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回 外道咒師轉生稱王噶姆多吉下凡爲妃
印度南部,有一個信奉外道教門的國度。國中有一個叫班智達雅霞的大修士,多年來閉關坐禅,苦修大自在天大法,但是毫無所得。因爲久修不能成道,他便想了個辦法,將自己的右胳膊纏上布,再倒上芝麻油,然後點燃,作爲供養之物。這一苦行,感動了大神。大自在天遂親示神容,允許賜給他所需要的最高成就。班智達雅霞一心要保衛外道教義,請求大神賜與能夠戰勝一切的成就。大神當即答應他將成爲黑暗世界的大法力的非天(注1),妖魔、羅刹、餓鬼等同道者,給他借出了盔甲、兵器等,賜給他能夠戰勝一切的成就與教誡。並賜與授記道:
“在最後的時光裏,你將成爲一個有極大權威的軍國國王。”
班智達雅霞得到大神的真言,又有了能夠戰勝一切的成就,便驕狂起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
這天,班智達雅霞來到位于印度靈鹫山和醉香山之間的美麗碧池中沐浴,恰好碰上一位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修持密咒的仙人色吉欽布。二人彼此互望了一眼,班智達雅霞的嗔怒之心勃然而起。刹那間,班智達雅霞變作一條長長的毒蛇,用身子將碧池圍繞起來,蛇頭吸吮著池水,池面上頓時毒氣彌漫,好似海上騰起大霧一般。
同在池中沐浴的百姓們哀號起來。仙人色吉欽布卻不緊不慢地作起法來,瞬時變化成大鵬鳥,左右兩爪分別立于靈鹫山和醉香山頂,又把翅膀連抖叁下,叁千世界頓時左右搖晃起來,萬鈞雷霆,直向下劈;猛烈冰雹,傾盆而下;火焰風舌,吞噬地面。班智達雅霞眼見有被火舌吞噬的危險,慌忙收起變化,隱身遁去。仙人色吉欽布再次作法,將池水變成甘露之汁,令衆百姓繼續沐浴,然後飛逝而去。
班智達雅霞並不肯就此罷休,立即修起法來,准備七天之內煉成魔法,抛出施食(注2),以報複仙人色吉欽布。哪知剛修到第叁天,仙人色吉欽布已得到預言,于是立即修起誅戮大回旋法,把四根淨橛杵(注3)向四方抛去,頓時四方火起,熊熊大火罩住了班智達雅霞,使他求生無路,脫身乏術。班智達雅霞臨死之前發下一願:
願我此身轉生後,投生爲藏區贍部洲的生命之主,經咒教義(注4)的劊子手,讓我能用武力征服世界。
班智達雅霞轉世投生在祝古國,取名宇傑托桂紮巴,父王名叫擁忠拉赤贊布,母後名叫象薩魯牡白吉,長兄叫達瑪朗拉贊布。宇傑長到叁歲,就能彎弓射箭,刀馬箭叁藝日漸成熟,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皆能百發百中。滿六歲時,征服了六大邦國。九歲時,又擊敗了各路入侵之敵。到了十叁歲,祝古王辭謝人世,祝古開始賽藝比武選王。
十八天過去了,經過各種技藝的比賽之後,僅剩下四名勇士。他們准備進行最後的競賽,以奪王位。這最後一關非同尋常:在約一俱蘆舍之遙的生鐵大磐石上,放著九副铠甲,九頂盔帽,九個盾牌,上面高懸一面寶鏡,凡能一箭射穿铠甲、盔帽和盾牌者,當擁立爲王。四勇士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第一個勇士只射穿了铠甲,第二個勇士只射穿了盔帽,第叁個勇士只射穿了盾牌,他們失去了稱王的希望。最後輪到宇傑托桂了。只見他二目圓睜,雙手用力,把一張弓拉得像滿月,弦上的箭帶著呼嘯聲射穿了九副铠甲,九頂盔帽,九個盾牌,最後,連那生鐵大磐石也被射得粉碎。臣民們始而驚詫,繼而歡呼,遂擁立宇傑托桂爲祝古國王。
