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念根》
諸比丘!以何爲念根耶? 諸比丘!于此,聖弟子有念、成就最勝之念慧,對久前之所作、久前之所說,憶念、隨念。彼于身觀身……于受……于心……于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諸比丘!此名爲念根。
(南傳相應部六 根相應8-9)
何等爲念根?若比丘內身身觀住,殷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如是說,是名念根。
(北傳雜含659(六四七))
念根的說明猶如候鳥比喻中只鳥首,他是眼、是目,他能正確無誤地引導飛往目的地(涅槃城),而這最勝之念慧即是--四念處。
而四念處的操作是隨憶、隨念,無間等的隨身觀身乃至隨法觀法,于內觀、于外觀,于內外雙觀,調伏而住。于薄塵篇中將有更詳盡的說明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