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84· 石頭自回禅師悟道因緣

  284.石頭自回禅師悟道因緣

  合州(今四川合江)釣魚臺石頭自回禅師,大隨元靜禅師之法嗣,本郡人。自回禅師的祖上世代爲石匠。自回禅師雖不識字,但是自幼志慕空宗,記憶力極好。他曾經請人爲他口授《法華經》,很快就能背誦。後辭別雙親,投大隨無靜禅師出家,日常以掃灑爲務。

  後來,寺院搞修建,需要石料。于是大隨禅師便令他于懸崖上鑿取石材。自回禅師一邊鑿石,一邊口誦《法華》。他用功如此精勤,只要他手不離錘鑿,誦經亦不辍口。

  一日,大隨禅師前往探視,見他這個樣子,便告訴他說:“今日硿(kong)磕(石頭碰擊聲),明日硿磕,死生到來,作甚折合(抵擋)?”

  自回禅師一聽,非常驚愕,于是放下手中的錘鑿,向大隨禅師禮拜,並請求大隨禅師爲他開示究竟法門。

  于是大隨禅師帶他回方丈寮,令他暫時放下誦經,一心專看趙州勘婆子之公案。該公案的具體內容是——

  有一僧人遊五臺,途中問一婆子:“臺山路向甚麼處去?”婆子道:“蓦直去。”其僧便去,婆子便在身後道:“好個師僧又恁麼去。”後有僧將此事告訴了趙州和尚,趙州和尚道:“待我去勘過。”第二天,趙州和尚便去問那婆子:“臺山路向甚麼處去?”婆子道:“蓦直去。”趙州和尚于是便走。那婆子在身後又道:“好個師僧又恁麼去。”趙州和尚回到觀音院,告訴那位僧人說:“臺山婆子爲汝勘破了也。”

  自回禅師于是依教參究,念念不離此公案。

  這樣用功既久,一日鑿石,碰到一塊石頭非常堅硬,自回禅師于是用力一錘,只見火星一閃。就在這個當下,自回禅師忽然大徹。

  于是他歡喜踴躍,跑到方丈寮,禮拜大隨禅師,並呈頌曰:

  “用盡工夫,渾無巴鼻。

  火光迸散,元在這裏。”

  大隨禅師一聽,非常高興,說道:“子徹也。”

  自回禅師于是又就趙州勘婆子之公案,呈頌雲:

  “叁軍不動旗閃爍,老婆正是魔王腳。

  趙州無柄鐵掃帚,掃蕩煙塵空索索。”

  大隨禅師閱後,遂予印可,並授給他僧服。

  自回禅師悟道後,因爲是石匠出身,故大衆都稱他爲:“回石頭”。後出世于合州釣魚臺,開法接衆。

  自回禅師曾有上堂法語雲:“參禅學道,大似井底叫渴相似,殊不知塞耳塞眼,回避不及。且如十二時中,行住坐臥,動轉施爲,是甚麼人使作?眼見耳聞,何處不是路頭?若識得路頭,便是大解脫路。方知老漢與你證明,山河大地與你證明。所以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般門。諸仁者,大凡有一物當途,要見一物之根源。一物無處,要見一物之根源。見得根源,源無所源。所源既非,何處不圓?諸禅德,你看老漢有甚麼勝你處,諸人有甚麼不如老漢處?還會麼?太湖叁萬六千頃,月在波心說向誰?”

  這段法語,把禅宗的心法講得極爲透徹,對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修禅,是一個很好的入門指南。

  一個目不識丁的石匠,能作出如此精當的開示,只能說明一點:他的智慧是從自性中流出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