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孤峰明德禅師悟道因緣
杭州淨慈孤峰明德禅師,明州雪窦汝霖禅師之法嗣,俗姓朱,明州昌國人。明德禅師的父親朱有成,與普陀山的僧人玠禅師相好。玠禅師生前因聞雞鳴而悟道,後出世說法,必鼓翅作雞鳴。玠禅師圓寂後,一日,明德禅師的母親夢見玠禅師前來投宿,遂覺而有孕,懷胎十月,始生明德禅師。明德禅師自幼持重,不好嬉戲,唯好跏趺坐,慨然有出世之志。
明德禅師十七歲出家,受具足戒後,即孤錫遊方。初投天童竺西坦禅師座下參學,因聞坦禅師的上堂法語,恍然有所省悟。
後又投淨慈晦機佛智元熙禅師座下。
初禮淨慈,晦機禅師便問:“什麼物,恁麼來?”
[祖師大德接引學人時,經常這樣問。這個問題不是世間的普通問候語,端的在直指心性。若能于問話的當際,一念回光返照,即能親證自己本來面目。]
明德禅師道:“胡張叁,黑李四。”
晦機禅師于是拈起拄杖。
明德禅師一見,便拂袖而出。
明德禅師雖然得到了竺西坦和晦機元熙二位禅師的印可,但是,他深知自己腳跟仍未點地,終不敢自肯。于是他更加發奮自勵,誓以必證爲期。
不久,明德禅師來到雙林,禮谒明極俊禅師。俊禅師一見他,知是法器,因此非常器重他,讓他管理藏經閣。
後來,俊禅師應日本方面邀請,前往日本弘法。在送俊禅師上船的時候,明德禅師偶然遇見了竺田汝霖禅師。汝霖禅師一見明德禅師氣度不凡,便邀請他到明州雪窦寺,在他的座下任首座和尚。
一日,汝霖禅師上堂說法,舉隱山禅師“泥牛入海”之公案——
潭州龍山和尚,又稱隱山和尚……一日,洞山禅師與密師伯行腳,偶然經過龍山腳下,見溪水中漂來一片菜葉,洞山禅師道:“深山無人,因何有菜隨流,莫有道人居否?”于是便一起撥草溪行,走了六七裏,忽然看見一位老和尚(他就是龍山和尚),形羸貌異,便放下行李問訊。龍山和尚道:“此山無路,阇黎從何處來?”洞山禅師道:“無路且置,和尚從何而入?”龍山和尚道:“我不從雲水來。”洞山禅師道:“和尚住此山多少時邪?”龍山和尚道:“春秋不涉。”洞山禅師便問:“和尚先住,此山先住?”龍山和尚道:“不知。”洞山禅師又問:“爲甚麼不知?”龍山和尚道:“我不從人天來。”洞山禅師道:“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龍山和尚道:“我見兩個泥牛鬥入海,直至于今絕消息。”洞山禅師一聽,始具威儀禮拜。……洞山禅師走後,龍山和尚于是述偈曰:“叁間茅屋從來住,一道神光萬境閑。莫把是非來辨我,浮生穿鑿不相關。”說完,便放火將庵燒掉了,然後搬進深山裏,以後再也沒有人見過他。後人皆稱他爲隱山和尚。
在舉完這則公案的時候,汝霖禅師聲音洪亮,如雷貫耳。
明德禅師聽完此公案,不覺群疑頓消,豁然大悟,遂呈偈給汝霖禅師。汝霖禅師覽其偈,贊歎道:“人天眼目,俨然猶在!”
明德禅師後出世住松江之東禅,不久又移住集慶之保甯,末後又住杭州之淨慈。明德禅師所到之處,曲盡善巧,誨人不倦,深爲叢林大衆所敬愛,士大夫們亦樂與交遊。
明德禅師臨終前,曾教誨他的弟子們說:
“汝等一真圓性,與如來等。世相起滅,無異石火電光。晝夜勤行,毋生退轉。吾沒後,當遵佛製,依法茶毗,勿令衣麻而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