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兩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1《四正勤》

  

  四 正 勤 菩 提 分

  4-1【四正勤】聲聞地說:「如是于四念住串習行故,已能除遣粗粗顛倒,已能了達善不善法。從此無間,于諸未生惡不善法,爲不生故;于諸已生惡不善法,爲令斷故;于其未生一切善法,爲令生故;于其已生一切善法,爲欲令住,令不忘失,廣說如前,乃至攝心、持心。

  (瑜伽八 正斷相應(113.001))

  叁十七道品中,四念處是最先需要認識了解與操作的,在四念處身、受、心、法的反複練習與操作熟練後,成爲生活習慣中的全部,身心粗澀躁動會逐漸安住下,身安則心安,心就不會不斷的向外攀緣顛倒,心安住于所緣則心明澄淨,身心只要有些微的波動,敏銳的心就能立刻察覺與以舍棄。這時再配合四正勤將惡不善的生活習慣與癖好,予以舍棄或令其不生;不違世俗善的予以保持或使其增長。因此四正勤如果不配合四念處來操作,就猶如逆水行舟,進進退退,是無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四念處的內容與操作,將于薄塵篇分別廣說明。

  「諸比丘!有四正勤。以何爲四正勤耶? 諸比丘!于此有比丘,爲對未生之惡不善法不令生,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 爲對已生之惡不善法令斷,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 爲對未生之善法令生,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 爲對已生之善法令住、不忘失、倍修習、廣修習、令圓滿,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 諸比丘!此爲四正勤。

  諸比丘!猶如作諸力所作之事業,皆依于地、立于地,如是作力所作之事業。

  諸比丘!如是比丘,依于戒,立于戒而修習四正勤、多修四正勤。

  諸比丘!雲何比丘,依戒、立戒而修習四正勤、多修四正勤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爲未生之惡不善法令不生,以起至欲,精進、發勤、持以策心。爲已生之惡不善法令斷,以起至欲,精進、發勤,持以策心。爲未生之善法令生,以起志欲,精進、發勤,持以策心。已生之善法令住爲不忘失、倍修習、廣修習、令圓滿。以起至欲,精進、發勤,持以策心。

  (南傳相應部六 正勤相應74~76)

  四正勤如將其分成二部份,一是令惡法不生、令斷而發勤精進;一是另善法生起、令住而增長圓滿,但斷惡增善是依什麼範疇來衡量善惡的標准,那就是--戒法 (含律法)。

  五戒、十善戒乃至比丘具足戒,皆是四正勤淨化身、口、意所依的行爲養成准則,因此要圓滿四正勤,就必須依于戒、立于戒來修習,腳踏實地持之以恒的依著戒法,逐步地舍斷惡法、增長善法,斷一分是一分,增長一分是一分,最後成爲日常生活習慣的全部,而四正勤再配合四正斷來說明則可更清楚的認識四正勤。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