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止)及毗婆舍那(觀)禅修問答(一)
斯裏蘭卡聖法大長老(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 26/11/1999馬來西亞槟城佛學院
1、沒有禅相可以入定嗎?一旦修行者的入出息念能夠修得很好的時候,似相是必然會産生的。沒有 Patibhaga-nimitta似相,是不可能證入 Jhana禅那的。
跟據 Atagata這本著作的導師,就是說經典的論著的那些導師們,他們也是如此的支持這一個論點。即是說當你的入出息念修得很好的時候,似相是必然會産生,而通過這個似相證入禅那,而沒有似相 Patibhaga-nimitta,是不會證入禅那的。但是通過良好的修持,似相必然會産生,但也說到似相産生和出現的狀態有很多種,不是一種,也就是說有很多種方式會出現似相。
2、第四禅的呼吸沒有了,是否是指禅修者已經沒有了呼吸?
在達到四禅時,呼吸的確是停止的,沒有了呼吸的,也就是不再有入息和出息,即是說修行者不再有呼吸。不只是入出息念的四禅是如此,其他的遍處定或者是其他業處的四禅也是如此,呼吸都是停止的,這時定力是很深,呼吸停止之後,四禅定力是很深的。但是修禅者不應該因爲呼吸停止而感到害怕,這是不需要害怕的。
3、我們是應該注意我們的呼吸,但是我經常都是在拉我的呼吸,以便能夠看到我的入息,這是否是正確的修持方式?我們應該只是專注在自然的呼吸上,而不是刻意的去呼吸,不是刻意的去控製或者是拉呼吸,應該自然的呼吸。那麼當我們專注在自然的呼吸上時,我們的呼吸將會慢慢的平靜、慢慢的微細,那麼我們的定力原來也就會隨著更微細、更平靜的呼吸,我們的定力將會越來越深。
4、在一次的坐禅中,因爲身體坐得不好,而且很不自在,但是那個時候卻出現了佛相。第一次我不以爲意,第二次我看見了佛的自在安詳,我反觀自己,剎那間我進入了不知什麼樣的定,像被一個很大的氣層包了起來,這是定嗎?是什麼定?爲什麼在剎那之間會進入呢?
這位修行者,當你在修行的時候,有時一般上看到佛相或者是聽到某些聲音,有時這些情況都會出現的。但是你不應該注意修禅中所出現的這些現像,爲什麼呢?因爲這時我們的心的目標是入出息念,就是 Anapana(安那般那),只是專注在呼吸上而不去理會其他的目標。有時修行者在修持、修禅的過程中,培養起很強的信仰、信心,這時也可以因爲這種信仰關系,導致他看到佛像,或者是聽到、看到出家人的像等等。
但是修行者不應該去注意這些,而因爲如果我們這樣子注意的話,我們已經不再是修入出息念了,而可能已經跑入了去修佛隨念 Buddhanussati,所以我們要了解我們現在要修的是入出息念,就應該專注在入出息念的目標,就是呼吸。所以這位修行者,你也許有這種體驗,表示說你擁有一些定力,進入了某一些定的狀態,但是還不屬于禅那。
5、請問要如何加強與培養禅修的興趣、信心?
要對禅定修持培養興趣和信仰、信心,我們可以返照,回想起我們的佛陀他所作出的奮鬥,也回想起佛弟子們所作出的奮鬥,同時我們也要觀我們這個身體是無常的。通過這樣子的思考或者是掌握,我們能夠激發自己對佛法這一類的思考,能夠激發自己對于這個禅定修持,擁有更強的興趣和信心。
6、關閉五根,開啓意門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到有許多不好的意念出現,要如
何的去處理?
我們要對呼吸繼續保持正念,保持醒覺,通過對呼吸保持醒覺,我們可以克服那些不好的意念、不好的念頭,不好的念頭生起是因爲五蓋,五蓋的關系使到我們不好的意念生起。如果我們通過對呼吸保持正念,我們專注在呼吸上,我們就能夠避免這五蓋生起,那麼就是說我們要在整個呼吸的開始到結束,連續的去注意到它。當我們能夠注意整個呼吸,那五蓋就能夠被避免,而不好的念頭也就不會生起了。
7、當我在修禅時,我會覺得身體很舒適、很舒暢,這種舒暢的感覺使到我好像漸漸的要進入昏沈的狀態,請問要用什麼方法才不使昏沈侵入?許多修行者都會有這種情形,就是掉入昏沈和睡眠的狀態,那麼這時你要培育正念和精進力,增強你的正念和精進力,將能夠克服昏沈的狀態。