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破庵祖先禅師悟道因緣
夔州臥龍破庵祖先禅師,天童鹹傑禅師之法嗣,俗姓王,四川廣安人。祖先禅師少時從羅漢院德祥禅師受業。後聽說隨庵守緣禅師住成都昭覺寺接衆,于是前往參禮。因機語相契,守緣禅師便令他留在昭覺,負責管理寺院香火。
一日,祖先禅師從方丈門前經過。
守緣禅師問:“有人麼?”
祖先禅師道:“無人。”
祖先禅師話還未說完,守緣禅師早已一拳劈胸打過來,說道:“你聻(ni,呢)?”
祖先禅師在這出其不意的一拳之下,忽然有省。
不久,祖先禅師出蜀遊方,依澧州德山子涓禅師落發受具。後又來到蘇州萬壽寺。
一天雪夜,祖先禅師正在打坐,想到自己行腳已經好幾年了,可是至今仍然未能徹悟,心裏悶得發慌。就在這個時候,鍾聲響了。祖先禅師趕忙起座,來到後架,擡頭之際,他不經意間看到“照堂”二字,忽然疑情頓釋。
後來,祖先禅師又來到雙林,禮谒淨慈水庵師一禅師。
水庵禅師一見他,便诘問道:“師子尊者被罽賓王斬卻頭且置(且不談它),你道西天胡子爲什麼無鬚?”
祖先禅師道:“非雙林不舉此話。”
水庵禅師道:“作家禅客。”
祖先禅師道:“心不負人,面無慚色。”
水庵禅師一聽,便用手將祖先禅師托開。
祖先禅師道:“勘破了也!”
等到水庵禅師謝職之後,祖先禅師又往參密庵鹹傑禅師。鹹傑禅師于是讓他充當知客(負責接待客人、信衆)。
一日,鹹傑禅師正在爲一位僧人舉“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之公案。祖先禅師當時恰好也在場。他一聽,便言下豁然大悟。
第二天,祖先禅師在寮房前遇到了鹹傑禅師。
鹹傑禅師問他:“總不得作伎倆,試露個消息來。”
祖先禅師應聲道:“方丈裏有客。”
鹹傑禅師一聽,便哈哈大笑。
鹹傑禅師後來移居蔣山,祖先禅師亦隨師前往,執侍五載,殷勤不怠,盡得宗旨。
祖先禅師後出世化衆,先後住持過夔州臥龍、徑山靈隱、常州薦福、真州靈岩、蘇州秀峰穹窿、湖州資福等名山大刹。
祖先禅師在住持靈隱期間,一日,有一位修道者前來請益:“胡孫子捉不住,願垂開示。”
[佛門中,經常用“胡孫子”來比喻衆生攀緣狂亂的心。胡孫子捉不住,意思是說,妄想攀緣的心難以調伏。]
祖先禅師道:“用捉他作什麼?如風吹水,自然成紋。”
初學佛的人,都感到這顆心,象猴子一樣,七下八下,難以調伏。祖先禅師的開悟告訴我們,面對狂亂的心,我們無須去跟它們作鬥爭,只要看著它們就行了。因爲妄想心也是自性的表現,幻生幻滅,決非實有。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分別取舍。祖先禅師的這一開示與趙州和尚的“胡來胡現,漢來漢現,有異曲同工之妙。
祖先禅師圓寂于南宋甯宗皇帝嘉定四年(1121),春秋七十六歲。臨終有辭世偈雲:
“末後一句,已成忉怛。
寫出人前,千錯萬錯。”
[忉怛,啰嗦、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