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古鼎祖銘禅師悟道因緣
杭州徑山古鼎銘禅師,徑山元叟行端禅師之法嗣,俗姓應,奉化人。祖銘禅師幼時不食葷腥,穎悟持重,年稍長,勤奮好學,通百家之書,尤好佛典。十八歲時,因爲厭離世俗生活,往從金峨錫禅師學習出世法,二十五歲落發得度。受具足戒後,祖銘禅師即開始遊方參學。他拜訪過江浙一帶很多大德,但是未能契入宗門之旨。
當時,元叟行端禅師在杭州靈隱寺當住持,法席興盛。祖銘禅師于是前往參禮。
一日,祖銘禅師入室,向元叟禅師請教黃龍見慈明之因緣。
[該因緣是——一天晚上,晚參結束之後,慧南禅師入室,向慈明禅師(石霜楚圓)請益。慧南禅師道:“慧南以暗短,望道未見,此聞夜參,如迷行得指南之車。然唯大慈,更旋法施,使盡余疑。”慈明禅師道:“書記領徒遊方,名聞叢林,借使有疑,不以衰陋鄙棄,可坐而商略,顧(豈、難道)不可哉!”于是便令侍者搬來禅床,請慧南禅師坐。慧南禅師被慈明禅師的誠懇所感動,惶恐不安,堅辭不肯坐,並再叁哀請慈明禅師爲他開示。慈明禅師道:“公學雲門禅,必善其旨。如雲放洞山叁頓棒,是有吃棒分、無吃棒分?”慧南禅師道:“有吃棒分。”慈明禅師一聽,便板起面孔,說道:“從朝至暮,鵲噪鴉鳴,皆應吃棒。”慧南禅師當即瞠目結舌,連連後退。慈明禅師道:“吾始疑不堪汝師,今可矣!”說完,慈明禅師便端坐不動,慧南禅師于是焚香作禮。慧南禅師禮畢,慈明禅師又問:“脫(倘或、或許)汝會雲門意旨,則趙州嘗言“臺山婆子,被我堪破,”且那裏是他勘破婆子處?”慧南禅師被問得無言以對,汗下如雨。第二天,慧南禅師又入室請益。才隔一夜,慈明禅師象變了一個人似的,一見慧南禅師,便指著他的鼻子,诟罵不已。慧南禅師大惑不解,說道:“罵豈慈悲法施邪?”慈明禅師道:“你作罵會那!”慧南禅師一聽,言下大悟。後作頌,呈給慈明禅師,頌曰:“傑出叢林是趙州,老婆勘破有來由。而今四海清如鏡,行人莫與路爲仇。”慈明禅師一看,知道慧南禅師這次真正徹悟了,遂點頭印可。]
元叟禅師便問:“只如趙州道“臺山婆子被我勘破”,慈明笑曰“是罵耶”,你道二老漢用處,是同是別?”
祖銘禅師道:“一對無孔鐵錘!”
元叟禅師又問:“黃龍直下悟去又如何?”
祖銘禅師道:“也是病眼見空華。”
元叟禅師于是連聲說道:“不是!不是!”
祖銘禅師正要開口辯答,元叟禅師忽然大喝一聲。
祖銘禅師當下便豁然大悟。
從此以後,祖銘禅師道譽日隆,與之交遊者皆雅望之士。雖然如是,祖銘禅師卻更加謙抑自持,待人平實,深爲僧俗二衆所敬愛。後來,有很多叢林都爭相邀請駐錫,祖銘禅師皆一一婉言謝絕。一直到大元順帝元統元年(1333),祖銘禅師五十四歲時,才離開徑山,出世弘法。
祖銘禅師先後住持過昌國之隆教、浙江之普陀、中天竺等道場。一直到大元至正七年(1347),祖銘禅師才重新回到徑山,住持法席。一時門庭大盛,天下衲子,不憚步險,前來參禮。于是,朝廷特賜祖銘禅師“慧性文敏宏學普濟禅師”之號。
大元至正戊戌(1365)年,祖銘禅師將示寂,作偈辭世雲:
“生死純真,太虛純滿。
七十九年,搖籃繩斷。”
寫完,便擲筆而逝。春秋七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