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387· 本源永甯禅師悟道因緣

  387.本源永甯禅師悟道因緣

  宜興龍池一源永甯禅師,舒州太平無用賢寬禅師之法嗣,別號虛幻子,俗姓朱,淮東通州人。永甯禅師少時極聰穎,六歲入鄉校,凡所接觸經籍,看一遍即能了其大義。九歲時投本邑利和寺出家。後因河南王童器重,永甯禅師雖年少而得度牒爲僧。從此以後,永甯禅師便開始遊方參學,遍曆禅席,可是無所契入。不久,永甯禅師便來到焦子山,精修禅定,只要一昏沈瞌睡,他就下座搬沙運磚,或者坐在懸空的板子上。這樣苦修了五年,結果仍然未能契入宗門之旨。于是他便前往淮西太湖山,禮谒無用寬禅師。

  無用寬禅師禅風高峻,一般人都難入其門。永甯禅師初來太湖山,准備入門拜見無用寬禅師。無用寬禅師一見他,便厲聲呵斥,將他趕出門外。不得已,永甯禅師只得在門外行禮。這樣,過了很久,無用寬禅師才允許永甯禅師入室相見。

  無用寬禅師問:“何處人?”

  永甯禅師道:“通州。”

  無用寬禅師道:“淮海近日盈虛如何?”

  永甯禅師道:“沃日滔天,不存涓滴。”

  無用寬禅師道:“不著槽道。”

  [意思是說,你的回答沒有說到點子上,還不到位。]

  永甯禅師道:“請和尚道。”

  無用寬禅師便大喝一聲,將他趕出丈室。

  永甯禅師退出丈室之後,一直想著室中的對話,心裏非常迷茫,徹夜難眠。

  過了一段時間,永甯禅師又入室請益。

  無用寬禅師便舉雲門“須彌山”之話頭——

  有僧問雲門文偃禅師:“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雲門禅師道:“須彌山。”

  無用寬禅師的話頭還未舉完,永甯禅師便豁然有省,于是急忙走到無用寬禅師的跟前。

  無用寬禅師打了他一巴掌,诘問道:“趙州無字作麼生?”

  永甯禅師遂應聲作偈答曰:

  “趙州狗子無佛性,萬象森羅齊乞命。

  無底籃兒盛死蛇,多添少減無虛剩。”

  永甯禅師剛作完偈子,無用寬禅師便震威一喝。

  永甯禅師便問“喝作麼?”

  無用寬禅師道:“東瓜山前吞匾擔,捉住清風剝了皮。”

  永甯禅師一聽,便通身汗下,說道:“今日方知和尚用處。”

  永甯禅師悟道後,繼續留在無用寬禅師座下,執侍叁年。叁年後,無用寬禅師便將斷崖義禅師爲他所題像贊,傳給了永甯禅師,以示付法,並懸記雲:“汝緣在浙,逢龍即住,遇池便居”。

  永甯禅師後果然應無用寬禅師之懸記,出世于宜興龍池。在那裏,永甯禅師曾一度“築室于絕巘之上,壁立如削,斬木爲棧,棲板空中,足不出戶者叁年。”

  大元皇帝敬念永甯禅師道行深厚,特賜“弘教普濟禅師”之號,並宣他入京,于龍光殿升座說法。皇上大悅,又诏賜永甯禅師金襕法衣及“佛心了悟禅師”之號。

  大明洪武己酉年(1369),永甯禅師將示寂,囑咐徒衆將龛子事先移至絕巘之上,以備裝靈骨之用,並索筆書偈雲:

  “七十八年守拙,明明一場敗阙。

  泥牛海底翻身,六月炎天飛雪。”

  書完偈子,便吉祥而逝,春秋七十八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