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157· 冶父道川禅師悟道因緣

  157.冶父道川禅師悟道因緣

  冶父道川禅師(簡稱川禅師),俗姓狄,人稱狄叁,昆山(今山東諸城縣)人。未出家前,在縣裏當捕快。有一段時間,聽說東齋謙首座正在附近的一座寺院裏爲道俗講法,于是他便經常抽空去聽講,並且堅持習坐不倦。

  一天,狄叁因爲聽法,而把上司交給的事情給忘了,縣令以玩忽職守之過,將他好一頓鞭打。狄叁忽于杖下大悟。于是他便辭去公職,依謙首座落發出家。謙首座便將他的名字改爲道川,並且教誨他說:“汝舊呼狄叁,今名道川,川即叁耳。汝能豎起脊梁,了辦個事(這事,解脫之事),其道如川之增;若放倒,則依舊狄叁也。”

  道川禅師將師父的教誨銘記于心,更加精勤用功,不知疲倦。南宋建炎初年(1127),道川禅師受了具足戒之後,開始遊方參學。他曾經參禮過天封蹒庵禅師,與蹒庵禅師相談甚契,蹒庵禅師對他亦贊歎有加。行腳後,道川禅師又回到東齋,僧俗二衆對他非常恭敬。曾有人持《金剛般若經》向他請益經義,道川禅師于是作了一系列偈頌,爲他開演。這些偈頌至今仍盛行于世。

  南宋隆興元年(1163),殿撰(狀元的別名,又稱修撰,掌修國史)鄭公喬年于淮西不當漕運,在冶父(今安徽廬江縣東北)這個地方,創寺迎請道川禅師開法接衆。上堂日,道川禅師示衆雲:

  “群陰剝盡一陽生,草木園林盡發萌。

  唯有衲僧無底缽,依前盛飯又盛羹。”

  又舉“雪峰一日登座,拈拄杖東觑,曰:“東邊底。”又西觑,曰:“西邊底。諸人還知麼?”擲下拄杖,曰:“向這裏會取。””道川禅師遂就此公案,作頌曰:

  ”東邊觑了複西觀,拄杖重重話歲寒。

  帶雨一枝花落盡,不煩公子倚欄幹。”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