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笑隱大欣禅師悟道因緣
金陵集慶龍翔笑隱大欣(xin)禅師,徑山佛智晦機元熙照禅師之法嗣,俗姓陳,九江義門(今江西境內)人。笑隱禅師少時從本郡水陸院出家,十七歲上廬山開先寺禮谒一山萬禅師,蒙其指點,前往百尺山,投佛智晦機元熙禅師座下參學。晦機元熙禅師是育王物初大觀禅師之法嗣,而育王大觀禅師又是佛照德光禅師之法孫。
元熙禅師一見笑隱禅師,知是法器,因此對他很器重,令他充當書記,負責寺院文案,並不時地舉古德悟道公案,來诘問和鉗錘他。
一日,元熙禅師舉黃龍慧南禅師得法因緣,問笑隱禅師:“黃龍既得旨于泐潭,領徒遊方,及見聰明,氣索(意然索然)汗下,過在什麼處?”
[黃龍慧南禅師得法因緣,參見本書“黃龍慧南禅師悟道因緣”章。]
笑隱禅師大聲應道:“千年桃核裏,覓甚舊時仁!”
又一日,元熙禅師舉百丈野狐禅公案,诘問笑隱禅師:“不落因果便墮野狐身,不昧因果便脫野狐身。且道利害在什麼處?”
笑隱禅師正要開口擬對,元熙禅師突然震威一喝。
在這突如其來的一喝之下,笑隱禅師平生之疑滯,當下渙然冰消。
大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笑隱禅師開始于湖州烏回出世接衆,後遷住杭州報國寺、中天竺等道場。大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文宗以金陵潛邸爲大龍翔集慶寺,求四方名德爲開山第一祖。笑隱禅師蒙上天竺佛海澄禅師之舉薦,首膺其選,得賜“廣智全悟大禅師”之號。第二年便奉诏入禁,于奎章閣對論宗旨。文宗大悅,遂賜貂裘金衲衣。順帝及位後,诏令百丈山東陽德輝禅師重編《禅林清規》,命笑隱禅師參與校正,刊定爲九章,從此天下叢林,皆取法于此。
大元順帝至正四年(1344),笑隱禅師臨終示疾,囑咐徒衆將兩代皇帝所賜金幣,用來修建萬佛閣,以報國恩。然後書偈跏趺而逝。春秋六十一歲。
笑隱禅師生前有《禅林清規》、《四會語錄》、《蒲室集》等著作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