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龍湖普聞禅師悟道因緣
邵武軍(今福建邵武縣)龍湖普聞禅師,石霜慶諸禅師之法嗣,唐僖宗之太子。太子自幼就不吃葷腥,長大以後,心向林泉,無經世之意。唐僖宗非常鍾受他,曾經想盡種種辦法來培養他,希望他將來能夠很好地繼承帝業。可是終究沒有能夠挽回太子的出世之志。中和初年(公元881年),僖宗幸遊于蜀地。太子趁此機會,剪掉頭發,遠遊他方,再也沒有回來,宮中也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太子出家後,法號普聞。有一天,他前往參禮石霜慶諸禅師。初禮石霜,普聞禅師即問:“祖師別傳事,肯以相付乎?”
石霜禅師道:“莫謗祖師。”
普聞禅師道:“天下宗旨盛大,豈妄爲之邪?”
石霜禅師反問道:“是實事那?”
普聞禅師道:“師意如何?”
石霜禅師道:“待案山點頭,即向汝道(等到寺前的案山點頭,我再告訴你)。”
普聞禅師一聽,言下大悟。
普聞禅師悟道後,即離開石霜禅師,來到福建邵武城外。在那兒,他發現有一山,風景絕佳,林子郁然深秀。于是便撥草深行,在一個有炊煙飄起的地方,發現有一位苦行僧住在那兒。苦行僧見普聞禅師來了,便告訴他說:“上人當興此。”說完深深地作了一個揖,便搬到別的地方去了。
于是,普聞禅師便隱居此山,修行十余年,無人知曉。
忽然有一天,有一位奇怪的老人前來拜訪。
普聞禅師問:“住在何處?至此何求?”
老人道:“住在此山,然非人,龍也。行雨不職(不盡力),上天有罰,當死。願垂救護。”
普聞禅師道:“汝得罪上帝,我何能致力?雖然,可易形來。”
剛一說完,老人就不見了。普聞禅師發現禅座傍邊有一條小蛇,于是便把它放進衣袖裏,到了晚上,果然風雨大作,雷電交加。盡管雷霆震得山搖地晃,普聞禅師卻危坐于室,穩如泰山,一動也不動。第二天早晨,天氣放晴了。普聞禅師方垂下衣袖,小蛇終于落到地上,溜走了。過了一會兒,小蛇變作老人,前來拜謝,老淚縱橫地說道:“自非大士慈悲,爲血腥穢此山矣!念何以報斯恩(若不是大士慈悲,我恐怕早就變成了一灘血水,將此山汙染了。我在想該如何報答師父的救命之恩)。”說完,老人爲普聞禅師從穴岩下引出一眼清泉,說道:“此泉爲他日多衆之設。”
如今,這眼泉被稱作龍湖。普聞禅師所居之山,被稱爲龍湖山。
此事後來慢慢地被傳開了。當地的人都紛紛出錢出力,爲普聞禅師建立了一座道場。從此以後,四方衲子,雲趨參學。
普聞禅師住在龍湖,開法化衆,時間長達叁十余年。臨入寂時,普聞禅師鳴鍾集衆,說偈曰:
“我逃世難來出家,宗師指示個歇處。
住山聚衆叁十年,尋常不欲輕分付。
今日分明說似君,我斂目時齊聽取。”
說完,安然而逝。塔于本山,谥圓覺禅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