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培養愛心 法雨

  法雨

     叁年前,我做過一系列關于我的初戀的講座。梅村(我在法國居住和修行的地方)的每個人都來了。他們不僅是用智識來聽,而且是用他們的整個生命。深埋在意識中的愛和理解的種子被觸動了,我能看得出來,他們不僅是在傾聽我的講話,同時也是在傾聽他們自己的心聲。當一個題目很有意思時,你不用費勁就可用心傾聽。在那時全神貫注是不需要努力的,而理解就在全神貫注中産生了。

  當你聽講法的時候,只要讓法雨滲透你意識的土壤就行了,不要想得太多,不要爭論或比較。玩弄文字和概念遊戲就像試圖用桶裝雨水。所以聽任你的意識去承受法雨吧,這樣深藏在其中的種子就會有機會得到滋潤。

  在佛教中,識是由兩部分組成的"藏識"(alayavijnana)和"意識"(manovijnana又譯作分別事識,指八識中的第六意識 譯者注)。所有我們做過、經曆過和或看見過的事情都作爲種子埋藏在藏識中。當一粒種子得到了澆灌,它就會在我們的意識中現行。習禅就是在我們的藏識這座花園中耕作。作爲園丁,我們必須相信這塊土地,知道所有愛和理解的種子、覺悟和幸福的種子,都早已深藏中了。這就是爲什麼我們聽法時不必冥思苦想或做筆記的原因。我們只要呆在那裏,讓深藏在我們心中的愛和理解的種子得到滋潤就可以了。不是只有老師才能講法,青青翠竹、郁郁黃花、金色夕陽無一不在同時說法。任何使我們藏識最深處的種子得到滋潤的事物都是真正的法。

  當一位婦女懷孕了的時候,她的身心也會發生變化。體內嬰兒的存在在改變著她的生命,一股新的力量在升起,使她能做以前所不能做的事情。她常常微笑,更加相信人性的善;對別人而言,她成爲一個快樂和幸福的淵源。即便她的身體不太舒服,但她的內心總有一種真正的安詳,而且別人也都能感覺到這一點。

  我們習禅的人可以從這裏學到一些什麼東西呢?我們的藏識中有一尊幼佛(埋藏在我們心中的愛和理解的種子),我們必須給它出生的機會。當我們感觸到我們的幼佛之存在的時候,我們便擁有了菩提心(bodhichitta),即覺悟的心,慈悲的心。從這一刻起,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滋養著我們心中的幼佛,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快樂、信任和活力。根據大乘佛法,一旦我們喚醒了菩提心(bodhichitta),體驗到了覺悟和慈悲,修行便真正地開始了。

  我們的慈悲心也許被深埋在我們的藏識中,埋藏在重重無明和痛苦之中。老師的任務就是幫我們給它澆水,使它萌芽。在禅宗裏,老師也許會給出一則公案。如果老師和學生都很幸運並且具有善巧方便的話,那麼學生的覺心將很可能被觸動。學生將這則公案深植于他的藏識中,接下來的修行就是去滋養這則公案,全神貫注于這則公案,即使在擦地板、洗盤子或聆聽鍾聲時也不例外。他將這則公案交付給藏識,如同一位懷孕的婦女確信她的身體將給胎兒以營養一樣。

  對法的深刻理解會慢慢産生。如果你告訴我你已經明白了,我覺得有點兒悲觀。你以爲你明白了,但是你也許並沒有完全理解。如果你說你不懂,我倒覺得樂觀一些。用你的整個生命來聽,讓你的身心完全安住當下,這樣法雨將會滋潤到你藏識中最深處的種子。如果理解的種子得到了滋潤,那麼明天當你洗盤子或注目藍天的時候,這顆種子也許會破土而出,慈悲和智慧的果實將從你的藏識中優美地成長起來。

  

  

✿ 继续阅读 ▪ 培養愛心 初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