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藏傳佛教直貢嘎舉派

  藏傳佛教直貢嘎舉派

   “直貢”是地名,又譯“止貢”、“枳孔”等,《明史》等漢文史料寫作“必力工”,位于今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境內,地當拉薩吉曲河上遊的秀絨河畔。1179年,帕珠噶舉的創始人帕珠·多吉傑布(1110——1170年)的大弟子之一仁欽貝來到直貢地方,從木雅·貢仁的門徒手裏接收了一座小廟,在此基礎上創建了直貢梯寺,從此興盛發展起來的教派稱爲直貢噶舉派,是達布噶舉“四大八小”之一小派。

   直貢噶舉派的創始入仁欽貝(1143——1217年)的梵文名爲熱那室利,又尊稱爲覺巴仁波且(救寶)和吉丹滾(世間怙主)或吉丹松吉滾(叁世間怙主),還有尊巴傑和多吉貝等名字。他出生在四川鄧柯地區的居熱家族,自小跟父親學習大威德金剛法,l167年前往西藏參拜帕珠·多吉傑布,學習噶舉派教法,成爲帕珠·多吉傑布的大弟子。他曾身患麻風病,後通過修煉密法治好了自己的病,而且治愈了很多麻風病患者。

   1177年,仁欽貝受沙彌戒和比丘戒,並出任帕珠丹薩梯寺主持,不久又被迫離開丹薩梯寺。創建直貢噶舉後,仁欽貝派出身于朗氏家族的京俄·紮巴迥乃擔任帕珠丹薩梯寺的主持,從此,不僅把帕珠丹薩梯寺交給了朗氏家族,而且受直貢派的控製。京俄·紮巴迥乃是仁欽貝的近侍之一,也是直貢寺的第叁任主持。

   1240年蒙古兵到西藏,一路搶劫掠殺,熱振等寺的許多僧人被殺,直貢地區的政務官被擒,京俄·紮巴迥乃使用神通保護了直貢寺(《賢者喜宴》第1416頁)。蒙古將軍多達那波向闊端王報告西藏情況時所說的“最具神通”者就是這位京俄·紮巴迥乃。

   直貢地區爲前藏中心,處在康藏通要口,農牧雜處,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由于有利的地理位置以及直貢·仁欽貝本人嚴格持守戒律,修行有成就等人格力量的吸引,直貢派創建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據《直貢法嗣》等史料記載,建立直貢梯寺後不久的一次夏居法會上聚集了10萬余僧人,仁欽貝派二千七百名僧人到雜日、拉齊、岡底斯等叁聖山去開山建點、居山隱修。“但來年所聚弟子竟達13萬之多。”(《直貢法嗣》)在第四任主持迥·多吉紮巴(1210——1278年)時期僧人竟達18萬之多。僧衆最多的時候競達18萬人,這種現象是空前絕後的。

   當時的弟子並不需要僧舍,岩洞、石板屋、帳篷都可以作爲居處,聽完法後再前往各地去修行。諺語“山皆直貢山,壩皆直貢壩”可能就是從這時開始流傳的。當時元朝在西藏設立十叁萬戶府,直貢政務官獲得了萬戶長的封號,而且與薩迦本欽一樣有宣慰使的頭銜,這是元宣政院地方職官品級最高的頭銜。

   隨著直貢派勢力的急劇膨脹,直貢萬戶出于政治、經濟、教派利益的需要,力圖與薩迦派分庭抗禮,在第七任主持覺侬巴·益西多吉(1223——1293年) 時期,直貢萬戶與西蒙古軍隊相勾結,企圖推翻薩迦地方政權。1290年,忽必烈派來大軍與西藏各萬戶軍隊一起打敗了直貢與西蒙古聯軍,直貢政務官被擒獲處死,燒毀了直貢梯寺,數千名僧人慘遭殺戮。

   覺侬巴帶著居熱族後裔逃往工布地區,直貢派失去了大部分土地和屬民,直貢噶舉派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史書稱這次事件爲“直貢寺亂”。經過薩迦派帝師紮巴沃色調停和斡旋,忽必烈下诏修複直貢寺,直貢派的元氣又得到逐漸恢複。但時隔不久,第九任主持多吉傑布(1284——1350年)時期,直貢萬戶又聯合雅桑和蔡巴萬戶與帕珠萬戶對抗。帕珠萬戶先後打敗了雅桑和蔡巴,于1349年征服了直貢,並把直貢寺大殿置于其監管之下,其實力又一次大爲削弱。《直貢法嗣》等承認這次事件的主要責任在于直貢萬戶長即直貢貢巴。

   明朝時期,直貢派仍然是西藏具有較大影響的教派之一,直貢寺的第十任主持尼涅巴·曲吉傑布(1335——1407年)是宗喀巴大師從青海到西藏時見到的第一位上師。1402年明皇封第十一任主持頓珠傑布爲灌頂大國師,並給直貢政務官賜以宗基诏敕。1413年,明永樂帝冊封第十二任主持仁欽旺傑爲闡教王。

