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住世期到底有多長

  佛法住世期到底有多長

  佛法住世期到底有多長呢?拿當今釋迦牟尼佛的聖教來講,《月藏經》中說是兩千五百年[ 在此經《分布閻浮提品》中,提出著名的“五堅固”說。謂在佛法的流傳史上,每五百年爲一階段,共有五大階段。各階段所具之特征不同,即解脫堅固、禅定堅固、讀誦多聞堅固、塔寺堅固、鬥诤堅固。五個五百年,各具其中之一特征。];《賢劫經》說是一千五百年[《賢劫經》雲:“佛涅槃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此千五百年後,釋迦法滅盡。”],即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漢地還有些法師說,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藏地普巴派、薩迦派、格魯派等,也有各自不同的觀點(藏地對普巴派的說法比較公認)。盡管種種說法不盡相同,但一般而言,世界上公認的是《俱舍論》的觀點,也就是說,佛法住世總共五千年。按世界佛教聯合會的推算,今年是佛曆2553年,這是小乘上座部的觀點,與《俱舍論》也非常相合。

  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其實又叫普賢密意聖教。爲什麼呢?因爲普賢如來的報身雪海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手中持的寶瓶中有一棵菩提樹,樹有二十五層葉子,第十叁層——釋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剛好對准普賢如來幻化的毗盧遮那佛之心間。故而,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因此得名。

  按照藏傳佛教的觀點,普賢密意聖教也是住世五千年。具體而言,

  1、果期:一千五百年。其中,第一個五百年得阿羅漢果的最多;第二個五百年得不來果的最多;第叁個五百年得預流果的最多。

  2、修期:一千五百年。其中,第一個五百年修戒學的最多;第二個五百年修定學的最多;第叁個五百年修慧學的最多。

  3、教期:一千五百年。其中,第一個五百年學經藏的最多;第二個五百年學律藏的最多;第叁個五百年學論藏的最多。

  4、形象期:五百年。只有出家人的形象,沒有清淨戒律,也沒有實修者。甚至到了最後,這種形象也難以維持。因爲衆生福報已盡,出家人剃頭時,刀沒辦法刮下頭發;袈裟染色時,染料也無法把衣服染成紅黃色。(有些法師認爲現在已過了形象期,這種觀點不太合理。依照我們的分析,還是《俱舍論》的說法比較對。)

  在最初的果期,也就是佛陀在世時,以及佛涅槃後不久,得果的人比比皆是。看過《百業經》、《賢愚經》就會明白,那時聽法後獲得聖果特別快,馬上就能得預流果、阿羅漢果。前不久有一位道友說:“那個時候證果這麼快,好羨慕啊!我也想馬上得阿羅漢果,您可不可以給我傳四谛法門?”我說:“現在肯定不行,因爲不是果期。”

  過了一千五百年之後,就是修期,主要以修戒定慧爲主。翻開那時的曆史,漢地禅宗、淨土宗中,大成就者特別特別多;藏地甯瑪巴等各大教派中,虹身成就、飛往清淨刹土的也不勝枚舉。而如今越是接近形象期,成就的人就越少得可憐。盡管現在不是真正的形象期,畢竟還有教法存在,人們受持經律論的教理,相續中可以生起悲心、菩提心,但跟佛陀時代衆生的根基比起來,還是很差勁的。

  佛法住世期共有五千年,按普巴派推算,現在已過了叁千五百年,或者近四千年之際,也就是說,正處于教期中。如果再過五百年,佛教恐怕就不是這樣的了。大家在漫長的輪回流轉中,今生有幸遇到佛法,這是相當不容易的。盡管眼下正值五濁惡世,但教法與證法仍存在于世,這說明聖教正法圓滿也已具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