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304· 靈岩仲安禅師悟道因緣

  304.靈岩仲安禅師悟道因緣

  澧州(今湖南澧縣)靈岩仲安禅師,大沩法泰禅師之法嗣,幼年時出家爲僧,長大後遍遊講肆,學習經論。仲安禅師後中止義學,來到蔣山,投圓悟克勤禅師座下。當時,佛性法泰禅師爲首座和尚。仲安禅師于是向他請益,很快便契旨。

  佛性法泰禅師後開法于德山,仲安禅師亦隨而前往。

  一日,法泰禅師派仲安禅師前往鍾阜送信。

  圓悟禅師一見仲安禅師,便問:“千裏馳來,不辱宗風。公案現成,如何通信?”

  仲安禅師道:“觌面相呈,更無回互(更不需借助其它因緣來表現)。”

  圓悟禅師便追問道:“此是德山底,那(哪)個是上座底?”

  仲安禅師道:“豈有第二人?”

  圓悟禅師道:“背後底聻(ni,呢)!”

  仲安禅師于是將書信交給圓悟禅師。

  圓悟禅師笑道:“作家禅客,天然有在。”

  仲安禅師道:“付與蔣山(這句話留給你自己吧)。”

  接著,仲安禅師又來到僧堂前,捧著書信,向首座和尚問訊。

  首座和尚便問:“玄沙白紙,此自何來?”

  仲安禅師道:“久默斯要,不務速說。今日拜呈,幸希一覽。”

  首座和尚于是大喝一聲。

  仲安禅師道:“作家首座!”

  首座和尚于是又大喝一聲。

  仲安禅師便舉起書信打首座和尚。

  首座和尚正要開口擬議,仲安禅師道:“未明叁八九,不免自沈吟。”

  接著又打一下,說道:“接。”

  當時,圓悟禅師與佛眼清遠禅師正好看見了這一幕。

  圓悟禅師道:“打我首座死了也!”

  佛眼禅師便問:“官馬厮踢,有甚憑據?”

  仲安禅師聽見了,便道:“說甚官馬厮踢,正是龍象蹴踏。”

  于是,圓悟禅師便喚仲安禅師至跟前,問道:“我五百人首座,你爲甚麼打他?”

  仲安禅師道:“和尚也須吃一頓始得。”

  圓悟禅師一聽,看著佛眼禅師,吐了吐舌。

  佛眼禅師爲了進一步勘驗仲安禅師,卻道:“未在。”接著,看了一眼仲安禅師,問道:“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意作麼生?”

  仲安禅師便鞠躬,說道:“所供(招供)並是詣實(屬實)。”

  佛眼禅師一聽,這才點頭認可,笑道:“元(原)來是屋裏人。”

  此後,仲安禅師又前往五祖,向表自和尚通法眷書。

  表自和尚見了仲安禅師,便問:“書裏說個甚麼?”

  仲安禅師道:“文彩已彰。”

  表自和尚進一步追問道:“比竟說個甚麼?”

  仲安禅師道:“當陽揮寶劍。”

  表自和尚便道:“近前來,這裏不識幾個字。”

  仲安禅師道:“莫詐敗。”

  表自和尚于是回頭看著侍者,問道“是那裏僧?”

  侍者道:“此上座向曾在和尚會下去。”

  表自和尚道:“怪得恁麼滑頭。”

  仲安禅師便道:“被和尚鈍置來。”

  [鈍置,意思是使對方露出破綻,顯得不聰明、不靈利。]

  表自和尚于是將書信放在香爐上熏了一熏,念道:“南無叁曼多沒陀南。”

  仲安禅師走上前,彈了一下指頭。

  表自和尚這才打開書信。

  仲安禅師送完信,准備回德山法泰禅師那兒。佛果(克勤)、佛眼(法遠)二禅師于是便作偈相送。

  仲安禅師後應信衆之邀請,住持澧州靈岩,出世化衆。

  曾有上堂法語雲:“參禅不究淵源,觸途盡爲留得,所以守其靜默,澄寂虛閑,墮在毒海。以弱勝強,自是非他,立人我量,見處偏枯,遂致優劣不分,照不構用,用不離窠。此乃學處不玄,盡爲流俗。到這裏,須知有殺中透脫,活處藏機。佛不可知,祖莫能測。所以古人道,有時先照後用,且要共你商量。有時先用後照,你須是個漢始得。有時照用同時,你又作麼生抵當?有時照用不同時,你又向甚麼處湊泊?還知麼?穿楊箭與驚人句,不是臨時學得來。”

  這段法語,對于修禅的人來說,大須仔細。它有助于學人樹立正見,免落歧途。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