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sa(叁稱)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叁稱)
2000年帕奧禅修營開示(一)
斯裏蘭卡聖法大長老(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 智者修習戒、精進、正念、智慧,他依憑自己無有煩惱。
周利盤陀迦(Cū.apanthaka)阿拉漢比庫以神通第一著稱,他七歲出家,他哥哥名叫馬哈盤陀迦(Mahapanthaka),也是一位阿拉漢,因此周利盤陀迦就出家于其兄的座下。他哥哥馬哈盤陀迦對他細心教導,可是他花了四個月的時間,仍然不能把一句偈頌記牢。他哥哥因此叫他還俗回家,但他並沒有這麼做,仍然繼續精進。
有一天早上,佛陀教導他一個靜坐的所緣,他運用他的戒和精進力努力地修行,最後終于證得阿拉漢果。佛陀因此念出前面的偈頌,也就是一開始時,長老所念的偈頌,同時說他已經證得了阿拉漢果。
在這世界上,有十種心的力量。如果一個人具有正見和精進,同時完成他應盡的責任,這也是一種心的力量。因此在這世間,只要一個人擁有精進力,他就能夠做任何的事情。這些神通是以四神足作爲基礎,所謂的四神足指的是欲神足、精進神足、心神足、觀神足。
上面的故事提到周利盤陀迦比庫正確地跟隨佛陀的教法,以正精進修持,因此在極短的時間裏,就能夠得證阿拉漢果。我們今生能夠得到人身,那是因爲在過去世累積了很多的善業;現在只要我們跟隨佛陀的教導,就能夠得到禅定,然後修習觀慧,最後證得涅槃,滅盡一切煩惱。
Sivali尊者是受供第一,他母親懷胎整整七年又七天,臨盆前劇烈的陣痛,又讓他母親再受苦七日,最後他才順利地誕生。在他年輕時,舍利弗尊者曾經告訴他:「你並不需要長篇大論的佛法,因爲你在你母親的胎中所受的痛苦,已經有整整七年,已經受了相當多的痛苦。」
在過去世,Sivali比庫就已經修行了心的力量,
他的靜坐功夫良好,因此可以輕易地記起在他母親胎中所受的苦楚。那時,舍利弗尊者教導他觀照身體五個部份,也就是頭發、身體的毛發、指甲、牙齒和皮膚。因此當他剃頭時,仔細地觀照身體這五個部份,最後證得了阿拉漢果。
Sivali尊者修習智慧,曆經百千劫,
因此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證得了阿拉漢果,擁有受供第一的稱號。如果我們修習戒、精進、正念和智慧,可以在今世或者是在不久的來世當中證得涅槃。 Sivali尊者因爲觀照而生起厭離的智慧,因爲憶起在他母親的胎中所承受的痛苦。同樣地,我們也可以修習觀照身體五個部份這一個方法,令我們産生厭離的智慧。
爲了生起厭離的智慧,現在就讓我們回想:在過去世我們必須面對死亡,對我們來說這是一種苦。而現在世我們要住在母親的胎中大概九到十個月,這也是一種苦。母親生産時,我們啼哭嚎叫,這也是一種苦。從一出生到現在,我們不能停止呼吸,這也是一種苦;如果我們停止呼吸,我們會立刻死去,這也是一種苦。在生下來時,我們要伸展手足,對我們來說,這也是一種苦。如果我們不能這樣子做,死亡立刻就會降臨,這也是一種苦。從一出生開始,我們需要吃、需要喝,以維持身體,這也是一種苦。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唾液、鼻水、血濃、小便即從我們的身體排出,我們因此要清潔它、洗刷它,像刷牙、嗽口、在身體上噴灑香水、香粉,以防止身體的惡臭。如果我們不這麼做,身體會生病、會死去,對我們來講,這也是一種大苦。最後我們學會了利用一些東西以減除我們的痛苦,我們需要房屋、床、桌椅、枕頭、衣服、食物、舟車、金錢等等諸如此類的東西,以減少我們的痛苦。
在這輪回的苦海裏,從卑下如乞丐,上至尊貴如國王,皆有無盡的痛苦,而隨著這輪回的巨輪而輪轉的力量,即是善業與惡業的力量。佛陀的教法可以幫助我們從無盡的輪回的力量中解脫,以及如何離苦得樂,如果我們忠實地跟隨佛陀的教導,我們可以解脫生、老、病、死苦,而最後證得涅槃。因此現在是我們修學佛法最佳的時機,因爲我們擁有了人身。
