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一篇 理論 1· 3· 1 四念處

  1.3.1四念處(圖1-1,1-2)

  四念處,或念住于四種所緣或基礎的修法,是目前襌修系統中最普遍的一種修法,而佛陀用以下的詞句來描述:

  比丘們,對于凡夫只有一條路可以導致清淨,克服憂愁哀傷,袪除苦楚悲痛,得到正當行爲的准則,體證涅槃,這條路就是四念處。

  (長部尼柯耶,四念處經)

  念住的四個所緣或基礎是關于:身,受,心和法。

  (只有粗顯和微細的動作)

  1)所緣:觀照坐的色身——對自己。

  2)能緣:精進—正念—正知,這就是真正的四念處(這叁心即戒、定、慧和八正道)。

  3)目的:斷除對五蘊的喜歡或不喜歡之念(貪和瞋)。

  4)利益:破無明(癡),體證四聖谛和滅苦。

  修四念處和修八正道是相同的,換句話說:如果你修八正道就是在修四念處——因爲四念處和八正道都是中道法(佛陀說的叁十七道品都是中道法)。

  四念處是叁十七道品的基礎,可以引發實相般若並滅苦。

  圖1-2

  四念處(續圖1-1)

  

1234
心與身(法)
(有、無貪欲等) (聽、妄想心等)
(14)(9) (16)(5)

  共有四十四個四念處所緣。每一種修法都可以證得阿羅漢果。例如阿難以身念處證得阿羅漢果,在觀照微細的動作時證得的。(他正要躺下來的一剎那,開悟證果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