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121· 靈隱清聳禅師悟道因緣

  121.靈隱清聳禅師悟道因緣

  杭州靈隱清聳禅師,清涼文益禅師之法嗣,福州福清縣人。

  初參法眼(清涼文益),法眼禅師便指著窗外潇潇雨滴,謂清聳禅師道:“滴滴落在上座眼裏。”

  清聳禅師不明其旨。

  後因誦讀《華嚴經》,忽然感悟,始深信“滴滴落在眼裏”,果然真實不虛。

  清聳禅師于是便把自己的證悟告訴了法眼禅師,法眼禅師悉予以印可。

  清聳禅師悟道後,即回明州四明山卓庵開法。當地節度使錢億對清聳禅師甚爲仰慕,並執事師之禮。清聳禅師後來又應忠懿王之請,于臨安開法。最後又遷居杭州靈隱寺,署了悟禅師。

  如果說“滴滴落在眼裏”是當年清聳禅師的悟處,那麼,他此後的開法示衆,亦從此中流出,未曾片刻離開這個。請看他的一則上堂法語:

  “十方諸佛常在汝前,還見麼?若言見,將心見,將眼見?所以道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又曰:“見色便見心,且喚甚麼作心?山河大地,萬象森羅,青黃赤白,男女等相,是心不是心?若是心,爲甚麼卻成物象去?若不是心,又道見色便見心?還會麼?只爲迷此而成顛倒,種種不同,于無同異中強生同異。且如今直下承當,頓豁本心,皎然無一物可作見聞。若離心別求解脫者,古人喚作迷波討源,卒難曉悟。”

  有僧問:“如何是摩诃般若?”清聳禅師道:“雪落茫茫。”僧無語。清聳禅師便問:“會麼?”僧曰:“不會。”清聳禅師于是示偈雲:

  “摩诃般若,非取非舍。

  若人不會,風寒雪下。”

  “見色即見心”,在禅林中,是一個頗爲流行的話頭,不僅清聳禅師常常提舉,其他很多禅師亦經常以此來導引學人。若能豁破此語,學道之能事畢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