以下是諸佛的教誡、教授: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換言之,佛陀教導我們修習戒、定、慧。持戒是修習禅定和道果的基礎,就像房屋、工廠蓋在大地,戒有如大地一般,我們可以在大地上播種和建築。同樣地,如果我們持戒,在世間法上,我們可以擁有大財富。而且一個持戒的人,他不會因此而懈怠,他正直、無所謂至他的美名傳遍四方,臨終時,他能夠建立起良好的正念,之後投生天界。
有智慧的人知道持戒可以得到無窮的利益,因此他持戒,從而證得禅定、道與果。以戒作爲基礎,可以由此而修習定和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因此應先修習定再開展慧。修定是指讓身心平靜,我們的心時常雜念紛飛,就像是風中的蠟燭般搖擺不定;我們的心受惑于眼、耳、鼻、舌、身而産生執作、瞋恨、愚癡、害怕、身苦、心苦、我慢等等。我們可以透過修習定禅再來克服這些雜念,因此不論任何人,如果想讓他的心靈平靜,應該正確地修習定禅令心平靜下來,就像是一枝加上護罩的蠟燭處在無風的狀態之中。
如果我們跟隨一位有經驗的禅師修習入出息念,可以證得四種禅定,帕奧禅師教導修行者必須要先習入出息念,再由此逐一地進入四種禅定,接下來修習觀照身體的叁十二相,再以白遍修到四禅,然後修慈、悲、喜直到叁禅,修舍直到四禅,再以佛隨念,然後再以不淨觀到初禅,之後再修習死隨念。
帕奧禅師教導修習四大以便修習觀智,任何人若想修習定禅,帕奧禅師會繼續教導十遍、四禅八定。若想進入觀智,最好是修習白遍直到四禅,屆時無限光明遍照一切。
如果家中的環境並不太適合修行,至少在早上或晚上時,持續地靜坐。其他時間,你可以修持四種護衛禅之中的任何一種,即佛隨念、慈心觀、不淨觀、死隨念。如果你修其中任何的一種方法,很容易地便能夠達到禅定,而不會輕易地受到五蓋的幹擾。
在古時候的印度,在一個比庫尼的道場之中,有一只小鹦鹉,她們叫牠作浮富。有一天,一位比庫尼教導牠一個靜坐的所緣,那就是觀想身體是一具骷髅,那只小鹦鹉反覆不斷地叫作:「骷髅!骷髅!」。當這只小鹦鹉觀照牠的身體是骷髅時,突然之間,一只老鷹從天空上直沖而下,正好被一位比庫尼看見了,那位比庫尼大聲地喊叫,這只小鹦鹉因此而獲救。于是這位比庫尼就問牠:「當你被抓住時,你在觀照著些什麼?」小鹦鹉回答說:「骷髅!只是抓著骷髅!」這位比庫尼就說:「 Sadhu! Sadhu! Sadhu!你應該繼續修習這個靜坐的業處,將來就會證得涅槃。」
這只小鹦鹉按照這指示去做,在牠臨終時,憶念起這個靜坐的業處而投生在斯裏蘭卡爲人,後來出家成爲僧人,並且學習同一個靜坐的所緣,之後牠證得了阿拉漢果,證悟涅槃。
在古時候的斯裏蘭卡,人們習慣于修行靜坐,不論他們正在做些什麼事,都時常憶念著佛法。有一段時期,大約有六十位比庫一起前去禮拜一座佛塔,由于正念圓滿,他們聽到兩位女居士念誦兩行有關于「此身是汙穢不淨」的偈頌,便馬上停下他們的步伐而立即觀照身體,最後這六十位比庫全部證得阿拉漢果。因此不管是在家人或者是出家人,我們都應該持續不斷地修習靜坐,那麼我們就會在佛陀的教法之中,得到歡喜和愉悅。
佛陀教導我們持戒,時時憶念我們所受持的戒,要向那些值得敬仰的人們履行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時時聽聞佛法、討論佛法和時時修習靜坐。我們若想得到世間和出世間的快樂,就應該跟隨諸佛的教導。最後長老祝願大家都能夠跟隨諸佛正確的教導,馬上得到喜悅和歡愉。
願將我們的功德回向給帕奧禅師,祝他能夠早日康複,因爲現在大家在禅修營期間,也希望大家能夠精進修行,都能夠證悟涅槃。
21/11/2000 7: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