   到了十五世紀後十六世紀初,直貢派又聯合噶瑪噶舉及其支持者仁蚌政權合力對付新興的格魯派及其支持者帕珠政權,最後以失敗告終,臣服于格魯派之下。同時,直貢派內部的矛盾和鬥爭也日益突出,直貢派自己的密法大部分失傳,而甯瑪派的密法得到廣泛公開的傳播,直貢派的主持“成爲甯瑪派的大持咒者”。重視戒律的宗風已遭廢棄。

   直貢寺除了堪欽古熱瓦和覺侬巴等在非常時期出任主持作爲過度外,一直由居熱家族成員擔任主持。到了第二十叁任主持貢覺平措(又名仁增曲紮1595——1660年)後居熱家族血統斷絕,開始采用轉世製度,並形成兩個轉世系統。第二十二任主持和第二十叁任主持是兄弟,都沒有子嗣。

   于是第二十二任主持圓寂後由第二十叁任主持尋找其轉世靈童,使之成爲第二十四任主持,其系統稱爲“切倉”(即大府邸),現已轉世七代;第二十叁任主持圓寂後,由第二十四任主持尋找其轉世靈童,成人後成爲第二十五任主持,其系統稱爲“瓊倉”(即小府邸),已轉世八代。兩個轉世系統的活佛互爲師徒,輪流擔任主持。

   直貢派以直貢替寺爲中心,周圍有楊日噶爾、德仲、宗薩爾等衆多寺院和天葬臺等,形成宗教中心,而且一直向岡底斯、拉齊、雜日等聖地派遣僧人,並開創了馬年轉岡底斯山、猴年轉雜日山等活動,在阿裏、後藏、工布、康區以及雲南麗江等地都有許多屬寺。這些屬寺的親教師和禅師等都從直貢寺派去,實行叁年或六年輪換製,保證了對這些屬寺的領導權。

   母寺直貢替寺全名直貢替沃門強久林(密嚴刹土菩提洲),據說最初在直貢替寺周圍有一百零八個泉水,在“直貢寺亂”時期被燒毀。寺內有堪布、翁則、格貴、捕巴、基索第巴等教職人員;有六個拉章和八個活佛轉世系統。

   作爲藏傳佛教噶舉派的一個支派,直貢噶舉派主要學修“大手印”和“那若六法”,並形成了夏季傳修解脫道“大手印”,冬季傳修方便道“那若六法”的傳規。後來又增加了春季傳“大乘佛法心要”和“正法一密意趣”,秋季傳“敬信命輪”的傳統。後來,這些傳規逐漸消失,到了第二十四任主持貢覺稱烈桑布(1656——17l 8年)後又創建了猴年法會、蛇年法會、豬年法會、虎年法會等。虎年法會逐漸失傳,其他叁個法會延續至今。

   其中猴年法會影響最大,名爲“猴年直貢破瓦法大灌頂法會”。從藏曆6月8日舉行到15日,期間以講經說法爲主要活動,傳授以“破瓦”法大灌項爲主的各類灌項。除了直貢派僧衆外,還有來自西藏各地的善男信女,法會規模宏大,影響巨大。

   “大手印”藏文爲“恰加欽波”,意譯爲“大密印”或“大象征”。一般理解大手印含義有叁種:一是指某種見地、某種思想;二是指某種修法;叁是指某種境界、某種果位,分爲顯教大手印和密教大手印。在西藏最早傳授大手印法門者是達布噶舉派的西藏始祖瑪爾巴大譯師。

   後來成爲噶舉派僧入主修的密法之一,在各個支派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和充實。其中直貢·仁欽貝所造的"大手印五具"成爲直貢派的主修課程。仁欽貝曾說:“大手印法如獅子,若無五具等,即是無眼。”把大手印比喻爲一頭獅子,把五具比喻爲獅子的眼睛。《土觀宗派源流》說:“噶舉派中有此教授,事業所以宏大。”五具的具體內容是:1、應當先修菩提心;2、應觀自身爲本尊;3、應對上師修敬信;4、應修無分別正見;5、應以發願回向作印持等法。這就是修習大手印法必須具備的五法,故稱爲“五具”。

   “破瓦”法在藏傳佛教各個教派中都有。“破瓦”是藏文音,其意義爲遷移,佛書中譯作遷識、轉識、往生。劉立千先生在《西藏密宗漫談——破瓦法》中說:“破瓦法修法很多,各宗各派都有,一時也談不完。大體歸納起來,他們的應用有五種成就。一、得法身成就。二、得報身成就。叁、得化身成就。四、起叁種想,得主宰自己靈識,隨意投生,這便是真正的破瓦法,就是前面叁身成就,也包括在此法中。五、是別的有修持的人,來幫助死者,以大悲心及法力,鈎攝亡者靈識,而遷移的法子。前叁種在無上密部都有,後一種是屬于爲他所作。只有第四種,才是上面所談,修行入學來隨時准備的法門。”

