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定根》
諸比丘!以何爲定根耶? 諸比丘!于此,聖弟子以舍爲所緣,得定、得心一趣。彼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對由離生喜與樂之初靜慮,具足而住。尋伺靜寂故,成內淨、心一趣,無尋無伺,對由定生喜與樂之第二靜慮,具足而住。離喜故,住于舍,對正念、正知之樂,于身正受,如諸聖者之所宣說,對舍與念樂住之第叁靜慮,具足而住。斷樂、斷苦故,及先已滅憂與喜故,對舍念清淨之第四靜慮,具足而住。
諸比丘!此名爲定根。 (南傳相應部六 根相應8-9)
何等爲定根?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是名定根。 (北傳雜含659(六四七))
以候鳥比喻來說定根,屬候鳥另一羽翼;以堂閣比喻,則爲棟之梁。從經典對定根的定義,是屬于色界四禅,並未提及無色界四禅,這說明了,完成色界四禅斷下界欲,即足以開發慧根。而定根的開發必須配合精進根,就如鳥之二翼,亦如棟之對梁,缺一不可。于兩翼篇四如意足與薄塵篇四念處之安那般那念,將分別敘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