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1· 清獻趙抃居士悟道因緣

  201.清獻趙抃居士悟道因緣

  清獻公趙抃(bian)居士,蔣山法泉禅師之在家得法弟子,字悅道,自號知非,衢州(今浙江境內)西安人。北宋仁宗至和年間(1054-1056),任殿中侍禦史,爲人耿介,彈劾不避權貴,京城裏的人都稱他爲“鐵面禦史”。趙抃居士每出知諸州,爲政中和,嚴而不苛,尤其是他治理成都,政績最佳。英宗皇帝贊歎道:“趙抃爲成都中和之政也。”神宗皇帝亦曾當面嘉贊趙抃居士道:“卿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爲政簡易亦稱是”。趙抃居士平生不治資業,不近聲色,樂善好施,恤貧救人不可勝計。凡白天所爲,他必先于頭天晚上,衣冠焚香,以告上蒼,否則不敢輕舉妄動。

  趙抃居士四十余歲,開始棲心佛教。曾參禮過北京天缽寺重元禅師,而未有省。重元禅師是天衣義懷禅師之法嗣。後來適逢金陵蔣山法泉佛慧禅師來衢州住南禅寺,趙抃居士得便經常親近佛慧禅師,請益佛法。可是,趙抃居士每次參問,佛慧禅師卻從不容他措置一詞。

  趙抃居士後掌管青州。政事之余,他經常參禅打坐。一次他正在打坐的時候,忽然雷霆大震,他便當即契悟,遂作偈曰:

  “默作公堂虛隱幾,心源不動湛如水。

  一聲霹雳頂門開,喚起從前自家底。

  舉頭蒼蒼喜複喜,刹刹塵塵無不是。

  中下之人不得聞,妙用神通而已矣。”

  趙抃居士後把此偈呈給佛慧禅師,佛慧禅師微笑著恭賀道:“趙悅道撞彩耳!”

  趙抃居士的同僚好友富鄭公(富弼)亦好宗門之事,然示有所趣。趙抃居士勉勵他說:“抃思西方聖人教外別傳之法,不爲中下根基之所設也。上智則頓悟而入,一得永得。愚者則迷而不複,千差萬別。惟余祖以心傳心,其利生接物而不得已者,遂有棒喝拳指,揚眉瞬目,拈椎豎拂,語言文字,種種方便。去聖逾遠,諸方學徒,忘本逐末,棄源隨波,滔滔皆是。斯所謂可憐憫者矣。抃不佞,去年秋初,在青州因有所感,既已稍知本性,無缺無余,古人謂安樂法門,信不誣也。比蒙太傅侍中俾求禅錄,抃素出恩紀,聞之喜快,不覺手舞而足蹈。伏惟執事,富貴如是之極,道德如是之盛,福壽康甯如是之備,退休閑逸如是之高,其的未甚留意者,如來一大事因緣而已。今茲又複于真性有所悟人,抃敢爲賀于門下也。”後來,富弼果然于穎州華嚴院颙禅師(宗本圓照禅師之法嗣)座下悟道。

  趙抃七十二歲的時候,以太子少保之職,退休歸養故裏,並築高齋以自適,題偈曰:

  “腰佩黃金已退藏,個中消息也尋常。

  世人欲識高齋老,只是柯村趙四郎。”

  又雲:“切忌錯認。”

  趙抃居士臨示寂前,寄信給佛慧禅師道:“非師平日警誨,至此必不得力矣。”然後遍辭親友,趺坐而化。佛慧禅師以偈悼之曰:

  “仕也幫爲瑞,歸欤世作程。

  人間金粟去,天上玉樓成。

  慧劍無纖缺,冰壸徹底清。

  春風濲(gu,同“穀”)水路,孤月照雲明。”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