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間等篇 叁、四聖谛、八正道 3-2-1 正見

  3-2-1《正見》

  諸比丘!雲何爲正見耶?諸比丘!苦之智、苦集之智、苦滅之智、順苦滅道之智是。諸比丘!此名之爲正見。

  (南傳相應部五 道相應126-127)

  何等爲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爲正見有漏、有取,向于善趣?

  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爲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于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北傳雜含797(七八五))

  正見,梵語 samyag-drsti,巴利語 sammā-ditthi。正見可分爲二類,即:

  (一)有漏正見,又作世間(俗)正見。即與意識相應之有漏善慧,例如:有施,有說,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衆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系有漏有取者,故轉向善趣,招未來可喜所欲之果。

  (二)無漏正見,又作出世間正見。即盡無生智所不攝之意識相應善慧,對苦、集、滅、道四聖谛,無漏思惟相應于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之因果,審慮諸法性相等之有漏、無漏慧,遠離或有或無之邪見,而采取持平正中之見解,成就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之果而轉向苦邊。是爲無漏正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