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156· 節使李端願居士悟道因緣

  156.節使李端願居士悟道因緣

  節使李端願居士,金山昙穎達觀禅師之在家得法弟子。兒時在館舍學習,即經常閱讀禅宗典籍。成人後,雖然也結婚、當官,但是笃志祖道之心絲毫未曾改變。他曾經在自家的後花園內築一小室,類似蘭若,邀請達觀和尚居住,並朝夕請益參學,乃至廢寢忘食。

  一天,達觀和尚看望李公,說道:“非示現力,豈致爾哉?奈無個所入何!”

  李公問道:“天堂地獄,畢竟是有是無?請師明說。”

  達觀和尚道:“諸佛向無中說有,眼見空花。太尉就有裏尋無,手摣(zha,抓,捕捉)水月。堪笑眼前見牢獄不避,心外聞天堂欲生,殊不知忻怖在心,善惡成境(可笑世人眼前出現了地獄卻不回避,聽說心外有個天堂卻欲往生于彼,卻不明白忻樂、怖畏之根全在于心。一念善心即是天堂,一念惡心即是地獄)。太尉但了自心,自然無惑。”

  李公又問:“心如何了?”

  達觀和尚道:“善惡都莫思量。”

  李公道:“不思量後,心歸何所?”

  達觀和尚道:“且請太尉歸宅。”

  李公又問:“只如人死後,心歸何所?”

  達觀和尚道:“未知生,焉知死?”

  李公道:“生則某已知之。”

  達觀和尚便追問道:“生從何來?”

  李公被這一問問得茫然不知所措。

  達觀和尚突然站起來,敲著李公的胸口道:“只在這裏,更擬思量個甚麼?”

  李公一聽,豁然有省,欣喜地說道:“會得也!”

  達觀和尚問:“作麼生會?”

  李公道:“只知貪程,不覺蹉路。”

  達觀和尚于是推開李公,說道:“百年一夢,今朝方省。”

  李公後作偈呈達觀和尚,偈雲:

  “叁十八歲,懵然無知。

  及其有知,何異無知。

  滔滔汴水,隱隱隋堤。

  歸其歸矣,箭浪東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