人?”

  圓悟禅師一聽,便以腳打他,以手拍膝。

  正傳禅師道:“許汝多時,一些氣息也無。”

  圓悟禅師道:“和尚疑則別參。”

  一日,正傳禅師上常說法,舉拂子問大衆:“諸方還有這個麼?”

  圓悟禅師從大衆中走出,震威一喝。

  正傳禅師道:“好一喝。”

  圓悟禅師于是又連喝兩聲,然後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正傳禅師便轉過身,看著圓悟禅師,說道:“更喝一喝看。”

  圓悟禅師一聽,便走出法堂。

  正傳禅師于是下座,歸丈室。

  圓悟禅師遂跟在後面,來到丈室,向正傳禅師作禮道:“適來某甲觸忤和尚。”

  不久,正傳禅師便命圓悟禅師住西堂寮。按叢林規矩,只有退居或客居的住持和尚和有資格住進西堂寮。從這裏可以看出,正傳禅師對圓悟禅師的器重。

  正傳禅師臨終前,曾將法衣和拂子交付給圓悟禅師,並囑累他好好扶持佛法。圓悟禅師再叁推辭,不得已而受之,並畫圓相五位,呈正傳禅師,說道:“若據某甲扶佛法,任他五位圓相,都來(統統,全都)總與叁十棒,莫道分明爲賞罰。”

  正傳禅師一聽,便點頭微笑。

  正傳禅師圓寂後,圓悟禅師一度于龍池繼其法席。後遷浙江嘉興金粟山廣慧寺、福建黃檗山萬福寺、明州育王廣利寺、天童景德寺等道場。一時宗風浩蕩,道聲日隆,僧俗問法者晝不斷。其座下徒衆有叁千余人,爲一方宗主者十二余人。

  圓悟禅師圓寂于崇祯十五年(1642),春秋七十七歲。

  圓悟禅師曾有詩偈雲:

  “野衲橫身四海中,端然迥出須彌峰。

  舉頭天外豁惺眼,俯視十方世界風。”

  “萬聚叢中我獨尊,獨尊那怕聚紛纭。

  頭頭色色非他物,大地乾坤一口吞。”

  “十方世界恣橫眠,那管東西南北天。

  唯我獨尊全體現,人來問著只粗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