祝古上、中、下叁地。上祝古色隆貢瑪灘,有金色燦爛的四大湖;中祝古霞如朗宗城,有紫霧彌漫的多嘉熱瓦平原;下祝古晁拉郭噶,有銀色輝煌的四大山。宇傑托桂自從稱王以後,權勢大得無人能抗衡。駕前有智勇雙全的文臣武將,屬下部落有九十九萬戶,金銀財寶不可計數。因爲征服了七大強敵(注5),國土日漸擴大,屬民日益增多,聲威大震。
己亥年,雄獅王率領嶺國軍馬征服了北方碣日國的珊瑚城之後的第叁年,格薩爾修完了大乘正見禅定和自我解脫禅定,功德及法術獲得了不可思議的增長。
就在格薩爾解除坐禅、終止修行的第二天黎明時分,太空中忽然出現一個火焰般的紅人。此人手握一把赤銅寶刀,胯下一匹備有珊瑚鞍辔的駿馬,周身燃燒著火焰,左右圍繞著八部鬼神部衆。紅人邊走邊唱:
我念達柏澤大戰神,
是斬斷敵人生命的大戰神,
是庇佑百姓的大戰神,
雄獅大王格薩爾,
我神有旨要預示。
格薩爾得知戰神有預言,忙屏息靜聽。
“格薩爾呵,你可聽說過這樣的比喻:“上師們爲正法而老去,若無故動心乃是受魔鬼的哄欺;長官們爲法紀而老去,若悄悄貪贓受賄乃是受魔鬼的哄欺;年輕人爲禦敵而老去,若麻痹大意乃是受魔鬼的哄欺!”這些話講出了世間道理。格薩爾呵,今年你們一定要打到祝古去。祝古國也有個格薩爾,你倆要在交鋒時見分曉,嶺地和祝古要在戰爭中分高低,英雄勇士要在交手時比武藝,戰馬也要在疆場上比功績,……嶺地和祝古的一切都要比,今年正是打開兵器庫的佳期。無論如何你要到祝古去。”
到此時爲止,格薩爾率領著嶺國的兵馬,已經征服了大食牛城、索波馬城、碣日珊瑚城、阿紮瑪瑙城等十二個大邦國。嶺國變得糧豐衣足,牛強馬壯,人丁興旺。但是,格薩爾仍然覺得征服祝古是件很困難的事。祝古國王的屬下,有許多武勇蓋世、剛毅頑強、法術高深、神變莫測的外道魔類大臣,這些人作起法來,能使山嶽首尾顛倒,江河上下翻卷,祝古的兒郎個個都精騎擅射,馬似飛龍,箭如霹雳。要征服祝古,絕非易事,單是從嶺地到祝古的路程就有一月之久呢!格薩爾這樣一想,心中更覺忐忑不安。
嶺地的老少英雄們又聚在一起了,白瑪擁忠大會場設起了九十九排上等座位,衆英雄擠擠插插,聚于一堂。
格薩爾緩緩從寶座上站起,極目遠望:在巍峨聳立的拉紮澤姆山嶽之上,格佐日瑪峰突兀峥嵘,高接藍天;在險峻嶙峋、層巒疊嶂的山嶽之中,瑪傑邦拉(注6)神山迤逦磅礴,雄偉壯闊;在土地肥沃,部落興旺的山嶽之下,納嘉秋姆森林深邃又茂密。這就是我們嶺地,是世上唯一美好又莊嚴的聖地。由遠及近,格薩爾大王的目光又落在衆多英雄們的臉上,他鄭重而莊嚴地向勇士們道出了天神的預言:
“……諸佛與菩薩的教谕,飛天和空行的授記,大戰神的嚴命,叁件大事聚在一起,告知我這樣一件重要的事:在辛醜當運這一年,若不把北方祝古的兵器奪回嶺地,祝古的外道大王將如猛虎,六笑紋(注7)豐滿難收拾;在南贍部洲廣大的地區中,紅黃教門將如黎明前的星辰,疏疏落落湮沒在天際。光明正法的聲音,將不會在人們耳邊響起。妖魔鬼怪將來取我們的金銀珠寶,奪我們的騾馬牛羊,殺我們的臣民百姓,衆生將遭受劫難,恐懼、疾病、災荒、刀兵戰亂會把嶺國變成一片荒灘,……爲了避免這種災禍到嶺地,我們要召集各國兵馬,出動十萬大軍,立即向祝古進兵。”
