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資壽尼妙總禅師悟道因緣
平江府(今浙江龍泉縣)資壽尼無著妙總禅師,大慧宗杲禅師之法嗣,丞相蘇頌之孫女。妙總禅師叁十歲厭世出家,一度參禮諸老,已入正信。後來到徑山,參加結夏安居。
一日,大慧宗杲禅師升堂說法,舉藥山初參石頭後見馬祖之因緣——
藥山惟俨禅師首造石頭(希遷禅師)之室,便問:“叁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嘗聞南方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實未明了,伏望和尚慈悲指示。”石頭和尚道:“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子作麼生?”藥山禅師一聽,茫然莫測。石頭和尚便道:“子因緣不在此,且往馬大師處去。”于是藥山禅師禀命前往禮谒馬祖道一禅師。初禮馬祖,藥山禅師便伸前問。馬祖道:“我有時教伊揚眉瞬目,有時不教伊揚眉瞬目,有時揚眉瞬目者是,有時揚眉瞬者不是。子作麼生?”藥山禅師當即言下契悟,便禮拜。馬祖道:“你見甚麼道理便禮拜?”藥山禅師道:“某甲在石頭處,如蚊子上鐵牛。”馬祖道:“汝既如是,善自護持。”
宗杲禅師舉完此公案,妙總禅師終于豁然大悟。
當時馮楫居士亦在場聽法。宗杲禅師下座後,馮楫居士便隨宗杲禅師來至方丈。
馮楫居士道:“某理會得和尚適來所舉公案。”
宗杲禅師道:“居士如何?”
馮楫居士道:“恁麼也不得蘇嚧悉哩娑婆诃,不恁麼也不得悉哩娑婆诃。恁麼不恁麼,總不得嚧悉哩娑婆诃。”
宗杲禅師後來把馮楫居士的這句話告訴了妙總禅師。
妙總禅師道:“曾見郭象注莊子,識者曰,卻是莊子注郭象。”
宗杲禅師見妙總禅師出語不凡,于是又舉岩頭婆子之公案勘驗她。
該公案的具體內容是:岩頭全奯禅師于鄂州岩頭一湖邊擺渡,一日,有一婆婆抱著一個孩兒來到河邊。那婆婆見岩頭和尚劃船過來了,便問:“呈桡舞棹即不問,且道婆手中兒甚處得來?”岩頭和尚一聽,便舉桡就打。那婆婆道:“婆將懷中七子,六個不遇知音,只這一個,也不消得。”說完,便將懷中的孩子,抛向水中。
妙總禅師于是作偈答道:
“一葉扁舟泛渺茫,呈桡舞棹別宮商。
雲山海月都抛卻,贏得莊周蝶夢長。”
宗杲禅師聽了,一句話也沒有說,便走開了。
宗杲禅師後來向馮楫居士說起妙總禅師的這一偈子,馮楫居士懷疑妙總禅師所悟尚未透徹,因此想尋找機會勘驗一下。
一日,馮楫居士乘船路過無錫,偶然遇見了妙總禅師,于是便邀她至舟中。
馮楫居士問:“婆生七子,六個不遇知音。只這一個,也不消得,便棄水中。大慧老師言道人理會得(大慧禅師說你已經理會得)。且如何會?”
妙總禅師道:“已上供通(招供,陳述),並是(全是、都是)詣實(如實、屬實)。”
馮楫居士一聽,大爲驚歎。
一次,結夏期間,妙總禅師又來到徑山,入室參禮宗杲禅師。
宗杲禅師問:“古人不出方丈(佛製戒律,結夏安居期間,出家人不許外出化緣或行腳),爲甚麼卻去莊上吃油餈(ci)?”
妙總禅師道:“和尚放妙總過,妙總方敢通個消息。”
宗杲禅師道:“我放你過,你試道看。”
妙總禅師道:“妙總亦放和尚過。”
宗杲禅師道:“爭奈油餈何!”
妙總禅師于是大喝一聲,便出方丈。
宗杲禅師遂予印可。妙總禅師從此便聲聞四方。
南宋隆興元年(1163),妙總禅師應郡守張孝祥之邀請,住資壽寺,開法接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