   在巴竹·吉美卻旺著的《甯提前行導文——普賢上師言教》中也談到五種破瓦法,而且有簡要的修習方法和次第。

   噶舉派的“破瓦”法是著名的“那若六法”之一,由噶舉派的印度祖師底洛巴和那若巴從佛教密教無上瑜伽部的重要經續中總結出來的教授,具體由那若巴宏傳,故稱爲“那若六法”,或“六成就法”。後由大譯師瑪爾巴傳到西藏。香巴噶舉派的創始人克珠·瓊波南交(990——1140年)從那若巴的明妃尼谷瑪學習了這六法,稱爲“尼谷六法”。

   如果說噶舉派的“大手印”法重在心性的修煉上,那麼,“那若六法”則重在身之風、明點的轉變上,即在身上下功夫,稱爲“方便道”。與“破瓦法”接近的還有“奪舍法”,藏文是“仲久”,在《藏漢大辭典》等中與破瓦法歸爲一法,爲“那若六法”之一。在《瑪爾巴譯師傳》、《米拉日巴傳》等傳記文學作品中記載有瑪爾巴曾在有緣弟子面前實施過幾次破瓦法和奪舍法。

   在《賢者喜宴》等教派源流史書中記載了噶瑪噶舉派黑帽系的第二代祖師噶瑪·拔希(1204——1283年)圓寂後曾想用奪舍法把自己的靈識進入到剛失去生命的一個男童身上,但孩子的母親看到死去的孩子在轉動眼睛,覺得死人看活人不吉利,就刺瞎了孩子的眼睛。于是,噶瑪·拔希使用破瓦法,重新投胎轉生,來到人間。就這樣,開始了日後産生巨大影響的活佛轉世製度。另外,與破瓦法關系密切的法有“中陰法”,這也是“那若六法”之一。

   總之,“破瓦”法有兩層意思,一是做爲“那若六法”之一,屬于密教無上瑜伽密法,行者反複修習此法,臨終時自己可以使心識隨意轉生。格魯派的多吉尊者在民國時期于漢地傳授的《彌陀長壽合修法》中的彌陀修法就是“破瓦”法。據說,“破瓦”法修多了會影響壽命,因此要合修長壽法。

   “破瓦”的第二層意思是,修行有成就的人從佛教的大慈大悲的思想出發,運用法力,超度死者,根據法力大小,可以近距離施法,也可以遠距離施法。據說參加猴年直貢“破瓦”大法會後,死時自然轉生極樂世界。

   需要指出的是,“破瓦”法雖然是方便道,是不需入定而能成佛的捷徑,但修行前必須接受灌頂,因爲它是本尊法,其本尊神是金剛亥母。沒有接受灌頂,修行不得成就。這是第一。第二,請他人給死者施用“破瓦”進行超度,施法者必須有一定的佛教修持,否則超度儀軌舉辦得再複雜,也無意義。

   漢傳佛教淨土宗等主張平時勤念阿彌陀佛,臨終時由旁人助念,得到阿彌陀佛迎接,轉生極樂世界。在《洛陽佛教》、《甯波佛教》、《覺群》、《菩陀山佛教》以及臺灣《十方》等佛教雜志上經常刊登有些佛教徒臨終出現轉生極樂世界的種種征兆的報道文章。噶舉派“破瓦”法的本尊神雖然是金剛亥母,但接受灌頂,得到金剛亥母攝授後要轉生的淨土一樣是極樂世界,即阿彌陀佛(即無量光佛)的世界。

   因此,同樣是佛教徒心目中所向往理想之地極樂世界,漢傳佛教平時就直接念誦極樂世界主人阿彌陀佛名號,而藏傳佛教噶舉派等視金剛亥母爲前往極樂世界的向導。

   勝樂金剛是西藏佛教密教無上瑜伽部本尊之一,噶舉派非常重視勝樂金剛的供養和修行,認爲岡底斯山、雜日山、納木措湖都是勝樂金剛之刹土,開創了馬年轉岡底斯山、羊年轉納木措湖、猴年轉雜日山的宗教活動。而金剛亥母是勝樂金剛之明紀,因此同樣受到噶舉派各個支派的重視。

   藏傳佛教擁有衆多的護法神,對護持和宏揚佛教的人或起助伴作用,或起妨礙作用。因此西藏佛教各個教派都非常重視對護法神的供養。西藏佛教各個教派所尊奉的護法神大部分是世間神,各個凶狠殘暴,像世間九尊、護藏永甯地母十二尊等等都是世間神,後來被蓮花生等密教大師用神通進行製伏並讓他們立誓維護佛教。在體系龐大的西藏護法神中,直貢噶舉派的祖母護法神聞名遐迩。

   在許多佛教史籍中說,這位護法神並非一般的世間神,而是金剛類空行母,爲了護持佛法專門來到人世間的。她出生在西藏衛地,後爲了佛教遠嫁到康區,因爲她是直貢噶舉的創始人仁欽貝的祖母,因此被稱爲祖母護法神,藏文是“阿其”,本名曲吉卓瑪(佛法之度母)。在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寺院中也供有此護法神。

   另外,直貢噶舉派的噶爾羌木神舞以及直貢天葬臺等也聞名遐迩。

  

《藏傳佛教直貢嘎舉派》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