衆大臣和老少英雄個個神情肅穆,卻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他們又要與大王出征了。英雄們當然知道祝古的內情,更知道這一仗的艱難,所以更想快些打到祝古去,在戰爭中與祝古決一雌雄。
爲了幫助格薩爾降伏祝古王宇傑托桂,天母朗曼噶姆決定派一個空行母下凡,去做宇傑王的妃子,在格薩爾北征祝古時,作爲內應。
朗曼噶姆一聲召喚,那東方金剛類的空行們,猶如寶螺之雨紛紛下;那南方珍寶類的空行們,猶如福運的金屑飄飄落;那西方蓮花類的空行們,猶如和煦的春風徐徐至;那北方事業類的空行們,猶如湖海之上的甘霖濛濛降。天母喜盈盈地看著這些空行們,鄭重其事地把祝古王的情況說了一遍,問衆空行母誰願意作那有權有勢、有九十萬戶部屬、財寶數不清的祝古大王宇傑托桂的王妃。並且說明,不願長住時,仍可回到空行母的行列中來,就像那虎入山林、魚歸大海一樣。
天母說完,衆空行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立即嘩然四散。有的隱入山林,有的飛向雲際,有的沒于流水,有的遁入土地,就像消逝的彩虹,頃刻不見了蹤影。天母微微一笑,這正應了那句俗語:“盜賊不會自家招認,姑娘不會自請出嫁。”
到了初八日,獅面天母在宛巴紮卓大寒林聖地(注8)大宴衆飛天和空行。席間,天母決定不再多講,指著空行母噶姆多吉說,只有她具有嫁給祝古王的緣份,一定不要推辭。到祝古的期限是叁年,叁年一過,願意留下就繼續留下,不願留下就回來。
空行母噶姆多吉慌忙站起,懇求道:“請別讓我到祝古去,天神和魔鬼怎能生活在一起,烏黑和雪白扭成一根繩沒有意思。我這潔淨晶瑩如水晶的身體,下到人間有顧慮:身體怕被魔鬼玷汙,血脈恐要受阻礙,命脈恐要受損害,外脈怕要被撕裂,內脈怕要被折斷。還是不要派我去了吧,若是空行中一定要有人去,那麼最好擲骰拈阄。”
天母見噶姆多吉不肯下界,立即講了一番道理。告訴她,空行母下界並非只她一個。魔國的阿達娜姆,嶺國的梅薩繃吉,姜國的王妃,都是空行下界。現在爲了幫助格薩爾完成降魔大業,請她務必不要再推脫。
天母的一番話使噶姆多吉心中豁然,立即應允下凡,但她要求要好迎好送才行。
上等君子迎送新婦時,
金玉的流蘇多璀璨,
錦衣美飾琳琅光閃閃,
人強馬壯衣甲明而鮮,
壯麗的樓閣巍峨照人眼,
自己安樂、別人祝願都俱全。
中等丈夫迎娶新婦時,
松石的流蘇多璀璨,
鮮麗的衣服飄飄展,
駿馬的銀鞍光閃閃,
吉祥的帳房美麗莊嚴,
只有歡樂沒有愁怨。
下等丈夫迎娶新婦時,
了借帽子向上奔走,
爲了借靴子向下奔走,
送親的人們羞愧難當汗如流,
看熱鬧的人們笑難收,
這樣的伴侶實在不可求。
“我要那,迎親的人們鞍鞯華…
《格薩爾王傳 第36回 外道咒師轉生稱王噶姆多吉下凡爲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